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宿命之敌西和彦
      
        个人电脑天才西和彦
      
        生于1956年的西和彦,与1957年出生的孙正义,两人在30岁以前,分别被称
      为个人电脑天才与个人电脑神童。在这两个称呼的背后,隐含着较劲的意味。
      
        两个都具有洞察先机的性格,只要看到良机便展开积极攻击,也都属于誓为
      第一的大将典型。因此,他们在个人电脑的商务世界里,经常产生冲突,针锋相
      对。但一般鲜少听到孙正义正面对西和彦提出批评与指责,西和彦对孙正义极尽
      批评、挪揄之能事,甚至口出诽谤中伤之语。
      
        我们不知道孙正义八面玲珑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西
      和彦对孙正义的感觉很强烈。
      
        西和彦曾经被誉为日本的比尔·盖茨,然而自从软件银行在1994年上柜,孙
      正义的资产一夜之间突然暴增为2000亿日元以上后,媒体开始称孙正义为日本的
      比尔·盖茨。同一时期,西和彦所积极推动的多角化路线面临危机,造成资金周
      转不灵,公司组织也正处于重整阶段。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下,西和彦的自尊
      受到伤害,情感也受到扭曲,自然对孙正义产生了敌意。
      
        西和彦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祖父为私立须摩学园创办人,祖父母与双亲都
      在该校担任教师,西和彦便是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三代长男。小时候,住家隔壁的
      学校便是他的游戏场所,他就在这种学术气息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别人
      问他为什么从事教育工作,西和彦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因为我出生在教育世
      家。”曾任东京大学与东京工业大学讲师的西和音,一直是以他身为血统纯正的
      教育者为荣。
      
        西和彦曾经两次挑战东京大学入学考试,都名落孙山,饱受挫折之后,于1975
      年进入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就读。
      
        1976年10月,在CQ出版社《Interface 》杂志编辑星正明(现为工学社总经
      理)邀请下,与郡司明郎、说本庆一郎共同创办《I /0 》杂志,这是一本以
      “玩家电子信息杂志”为号召的月刊。
      
        这本集合小型电脑玩家所创办的,创刊号只有薄薄的40页,售价300 日元,
      出现在秋叶原电脑商店与书店后,立即销售一空。这个以星正明为发行人、西和
      彦为主编的组合,所编出来的第二期。第三期杂志,也是只要上架,转瞬间就被
      消费者抢购一空。
      
        对星正明与西和彦而言,这样辉煌的成绩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讽刺的
      是,星正明与西和老之间的友情也因此而破裂。
      
        受到杂志畅销激励的星正明,辞掉CQ出版社的工作,专心于《I /O 》的出
      版事业。另一方面,因《I /O 》杂志的销路极佳,感觉个人电脑杂志可为的西
      和彦,则决定自行创业。
      
        1977年5 月,西和彦无意中从父亲处取得300 万日元,与郡司和孩本一起成
      立ASKI出版(现为ASKI),并在一个月后推出强调“小型电脑综合杂志”的月刊
      《ASCll 》创刊号。
      
        以类似革命方式创办新公司的西和套,实际接触出版业务只有一年多。ASKI
      出版公司成立一年后,西和彦的兴趣已不在出版,他的脑中突然兴起一股想要自
      己制造电脑的欲望。西和彦在大学的图书馆中看到一本学会杂志,里面有一篇文
      章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写的,教人如何合作“Basic ”设计个人电脑用软件。
      读到这篇文章,西和音意识到软件将会引发一场个人电脑世界的革命。受到这个
      直觉的驱策,在《ASCll 》创刊一年后,1978年6 月,西和彦远渡重洋到美国,
      与比尔·盖茨见面。
      
        英雄惜英雄
      
        1955年10月18日,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盖茨二世
      是律师,拥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母亲玛丽出身富裕的银行家家庭,大学毕业后一
      度担任教职。
      
        比尔·盖茨在11岁那年进入雷克塞(InkeSide)私立男子学校就读,在学校
      的电脑教室中第一次接触到电脑,就深为软件世界所吸引,俨然成为少年电脑迷。
      
        比尔·盖茨从湖畔中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与友人保罗·艾伦开发出世界
      第一套个人电脑程序“Basic ”接着就在1975年休学,创立微软公司。
      
        凭借着几乎所有个人电脑在初期都采用的“Basic ”、取得16位元电脑业界
      标准的MS-DOS ,以及席卷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视窗等软件商品,微软在短短几
      年间就以快速的成长击败所有竞争对手,建立强大的软件王国,比尔·盖茨也因
      此跻身世界富豪之列。
      
        如今比尔·盖茨已成为ZI世纪少数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创业家,也是成功人物
      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至于在比尔·盖茨故事中第一章或第二章一定会出现的
      人物,就是西和彦。
      
        1978年6 月,在美国加州安纳海姆举办的全美电脑会议上,西和彦与比尔·
      盖茨第一次见面。这两位23岁的年轻创业家,同时预见个人电脑时代即将来临而
      且将个人的梦想与未来的发展全部投注在这个领域,相见之下当然意气相投。
      
        在比尔·盖茨的《拥抱未来》一书中出现的“凯”,便是西和彦的英文缩写。
      
        “凯”在1979年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用英文自我介绍,告诉我他看到介绍
      微软的文章,想和我合作。在谈话之中,我发现凯与我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不
      仅年龄相仿,此外凯也是因热衷个人电脑而休学的大学生。
      
        “半月后,我们在加州安纳海姆举办的全美电脑会议上见面,其后我们一起
      飞到亚伯卡其,在那里签订一纸只有一页半的契约书。契约主要内容是由凯的公
      司取得微软”Basic “在东亚的独家代理权。签约时并没有律师在场,它可以说
      是我与凯之间的同志盟约。”
      
        另一方面,对于他与比尔·盖茨签订的这份契约,西和彦说:“我主要是去
      买微软的”Basic “。购买”Basic “后加以改良,制造出心目中的个人电脑,
      是我的梦想。其实我希望比尔能够从分协助我,可惜他对制造个人电脑没兴趣。
      就在我们交换彼此的意见之中,开始谈到找个业务来合作。”
      
        通过与微软合作,取得“Basic ”独家销售代理权的西和音,从此开始在日
      本个人电脑市场有极大的影响力。NEC 、东芝、日立、充电器等多家亟欲进入个
      人电脑市场的家电厂商,也开始积极与ASKI接触,希望能取得微软的Basic “使
      用权。
      
        由于日本市场的业绩大幅成长,西和彦当上微软的副总经理,一跃成为个人
      电脑时代的风云人物,日本的比尔·盖茨之名也不胫而走。
      
        天才碰到神童
      
        孙正义与西和彦的首次见面,必须追溯至孙正义在加州大学相克莱分校念书
      的学生时代。介绍这两位年轻人认识的,是当时松下电器产业技术本部部长前田
      一泰。
      
        前田回忆说:“或许有一点赶时髦吧,我是用英语分别介绍他们两人的简历
      的。这件事我本来已经忘记了,后来西和彦与孙正义都这么说,我才记起来。”
      
        如果西和彦没有记错的话,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三977 年夏天,当时孙正义
      正好回日本准备推销多国语言翻译机。
      
        西和彦说:“我们在松下电器首次碰面。当时加拿大的克摩多尔公司推出一
      款‘PET2001 ’个人电脑,我特意地到松下去,说明今后个人电脑市场的潜力,
      并邀请松下一起合作,就在那儿,前田介绍我们认识。他到松下去,是为了推销
      电子翻译机。”
      
        孙正义的记忆似乎与西和彦有一点出入:“与夏普订好的翻译机的契约后,
      我又以Unison Wwh的名义,与松下交涉另一项产品的开发契约,这项产品是类似
      携带型电脑的学习机。我到松下拜访时,前田先生告诉我有一位有趣的男子,然
      后介绍我与西先生见面。”
      
        对干他们第一次会面,孙正义的感觉似乎比较强烈:“我不善于记人家的长
      相和名字,只记得与西先生第一次见面后的谈话时间相当短。第二次见面则是我
      成立软件银行后不久(1981年)。当时,西先生经营的ASKI已经相当成功。刚好
      有一次机会我同他打招呼,他还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那时只有所谓个人
      电脑这个词汇,而我们都是属于对个人电脑拥有相当兴趣的少数人,彼此当然会
      产生共鸣。”
      
        相对地,西和彦对孙正义的第一印象则相当简单:“我还记得他没有带名片,
      所以我也没拿名片出来。他对自己的电子翻译机相当骄傲,我则不置可否地应了
      他几句。有趣的韩国人,是他给我的印象。”
      
        孙正义与西和彦的会面,热情谈话的孙正义与冷淡的西和彦,其间的温度差
      距,形成强烈的对比。就在那次会面之后,孙正义与西和彦两人开始在电脑业界
      反复发生各种冲突。
      
        业界的“打击孙正义”行动
      
        自1981年成立以来,软件银行每年的营收都能够顺利成长。对一个大言不惭
      地宣称“将发展出如同豆腐般一块、二块(日语发音与王兆、2 兆相同)规模的
      公司”的新加入者,个人业界则是反应冷淡,甚至对他相当反感。后来担任“打
      击刑、正义”急先锋角色的,就是以个人电脑创投企业龙头自居,并自许为业界
      盟主的ASKI。
      
        就如第二章所述,《I /O 》《ASCll 》《CYCOM 〉等个人电脑专门杂志,
      曾经拒绝刊登软件银行的广告。对于以软件流通起家并准备进一步开拓零售店与
      软件厂商客户的软件银行而言,刊登广告被拒是一件有关企业存亡的大事,难怪
      孙正义至今仍旧愤愤不平,并且深信ASKI与电波新闻社之间一定会达成协定,拒
      绝刊登软件银行的广告。
      
        孙正义说:“一方面是因为在生意上处于竞争的态势,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
      软件银行喊出流通革命的口号太过嚣张,才会全面封杀我们的广告。
      
        对于软件开发也采取积极态度的ASKI,某一时期曾经停止供应软件银行的软
      件商品。自称“孙正义天敌”,当时任ASKI的营业负责人,就毫不以为然地说明
      停止软件商品供应的内幕。
      
        “孙先生是坏人,为人相当阴险,老实讲,我不喜欢他。西先生也有他阴险
      的一面,但是与孙先生比较起来可爱多了。从第一次见面,我就认为孙先生十分
      可疑。在他创立软件银行之后,孙先生曾分别针对软件厂商与个人电脑零售店,
      于上午与下午举办两场说明会。当时,我任职一家个人电脑零售店,这家店也从
      事软件设计,因此,上午我以厂商负责人的身份,下午则以个人电脑零售店负责
      人的身份出席说明会。孙先生上午与下午的言行举止完全两样。
      
        “在针对软件厂商所举办的说明会上,他表示会用高于其他公司的价格来购
      买我们的软件,希望厂商能与他合作。下午他对零售商表示,要以最低的价格把
      软件批发给他们。以最高价格进货,再以最低价格批发出去,这根本前后矛盾。
      他还说,只要集合所有的零售店向软件厂商施压,就可以压低进货成本,上午的
      软件厂商听到后保证会吓一跳。像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话,他竟然说得出口,让我
      觉得这家伙根本不能相信。
      
        “后来,我又听到孙先生一些话,看到他的所作所为,觉得他总是强人所难,
      只会站在他自己的立场做事。他实在太欺负人,令人非常生气,我才会停止供货
      给他。如果正面拒绝供货,他一定会想出其他的因应对策,因此我总是敷衍他要
      出货了,事实上有半年的时间都没出货给他。
      
        “孙先生气得七窍冒烟,跑到公司来喊:‘叫你们总经理出来!’这时我才
      出来见他。孙先生对我说:‘你说谎!’我回答他:‘难道你忘了自己经常说谎
      吗?’……”
      
        为了寻求事实的真相,我直接拿这位营业负责人所说的内容询问孙正义。刚
      开始他静静听我说着,一边苦笑,后来他的表情逐渐蒙上一层阴影。等到笔者问
      他:“听说你冲到ASKI去?”他语调沉重地说:“嗯!我最讨厌也最不能原谅口
      是心非的人。不肯把软件批发给软件银行,就直截了当地拒绝我,不要嘴上答应
      要出货,实际上毫无动作。
      
        “这件事与软件银行创业后ASKI不刊登我们的广告是一样的。他们既然答应
      让我们刊登广告,迟迟不予刊登,怎么说都不合情理,如果视我为竞争对手而讨
      厌我,这点我可以理解;但口头上答应要刊登,事实上一直打马虎眼,这点我就
      无法原谅了!出不出发也是一样,这是人格上的问题,已经超越利害得失的范围,
      我的正义感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平常接受采访总是态度稳重、条理分明,细细述说事情始末的孙正义,难得
      表现出情感激动的一面:“总而言之,这是正义与否的问题。若是涉及利害得失,
      只要努力冲刺业绩即可。我的名字是孙正义,我希望我的为人能够符合‘正义’
      之名,因此很多时候,我会从正义感的角度出发,不会过于在意个人的利害得失,
      只要遇到违反正义的时事,我的本性使然,绝对无法原谅。”
      
        由于软件银行的成长快速,孙正义在业界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引发部
      分企业对他的嫉妒与反感,才会采取敌对的态度。而孙正义夸大的言谈方式,更
      是大上加油地膜起这股反对势力的蔓延。除此之外,业界之所以攻击孙正义,还
      有一个的原因。
      
        在日本个人电脑业界的草创期,充斥着许多电脑狂热者、业余电脑奇人,无
      论硬件还是软件,只要属于智慧财产权的产物,就成为个人电脑商机的一部分,
      因此在这个业界,各家个人电脑创投企业均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信与气概。
      
        以积极扩大规模为目标的软件银行,变成业者眼中的异数。他们甚至将软件
      银行贬低为一家软件批发商,只会考虑如何赚钱的低层次企业。这种想法逐渐凝
      聚成业界打击孙正义的一股源流。
      
        西和彦指出:“虽然孙先生靠着软件流通快速成长,但我从未想让ASKI进入
      流通的领域,毕竟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孙先生已经开始进行了,反正不
      用花费动思与力气,只要能够利用的,何不好好利用一番呢?我一直保持这种观
      念,并且也真的好好地利用了。”
      
        MSX 之战
      
        1993年6 月,这两位在个人电脑业界崭露头角的年轻创业家,孙正义与西和
      彦,正式面对面展开冲突。西和彦提倡采取8 位元个人电脑统一规格MSX ,孙正
      义则极力反对,并提出另一套统一规格。
      
        这件事曾经在媒体上喧腾一时,《周刊现代》便以“称霸个人电脑与资讯市
      场,众所瞩目!27岁的天才西和彦(微软副总经理),与25岁的神童孙正义(日
      本软件银行董事长),两人之间的个人电脑争霸战”为标题,刊载巨幅报导;而
      《焦点》写真周刊,也用“MSX 十日战争”为标题,登出西和老孙正义两人的照
      片。
      
        当时,各家个人电脑硬件商的产品规格互异,软件也不能相容。为去除这项
      不便,促使个人电脑能够进一步普及化,西和彦与前田一泰大力奔走,最后终于
      与SONY和NEC 合作建立统一规格MSX (后来NEC 决定不加入MSX )。
      
        只要各家硬件厂商都能够开发MSX 规格的个人电脑,各软件厂商也使用微软
      的“Basic ”来研发软件,如此一来不论哪一家厂商的硬件都能够使用同一种软
      件。当时27岁的西和彦希望能在自己手上完成这项计划,一旦实现,将成为一项
      壮举。
      
        结果,包括sONY、日立、东芝、富士通、三洋电视。日本Victor。Pioneer 、
      京陶、佳能、山叶等知名厂商都加入MSX 的阵营。但是,孙正义对此采取强烈反
      对的态度,并在MSX 阵营召开记者会的第H 天,也就是1983年6 月9 日,提倡自
      家的统一规格。
      
        孙正义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孙正义说明他的理由:“西先生所提倡的MSX 规
      格,仅对ASKI与微软有利。只要巩固自家的规格,不对外公开,研发厂商便能够
      从中取得高额的权利金。我觉得这样做非常不妥,便建议西先生对同业公开此一
      规格,如果不公开的话,我将自行计定另一种——。”
      
        在孙正义服中,采用MSX 规格,不是对软件银行利不利的问题,而是将引导
      业界走向错误的方向。因此,基干正义感,他才会愤而站出来反对。
      
        其实,孙正义之所以采取这种先发制人的奇袭手法,理由无他,因为建立8
      位元个人电脑统一规格这件大事,居然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进行,令他
      非常生气,继而采行强硬的态度。
      
        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软件银行已经在个人电脑用软件流通市场上拥有压倒
      性的占有率,并对软件厂商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按理说,以统一软硬件规格为目
      标的西和彦与前田一泰,不应无视软件银行的存在,而西和彦与前田一泰之所以
      瞒着孙正义,暗地进行规格统一事宜,就是知道孙正义会极力反对MSX 构想。
      
        前田一泰回忆说:“当时孙正义一直主张研发‘日本式软件’,并且积极主
      导,打算研发属于日本的OS。很明显地,除了软件流通业之外,他也想要掌握软
      件业。相对地,我们与微软合作,从事规格统一的工作,孙正义绝对不可能赞成。
      以软件为发展导向的孙正义和以硬件为发展导向的西和彦,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交
      集。既然这样,我们决定干脆不让孙正义知道这件事。”
      
        孙正义计划通过自己一手成立的日本个人电脑软件协会,开发自己的OS,并
      利用这套OS重新设计8 位元机器,进而转化成为游戏专用机,加以普及化。相对
      于西和彦与前田一素打算从硬件面来统一8 位无机的规格,孙正义是站在软件层
      面的立场,考虑同一件事,事实上,孙正义是第一个考虑将8 位元机规格统一的
      人。
      
        身为孙正义的大恩人之一的清水洋三就说:“不知道孙先生是否提起过,当
      时松下电器的副总经理城皈俊吉曾经与他密商。会商中孙先生曾提及,他计划以
      协会为中心来研发一套新的OS,并利用这套OS重新设计8 位元机器,城皈先生相
      当赞同。
      
        “经过三四个月后,西和彦突然提出MSX 构想。老实说,我认为西和彦偷了
      孙先生的构想。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如何,我的想法是这样,孙先生想必也和我
      有一样的想法吧!”
      
        “因此,当MSX 构想出现时,我向孙先生表明协会站在反对的立场,孙先生
      对我说:‘不必这样,请你站在中立的立场。’孙先生实在很了不起,他从没有
      想过要利用协会。”
      
        如果孙正义与城皈的密谈发生在MSX 构想发表的三四个月前,也就是大约在
      1983年二三月间,但是西和彦早在1982年冬天就完成MSX 的原型机,那么清水指
      责西和彦知道孙正义与城皈的会谈内容,并偷了孙正义的构想,说法就有问题。
      然而,直到最后才知道MSX 阵营动作的孙正义与他周遭的人,与清水一样,都认
      为西和彦偷了孙正义的构想而极力反对,连宣布已准备另一种统一规格提案的孙
      正义,心中一定也认为自己的构想被偷了。
      
        孙正义提出开战宣言之后,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从6 月26日深夜到27日,
      西和彦与孙正义在协商会谈中达成共识,这场MSX 战争总算和平落幕。担任双方
      和事佬的前田一泰指出:“最后是西和彦退了一步,双方才达成共识。”
      
        西和彦让步的部分主要有两点:“互、向所有的硬件厂商公开基本设计书;
      2 、不向软件厂商收取权利金。”
      
        孙正义说:“我的本意并不是找西先生吵架,既然西先生同意公开,我也取
      消另一项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牵制MSX 阵营,孙正义打算以日本个人电脑创投先
      驱的思维计算机系统个人电脑“MSX ‘(1982年发表)为基础,开发统一规格,
      他的点子是以字面相当类似的MSX 来对抗MSX 。其实,孙正义所说已经准备自家
      的统一规格,根本尚未完备,只是处于日后将开始制造的阶段。从这件事也可以
      看出,孙正义这个人实在很难对付。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