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话大声说
      
          李炳银
      
          爱情,是一个古老但又永远不会衰老的人类现实历史话题。
      
          然而,爱情的话题复杂而多样,谁也无法充当权威,试图最后地诠释她。尽管
      有瓦西列夫的《情爱论》等许多有关爱情的著作和言论;有很多千百年来一直被人
      们赞美和流传的动人爱情故事。但是,“书上得来终觉浅,须知凡事要躬行”,只
      有一个真正经历过爱情的人也才能体会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的滋味。每一个具
      体的爱情可以展示给人们的只是许多丰富特殊中的一种现象,任何一种现象不足以
      概括爱情的全部。爱是爱,恨也会是爱;生是爱,死也会是爱;——爱存在于任何
      的地方和人的情感行为表现中。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郭文杰的《学生恋爱报告》,是以实证的方法,对现今大学生恋爱表现情形的
      报告,具有明显的现实参考和理论研究性。阅读这个“报告”,人们最为直接了解
      和突出感受到的是如今的大学生在对待恋爱时的色彩斑斓的态度和大胆传奇的表现
      方式。在许多只知道过去传统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及现
      代的如保尔·柯察金与冬妮亚等等的爱情故事的人们来说,如今男女大学生在恋爱
      上的选择和表现,简直就会使你愕然惊诧,难以面对,无法理解,莫名其妙,找不
      着北,如坠云烟。现实永远比历史更加鲜活,比历史更加复杂和有力量。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非、道德准绳似乎正在渐渐失去的时候,爱情的准绳
      也似乎已经被人扯断了。如今,什么是爱情好像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的快
      活、享受,是精神的抚慰和生理的感觉。嫁高官、泡小妞、傍富婆、结洋汉等等,
      已经是一种时尚在被许多人奉行和期待着。这样的社会氛围和现象,岂能不影响和
      走进大学的校园?!从郭文杰为我们描述的真实现象中,人们不难看到,在如今的
      大学校园里,恋爱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理想的组成部分;不再是事业的杠杆
      ;不再是生活的伴侣;不再是责任的承担;不再是情感的温床;更不是美女配英雄
      那样的庄严——恋爱是“玩”的对象。在郭文杰笔下,我们看到,男女大学生“玩”
      恋爱也比常人高出一筹。什么“情场上玩一把,做个恋爱好把式”;还有什么简洁
      明快的恋爱宗旨:“及时行乐,好聚好散,白马非马,恋爱非爱”等等。因为正当
      年,有一定的智商又很少传统和经历的约束,所以就花样百出,色彩纷纭,足可以
      满足猎奇者的欲壑。有趣的是,一个青年教授和一个“处女”大学生“玩”了一把,
      后来知道她是处女,很内疚。可这位女大学生却对自己的教授老师说:“你不必内
      疚,其实在感觉上我早就不是处女了。”在处女到处都遭到讥笑的环境里,从处女
      变成不是处女,对这个女大学生来说或许是一个解救。为了固守自己的处女膜而不
      惜丢掉自己生命的人,很使人感到不解和遗憾;但在像这位女大学生所处的大学校
      园里,好像不交出自己的处女膜,就要经受旁人的讥笑、奚落,被人视为“滞销产
      品”,“压箱底的衣裳,没人穿”等的现象,也会使人感到许多的不解和忧患。
      
          在这部“报告”中,德育教授代雨显然是个虚拟的人物,她试图通过在恋爱与
      性的问题上和大学生的直接对话,来梳理和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对待情感和生理
      的复杂问题。这样的梳理对于不了解大学校园“恋爱”纷纭表现的人们来说,无疑
      是一种帮助和序化展示;是一种积极的面对和健康努力的引导。这种现实主动的态
      度和行为,相比那种视而不见,人为掩饰,甚至躲避,要么试图用简单的行政措施
      封杀、阻击的方式方法要积极有效得多。在人类的情爱活动中,惟有青年人表现得
      最为丰富和强烈,最为直接和具体。男女之间相互爱慕,两性之间彼此吸引,这是
      人的天性和有意识情感的表现。性欲要求是年轻人成长的显示,爱情选择是人情感
      精神的需求。历史的事实说明,有多少男女,就有多少种恋爱的表现方式。在这个
      涉及人最私密、最个性的生活情感领域,任何的规范企图都无法完善。但是,爱是
      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种方式表现,在历来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爱又
      是受到其他社会因素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爱是可以也应该有所引导和提倡。
      
      
      
          郭文杰的《学生恋爱报告》正是在尊重理解人的自然天性和社会法则的背景下,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在恋爱生活方面的参与、引导和提倡。作者在毫不躲避现实事实
      的基础上,充分地展示了问题的纷纭表现和严峻复杂的局势,怀着一种真诚、带着
      无私爱心、背负着大学生父母和社会的责任、出于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良知来与
      年轻的人们作朋友对话,这或许是一次可能会被人误解的行为,但它注定却是一次
      对于年轻人生命和精神情感的抚慰和救助,善莫大焉!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完全改
      变了我们过去多年教育活动中那种教师爷般的作派和机械死板的方式方法,而是平
      等交谈,互为师长,情理相生,是非有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互动的教育方式方法就有互动的效果,在善意的规劝引导下,在一个个饱含着青年
      人恋爱经历纯美喜悦及痛苦血泪的故事叙述中,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有“石破
      天惊逗秋雨”的效果。
      
          我很乐意将这部书推荐给学生朋友们和他们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看看。所以先
      把自己的读后感写在这里,希望得到大家的评说。
      
          2004年8 月23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