天气顿悟(4)/宋英杰
      
          听到哗啦啦的雨声,人们说:外面在下大雨;而在我们的眼里,大雨是24小时
      累计降水量在25到49.9毫米的雨。看到外面风沙骤起,人们说:沙尘暴又来了;而
      在我们眼里,只有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才是沙尘暴。见到草绿了,花开了,
      人们说:春天来了;而在我们眼里,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均高于10摄氏度,才是入
      春的严格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科学标准与直观感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
      人们更多的还是生活在感受之中。
      
          人们说,西北的春天只有两种颜色:没风的时候是天空的蓝色;有风的时候是
      沙尘的黄色。当然,很多沙尘并不是MADE IN CHINA ,而是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
      “进口”的,但是这种“进口”又不属于WTO 的范畴。天气的影响没有国界,然而
      天气的起源是有国籍的。 
      
          对于风,自古就有很多的解释,亚里斯多德说:风是地球的呼吸。或许在当时
      这句话还是一个具有科学色彩的命题。后来很多诗人或者哲人说:风是自然与人之
      间的耳语;风是上帝的表情等等。虽然科学已经认定,风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所
      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但是我依然钟爱那些关于风的很诗意的解释,因为那是人类
      曾经有过的很可爱的童真。当天气在专家的案头,已经变成一个个槽脊,一个个高
      低压,一个个冷暖锋的时候,童真就更加可贵了。
      
          一位朋友对我说,你的工作非常风花雪月,因为风花雪月当中,有一半是天气
      现象。然而那种所谓风花雪月的感觉,我们在紧张的工作流程中却难以体会到。
      
          也许因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在我们的文稿中只是“XX地区出
      现了大风降温天气”;而无论是“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疾风骤雨,还是“沾衣
      欲湿,吹面不寒”的和风细雨,在我们的文稿中,都是“受XX天气系统的影响,XX
      地区出现了XX毫米的降雨”。科学的预报常常让我们多了一份严谨,少了一份情趣。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执拗地怀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不再忍受天气的各
      种变化,不再靠天吃饭,看天行事,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明天的天气,
      明天是什么样的天气可以在某个会议上举手表决。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想法非常残酷。因为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台风,没有了寒流,
      没有了炎热,天气被人类象驯养动物一样关进铁笼子,那么天气也就失去了它珍贵
      的野性和活力,人类也就会因为自己的铁碗政策而变得脆弱下去。人类的很多智慧
      和技能直接起源于与天气的抗争。人工增雨、人工防雹固然可以减少坏天气所造成
      的阵痛,但是从广义上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包含了人类对天气的自然属性
      的尊重。
      
          清明,翻译成英文,是CLEAR  BRIGHT ,是晴朗和明媚的代名词。但是杜牧的
      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却使人们把春雨当作清明时节的典型性天气(而他的话
      仅仅适用于江南地区),这是一句诗改变一个节气天气形象的经典案例。 
      
          前些天,我做了一个测试,“说起清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问到十个人,
      除了一个人的答案是祭扫之外,其他人的答案不是杜牧就是杜牧的雨纷纷。从某种
      程度上看,清明的形象代言人是杜牧,就像中秋的形象代言人是苏轼一样。
      
          2004年的4 月8 日北京才正式进入春天,然而之后的10天里,气温直线上升,
      轻而易举地突破30度,似乎夏天开始彩排,春天面临下岗。在突如其来的燥热中,
      人们开始急切地盼望雨水,在五一黄金周开始之前,三场降雨如约而来,而且都不
      是那种蜻蜓点水、形式主义的降雨,天气一下子让我们变得乐观起来,因为北方的
      很多干旱能够解除了。当然降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很容易让我们感冒,因为天
      气很冷。
      
          在我们的印象中,遥远的西伯利亚非常非常寒冷。为什么?因为冬天,它是盛
      产冷空气的地方,所以西伯利亚的天气就这样概念化、脸谱化了。实际上,夏天西
      伯利亚的天气常常很炎热。2004年5 月15日,在欧洲雨雪霏霏,北京也春雨绵绵的
      时候,西伯利亚的气温已然悄悄地攀升到了30度,成了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高的地
      方。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暖的西伯利亚。实际上,西伯利亚本身就是一个既能承载寒
      冷,又能制造温暖的地方,只不过我们只注重它的寒冷,而对于它的温暖缺乏关注
      和了解罢了。
      
      
      
          有一天,我们和几位朋友午后在烈日下进行羽毛球比赛,激战正酣,忽然大雨
      瓢泼,比赛无情地被中断了,大家开始抱怨天气。我安慰大家说:本来昨天我们就
      预报了今天会有阵雨,天气属于不可抗力。这时一个人愤愤地说:什么不可抗力?
      今天我看报纸,上面说今天搞人工增雨,都是他们在捣乱。我们今天遇到的,不是
      天灾而是人祸。实际上,人工增雨(另外还有人工消雨、人工消雹等)都在一定程
      度上改变了天气的自然属性,也必将会衍生新的社会问题。
      
          一些大型活动如2008年奥运会,都有人工影响天气的预案。为了避免极端天气
      影响而采取人工消除的措施,例如,如果预计北京有可能出现强降雨,就在北京的
      天气上游进行人工增雨,于是就相当于北京得到了人工消雨的效果。天气好了,这
      些措施相当于为天气“整容”。实际上,某些时候,人工影响天气与“人造美女”
      有着可类比的效果。
      
          2004年5 月,一部大片《后天》讲述了几个超级气旋制造极端恶劣天气的故事,
      它成了我们这些人每人必看,并且反复谈论的话题。虽然从传统气象学的角度,影
      片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骤然出现。气温波动幅度和天气影响力和破坏力没有影
      片所渲染得那样强烈。但是从气候长期性变化的角度,天气气候完全能够变得更加
      恶劣,只不过,《后天》把一个可能极端漫长的过程浓缩在两个小时当中而已。看
      来忧天的,不仅仅是杞人。
      
          梅雨季节开始之后,下雨的声音,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长时间演奏的背景音乐。
      古时候,梅雨天气中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但现代的梅雨天气中唯一诞生的,
      是对梅雨天气的抱怨。
      
          有的时候,我们发布一条“台风消息”,详细地介绍该台风的中心经纬度、移
      向、移速,最后的一句话是:该台风对我国近海没有影响。有的时候,我们介绍一
      股冷空气从哪儿到哪儿,从新疆入境到从东北出境,最后的一句话是:这股冷空气
      不会造成明显的降温。我很诧异,这种“无影响”报道就如同“与你无关”的新闻,
      有必要占用宝贵的节目时间吗?有必要浪费观众的注意力吗?但这恰恰是多年形成
      的报道格式。
      
          没有绝对的好天气,也没有绝对的坏天气,就如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一样。
      台风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象凶神恶煞一般,但是如果没有它,热带会越来越热,温
      带会越来越冷,中纬度地区会变得极度干旱。所以台风经常为人们勤勤恳恳地担负
      着热量平衡和水汽输送的重任,我们如果过于简单化、脸谱化地界定天气的好与坏,
      就太孩子气了。其实每一种天气都是福祸相倚的。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一段话:“25年,一切都断了,只
      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
      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当很多亲人音讯隔断的时候,同样
      的风雨和阳光似乎变成了信使,气温似乎也是用来相互惦念的寄托。可见,有的时
      候,天气不仅仅是符号和数字。
      
          六月的梅雨过后,老天爷开始强迫人们复习有关高温天气的内容。火辣辣的高
      温总是人们夏季的必修课程。所以还真得有一种迎接考试的心态去面对高温。
      
          人们可以兴致勃勃地观看90甚至120 分钟的足球比赛,但很难目不转睛地看不
      到30分钟的万米跑,愿意花费一个小时和少许眼泪去观看一集电视剧,但不可能花
      费半个小时和任何眼泪去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只是结果的分析和展示,没有引人
      入胜的悬念和情节。
      
          一位学日语的大学生告诉我,他们在练习日语听力的时候,老师经常用日本天
      气预报主持人的节目带作为听力教材,因为天气预报的说话速度快,是外国人学语
      言最难攻克的听力难关。不知道我们的节目带是不是经常作为外国人学汉语的听力
      难关来播放?
      
          按照气团的温度属性进行分类,有冷空气和暖空气,无论什么季节,我们都使
      用同样的名称。但是在某些国家,夏天分别称为凉(COOL)空气和暖(WARM)空气,
      冬天称为冷(COLD)空气及温和(MILD)空气,连专业名词都在适应公众的心理习
      惯,这种意识,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997年7 月是人类有天气记录以来最热的盛夏,其主要原因就是厄尔尼诺现
      象。但这与人类的环境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天气预报主持人在预报天气晴
      朗时告诉大家,如果去海边旅游的话,请最好骑自行车,以便减少污染。”这是一
      条新闻解说词,这说明我们不仅仅承担着发布信息的职责,实际上也需要具有正确
      的环境行为以及正确的天气观,这样你对于天气的看法才是健康的、绿色的。
      
          1776年7 月4 日美国建国,而那一天大洋彼岸的英国亨利三世在当天的日记中
      写道:“今天无大事发生”。这一切发生在一个信息闭塞的年代。
      
          现代的高科技监测手段使得重要的天气不可能逃过专业人员的火眼金睛。我们
      是幸运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信息社会里信息多得远远超过了一个人可以正常阅读
      的数量,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分辨和甄别已经成为很多人伤脑筋的问题。哪些是准
      确的,哪些是好事者编造的,哪些是经过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
      
          我的同事给我讲了一个他在南方出差时遇到的事情:一个村子里经常发生雷雨
      (平均每年100 多次),也经常发生村民遭雷击身亡的事情。很多很多年以来村民
      们一直固执地认为,谁被雷电击中就证明他或者他的家人做过坏事,属于“恶有恶
      报”。于是谁遭雷击死亡之后,他的家人不仅得不到任何帮助,而且还会感到没脸
      见人,往往迁居他乡。
      
          我听了以后很郁闷。同样是天气灾害,当洪水发生时,有“风雨同舟”的文化
      传统,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代精神。但雷电劈人却被人们认为是  “天
      打五雷轰”的咒语应验。有的时候,愚昧陋俗的力量还在扭曲着人们对于天气的理
      解以及同情、救助的心态。 
      
          一位观众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57年,住在山东省临沂县城内,那时还没
      有发展小喇叭(广播)事业,居民们信息很闭塞,更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天气预报。
      可是忽然有一天,南城门洞旁的城墙上贴出一张印满各种颜色旗子的“告示”,说
      是天气预报。果然,在城中心王羲之故居后面的高地上,气象台院子中间一个二十
      多米的木杆上飘起了各种颜色组合的旗帜:晴天挂红旗,阴雨挂黑旗,四级以上风
      挂黄旗。如上红下黑为晴转阴,红黄合挂为晴天有大风。可是老百姓根本不相信人
      能算天,等着看笑话。那时的天气预报的确失误率比较高,经常出现黄旗子升上去
      纹丝不动,红旗子被雨淋湿的情景,不相信预报的人群起而攻之,这种天气预报维
      持不到一年就悄悄地消失了
      
          读罢很有感慨,现在的预报毕竟准确多了,我们这些“挂旗子”的人面对的尴
      尬少了。可以想见,几十年里让人们从不相信到比较相信,多么艰辛啊。而真正说
      服人的还是准确性,准确才是硬道理嘛。
      
          如果你除了关心你所在地方的天气,那么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你对天气有
      超乎常人的兴致,要么是某个地方的天气凝聚了你的牵挂。某位老父亲除了看他所
      在的北京天气之外,他还一定要看深圳和上海的天气,因为那里有他的一双儿女,
      他也会看成都的天气,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大家都说他真累,每天能记得住那么
      多天气吗?老人很自信地说:记性是不太好,但就这个记得清楚。一个北京小伙子
      自从和一位广东女孩谈恋爱之后,除了每天发三个短信之外,就是安静地收看《天
      气预报》里广州的天气,那一组符号和数字成了他情感的一种神圣寄托,好象他可
      以与远在1800公里之外的女朋友一起体验那种天气似的。身边的一位朋友,自从儿
      子到了洛杉矶之后,就开始养成了看《国际天气预报》的习惯。有一次聚会,当我
      随口说出洛杉矶的天气是“晴 16 ~23度”时,他立刻回应:没错没错,就是有点
      干燥。看来他已经对洛杉矶的天气了如指掌了——天气预报不仅仅包含着天气。 
      
          2004年7 月8 日和两个同事傍晚去游泳,其中一位同事还牢记着最新的预报结
      果:北京晴转阴 22 到33度。游泳之后我们准备在路边的小吃店安闲地坐下,这时
      下雨了!雷声大,雨点也不小。这几个整天弄天气预报的人都被雨水无情地淋湿了。
      我们也经常有不带雨伞的尴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