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要用他人的资金开展事业企业家最难抵挡的诱惑就是对事业规模的扩大。1997
      年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也正是由于企业家无法抑制自己扩张事业的野心,同时
      银行也鼓动他们的野心,大肆发放贷款造成的。有些企业家相信“大马不死(TOO
      BIG TO FAIL )”的说法,不惜与政治家勾结取得融资用于企业扩张上,结果加剧
      了银行摇摇欲坠的局面,企业自身最终也不得不依赖救济贷款,自其取辱。
      
          根据最近发表的许多研究成果来看,能够长期、持续地成长和发展的企业的共
      同特点之一就是:不用别人的资金开展事业。现在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也并不依赖
      银行融资发展事业,而是依靠自己的资金。而且这些企业实施的事业是多元化的发
      展,不是根据企业的计划方针,而是由企业内一部分人在没有公司援助的情况下,
      自己经过反反复复的失败、摸索后取得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在个人经历过许多
      挫折、取得小小成果后,来自公司的资助才会跟着到位。总之,不管什么样的事业,
      在未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前,绝对不可轻易向其他新的事业发展,这就是成功企业的
      特征。
      
          不能从事的行业话说着说着就有些跑题了,而且眼前这个李秉喆跟一般人对三
      星“只有能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评价是如此的截然不同,这让我大受冲击,于
      是不假思索地问道,“除了不能放高利贷,三星还有什么是绝对不会做的呢?”
      
          李秉喆想了想,说道,“当然有!三星不会从事的行业首先就是刚才说的发放
      债券,第二个是酿酒,第三个就是武器生产。类似这些都是会因人而异的行业,而
      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外因也在影响着三星,所以我不能很绝对地说‘三星绝对不会
      干这一行’,但是起码我不会去干这一行。”
      
          紧接着他又继续补充道,“确实,三星以前也从事过酿酒业,开酿酒厂赚的钱
      成为6.25战争后三星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开了酿酒厂后,我发现这个很难算得上
      是做一项事业。因为要办酿酒厂需要有政府的许可,而得到许可的过程非常复杂,
      很少人能够取得,所以只要厂能开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心血就能赚钱。当时我感
      到,做这一行是不可能成长为出色的企业家的。而且在当时,不是人喝酒,而是酒
      吃人,酒害得许许多多的人倾家荡产,无家可归。所以我想,既然要做一番大事,
      干脆别做酿酒这一行了。”然而时代在变,人的想法也在改变——李秉喆似乎也意
      识到了这一点,接着说道,“当然了,这种标准也不是绝对的,时代和现实条件都
      有了改变,就制造武器来说,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也在从事军需生产,
      但是应该说,这并不是我积极想要从事的行业。”
      
          军需业也是李秉喆忌讳的行业之一,这让我一下不理解了,问道,“您说不做
      酿酒业我可以理解,因为尊重人的面子是韩国人的特性。但是您说不做军需业,有
      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李秉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想,说道,“就制造武器这一行,美国的情况怎样
      我不清楚,但在韩国,它主要是以政府为销售对象的,也就是军需业中制造出来的
      武器只有国家会来购买。因此要做军需业自然就要跟政府打交道。而且产品销售量
      也有一定的限制,从经济上来看,很难调整计划。这样,要从中获利就不得不向国
      外出口武器。但是这跟产品的质量优劣没有关系,重要的还是要看跟购买方或政府
      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说,军需业是由政治理论而非经济原理来决定的。所以就我个
      人看来,把武器生产作为一项事业来开展是不可取的。而且武器是用来伤害人的,
      自己生产的产品被用来杀人,怎么想心里怎么不踏实,所以三星都坚持不做军需业,
      还因此常常被朴正熙总统教训。尽管如此三星也一直坚持着不做这行。”
      
          但是后来李秉喆对军需业的想法改变了。
      
          “但是在越南败亡的事实面前,我感觉到继续坚持下去不行。于是我又亲自去
      找了朴正熙总统,告诉他看到越南战败后,三星也应该开始发展军需业,并让他把
      军需业中最费资金、最难做的一项交给三星,这就是后来我们从事的飞机业。就是
      这样我改变了绝不干军需业的想法。但是现在想想,企业带着绝不从事某一行的信
      念,好像也不全是坏事。”
      
          + 毫无原则地M 最近企业并购(M 事实上随着企业并购的盛行,哪些事业当为
      哪些事业不当为的界限早已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并购以进展不顺利的企业为目标
      对象,出资方将其压低价格购入后,又适当地将其解体转手出售,碰到时势好转又
      将企业回收。然而靠着这种类似房地产投机的手段,企业并购并不能占到太大的便
      宜,这一点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为了显耀暂时的成长而采取企业并购,是不能
      取得成功的,这一事实也渐渐被众人所认识到,随即人们也开始对一些能长期持续
      惊人的成长速度的企业开始了研究。这些研究指出,选择一项事业的标准,最重要
      的是自己对这一事业是否感到热爱,是否怀着高度的热情。而第二点标准则在于自
      己能否在这个领域上做到世界第一(The Best in the world )。研究还表明,唯
      有以成为企业经济动力(Economic Engine )的因素为标准展开事业,才能最终获
      得成功。在韩国,政府和社会上过分警惕企业的八爪鱼式扩张,筑起一堵堵高墙以
      限制它们的发展。但是,政府对合自己脾胃的企业也常常打开方便之门,致使能否
      参与某项事业本身变成了一种权力。于是韩国的企业常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踏
      出第一步再说”,企业以这种盲目的方式、在没有把握标准的情况下开展事业,最
      终只会陷入更窘困的境地。促进企业成长的欲望虽然是引起八爪鱼式扩张的原因之
      一,但是与此同时政府过于随意的“你可以做!你不许做!”地划定界限,反而刺
      激了企业向各行各业展开攻势。加之政府规定了一些行业,对自愿向这些行业发展
      的企业降低银行贷款的门槛,美其名曰“政策金融”,导致各大企业你争我抢地,
      为了得到“政策金融”而更加肆意地向其他行业进军,结果一个个溃不成军。——
      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