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帝”交流(1)
      
          现代发展的IT业有一个名词,叫做“注意力经济”。意思就是,在进入高度发
      达的信息时代,只有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才能够产生出经济效益。
      
          《故事会》与“上帝”拉手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从来都未间断,无形中吸引
      了大量的“眼球”。
      
          1 .同“上帝”拉起手来
      
          “第二天班会课,我抱着那一摞《故事会》,在学生们惊奇的目光中走上讲台。
      我把一本本《故事会》物归原主地还给了大家,只听下面一阵议论。我转过身,在
      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故事会。我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大家来开个故事会,
      好不好?’片刻的沉默之后,教室里猛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一张张兴
      奋喜悦的脸涨得通红。
      
          “我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同学们,我先跟大家讲个《故事会》上的故事—
      —《老鼠戴白帽》,讲完之后,请你们也一个接一个上来讲一讲,怎么样?
      
          “‘好!’‘太好了!’学生欢呼起来,受学生们情绪的感染,我也有点激动
      了。这堂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学生们争着到讲台上亮相,眉飞色舞地来上一
      段声情并茂的故事,就连那几个平时最羞怯的女生,也悄悄举起了手……
      
          “打这以后,我干脆把每周三的课外活动变成了‘《故事会》演讲赛’,拿出
      班会费设置一些奖品,并规定了参赛办法的评奖标准。全班学生踊跃参与,热闹非
      凡,引得外班的学生羡慕不已,在门窗外围看着。现在,学生们把我封为了‘《故
      事会》会长!’”
      
          这是一位名叫王永坤的读者写给《故事会》的信的一部分。这封信被作为“我
      和《故事会》的故事”征文,发表在1998年第六期《故事会》上。事情的起因是,
      有不少学生在上课时看《故事会》,被这位老师收缴了。下课之后这位老师将收去
      的《故事会》一看,自己也被吸引住了,于是因势利导,在班上开展了讲《故事会
      》里故事的活动,从此班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久这个班有三名学生,在当地的
      作文比赛中获奖,而这位王永坤老师也在《故事会》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故事《盛
      大妈走亲戚》,学生获悉后,一起举着当期的《故事会》向老师表示祝贺。
      
          一本《故事会》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变得多么亲密啊!
      
          这正是《故事会》的编辑们所希望达到的,因为这些读者都被他们奉为“上帝”,
      他们希望能同“上帝”拉起手来。
      
          可是,“上帝”的手在什么地方呢?怎样才能拉住“上帝”的手呢?
      
          编辑部经过多年的实践,终于摸索出了一条接近“上帝”的办法,那就是不断
      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上帝”便会向你伸出手来。
      
          上面所说的《我与〈故事会〉的故事》,就是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故事会》在刊物上连发了几期消息,接着便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
      信。读者将编辑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将自己所看到、见到和经历的与这本刊物有
      关的感受、认识、意见、建议等等,多的几十页,少的几页,不断地寄往编辑部。
      这里有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有一位当年只有十五岁的小读者名叫雷钊,因为喜欢《故事会》,就把平时母
      亲给的零花钱省下来,到书摊上去买这本刊物。谁知这事被父亲知道了,怕孩子省
      钱饿了肚子,就马上帮他订了这本刊物。可是,女儿这时却反过来动员父亲看《故
      事会》。父亲是一位曾发表过一些小说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作家。开始,这位父
      亲认为自己是搞“高雅”文学的,对这本刊物不屑一顾。但后来看着有的小说被
      “圈里”越捧越高,但读者却越来越少,有的就干脆没人愿读了。其父感叹:“现
      在看小说的人少了,再写也没啥劲了。”后来女儿便动员父亲写故事,结果很快被
      《故事会》从来稿中发现,通知去参加上海笔会,其父高兴地去重新进行学习,回
      来后专门为女儿买了她最喜欢的背带牛仔裤,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感谢。因为是女儿
      才使他与《故事会》结缘,与《故事会》结缘后,才使他走出了自己个人的象牙塔,
      真正地知道了读者就是“上帝”的道理。
      
      
      
          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易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文学艺术
      类的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既要尊重、爱护、适应自己的顾客(读者),同
      时又担负着引导、教育、帮助、提高顾客(读者)的作用。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
      可,一味地迎合,刊物的品味就会下降;而一贯地高唱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这里
      就有一个与读者如何沟通的艺术在里面,这种艺术如果掌握得好,就会收到事半功
      倍的目的。
      
          经常性的活动,就是《故事会》与读者的一条纽带,
      
          编辑部的眼睛里要有读者,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那种靠政府出
      资养着的刊物将会越来越少。我们不能每到年底需要订刊物的时候才叫一声“上帝”,
      如果只是这样,“上帝”是不会应声的。这就必须于细微处日积月累,“上帝”才
      能看出你的真诚,才愿意与你拉起手来。
      
          现代发展的IT业有一个名词,叫做“注意力经济”。意思就是,在进入高度发
      达的信息时代,只有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才能够产生出经济效益。
      
          《故事会》与“上帝”拉手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从来都未间断,无形中吸引
      了大量的“眼球”。
      
          1999年的1 月,《故事会》开展了“我为《故事会》添风采”活动。
      
          编辑部在这项活中,立刻吸引了“上帝”的“眼球”。因为这项活动几乎包括
      了读者的各个方面:热心参与《故事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推荐优秀作者、作品,
      组织宣讲《故事会》上的作品,对刊物的征订、发行做贡献,提供盗版线索,对刊
      物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出谋划策等等。自从这项活开展后,编辑部的读者来信与日俱
      增,为解决矛盾,编辑部只好另外请人帮助拆信和统计。
      
          因为刊物“越办越有看头”,再加之每期上面都有推荐表与自荐表,几乎是期
      期都供不应求。
      
          在这历时十个月的活动中,一共收到读者来信达五万多封。这些刊物的忠实读
      者,一封封来信都使编辑们感动,一向安静的编辑部有时就会变得热闹起来。编辑
      们通过字里行间,看到了一张张热切期盼的面孔,那面孔是陌生而又熟悉的,他们
      在阳光灿烂的前方高举着手臂,正用满腔的热情,渴盼着一本更加引人入胜的《故
      事会》拥入他们的怀中。
      
          在这里,“上帝”的心和编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这些不断地通过来信与编辑
      们拉起手来的“上帝”,既有年已八旬久卧病榻的老人,也有稚气可掬的学龄儿童,
      既有博学的高等学府教授,更有田间地头的农夫。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远在穷乡僻壤
      的残疾青年,一些因家庭贫寒而过早地辍学,只得远离家乡在外打工的少男少女,
      以及一些仍在为温饱而奔波的人们……他们的身份虽然各有不同,但对于这份刊物
      的殷殷之情却是相同的。这些信中不乏中肯的意见和热情的鼓舞,还有许多颇有见
      地的建议,为刊物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更有一些热心的读者,几乎是每
      期都参加,及时地向编辑部指出各期存在的问题。
      
          “上帝”所赐予的恩惠,使每一位编辑都感激不已。
      
          山东省定陶县一中有一位名叫芮彤的同学,五岁时父亲因病而半身不遂,单位
      每月只给三十九元的补助金。因此,在他只有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煮饭,并帮
      助母亲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他七岁上学以后,由于负担过重,他的母亲还未到三十
      岁头发都已几乎全白了。
      
          沉重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沦,他仍然努力地学习,一有机会就寻找课外书看,
      书本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得了一本《故事会》。这期的内容
      很丰富,其中有一篇故事,深深地将他吸引了。这篇故事说的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孩
      子,利用课余时间挣钱补贴家庭。这给他的心灵以不小的震动,于是,只要一有时
      间,这位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孩子便到处去捡破烂,然后再一分钱一分钱地攒起来,
      每月去书摊上买一本《故事会》。
      
          由于为了买一本《故事会》,他起早贪黑地捡破烂,学习成绩却受到了影响。
      这学期期末考试,他从年级第一名降到了第七名。为此,母亲生气地打了他一个巴
      掌。
      
          从此,他便瞒着母亲,继续捡他的破烂,只是学习比以前更加刻苦了。他把卖
      破烂得来的钱,一点一点地放有自己的床底下,每期买的《故事会》看后也妥善地
      藏起来,不让母亲发现后为他担心。
      
          正当他准备考初中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极度的伤心,使他未曾考上初中。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将自己放在床下的钱拿出来,又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了初
      中。
      
          领到通知书的时候,他将一个假期捡破烂卖的钱拿出来,母亲又去借了一点钱,
      才凑足了学费。可是,食宿费却还没有着落。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不想失
      去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急得抱着母亲痛哭。
      
          这时,老村长来了,拿出一个纸包交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全村人捐的五
      百多元钱,给你上学用。”接着,老村长又从身上取出几本近几期的《故事会》送
      给他,说:“这是我为你买的,我知道你已好久都没有钱买了,你爱看,就都送给
      你。”
      
          芮彤再也忍不住了,他扑过去拉着老村长的手,放声大哭起来……
      
          就这样,一个苦命的孩子,靠着偶然从《故事会》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就决
      心学习故事里面的小主人公,从此开始了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苦苦挣扎。在他自
      己的努力和好心的村民们帮助下,终于迈进了全县的最高学府。
      
          现在,他在学习之余,仍然抽空在外打工,有时也会背着同学和老师去捡破烂
      卖。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为自己筹集读书的学费;二是每月定期都要买一本《故事
      会》。
      
          这就是一位小读者与《故事会》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为这本刊物增添了更加迷
      人的风采吗?
      
          你付出了多少真情,“上帝”就会给你多少厚爱!
      
          了解读者,关爱读者,读者就一定会为你的刊物增添风采。
      
          山东省蓬莱市马格庄有一个名叫孙有璞的读者,二十二年来一直是《故事会》
      的忠实读者,自从刊物开展“我为《故事会》添风采”活动之后,他对这本刊物就
      更加关心,积极主动地为刊物做了许多义务工作,成了这本刊物在那个地方的业余
      宣传员。
      
          他所在的庄上由四个自然村组成,有一千二百五十户人家,三千五百多人口,
      在当地是一个不小的村庄。他根据村子大,面积广,人口分散等特点,在村里干部
      的支持下,先后在村子里和附近的部队组织了八个读书小组,共有成员二百二十人,
      带领全村人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活动,其中还专门安排时间读《故事会》,因为这是
      读书小组成员们最爱看的一本杂志。
      
          为了让更多的人从故事中受到教育,他又在读书小组中发展能说会讲的故事员,
      现经过培训上岗的故事员就有十四人,在2001年1 月至8 月,共举行故事会一百一
      十场,讲《故事会》上的各类故事一百六十五篇,参加的人达五千多人次。其中,
      他个人在1998年就讲了五十三场,共讲了各类故事九十二篇。1999年8 月以前,他
      个人又讲了二十三场,宣讲各类故事四十八篇,参加听众达三千多人次。
      
          就这样,整个村庄竟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故事会》热”。通过读刊、讲
      刊、评刊,他又将这些群众中的不同意见搜集起来,及时地向编辑部反馈。
      
          这位热心的老读者还说:“《故事会》是为咱普通老百姓办的,每个读者都应
      该为她献上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做好宣传征订工作。”
      
          他首先利用村里的黑板报,在上面专门开辟了一个“图书宣传栏”,定期每月
      对《故事会》《故事会爱好者丛书》《故事会图书馆文库》等进行宣传。接着他又
      主动与乡村的干部、学校的师生、部队的官兵、企业的工人等联系,通过这些人来
      扩大《故事会》的影响,再通过这些人去向同志或亲戚推荐这本老百姓喜爱的刊物。
      
          在离他们村不远的马格庄镇上有两个个体书摊,邻近的刘家沟有三个个体书摊,
      这几个书摊都在他的视野里,他不怕路远,主动地与这些书摊的经营者打交道,宣
      传《故事会》,很快,每个书摊一下子就增加了二十本。
      
          在孙有璞的努力下,《故事会》在这里的订数也直线上升。个人的订数过去只
      有七本,后来增加到了三十七本;刘家旺小学从原来的一本,增加到了八本;附近
      部队由原来的一本,增加到五本;村里原来是二十本,现在翻了一翻,增加到了四
      十本;文化服务社由原来的十本增加到了二十本。
      
          这就是“上帝”默默无闻地为《故事会》所做的工作,这就是一位极其普通的
      读者对这本刊物的关爱,这就是开展“添风采”活动之后,心灵与心灵沟通所得到
      的回报,有什么能比这种回报更令编辑们感动的呢!
      
          在黑龙江省穆棱市有一位名叫辛淑芝的老人,《故事会》创刊那年她二十七岁,
      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一对双胞胎才几个月,总是整天抱在怀里,就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创刊的《故事会》,从此就上了“瘾”,每期
      必读,每篇必读,成了《故事会》的忠实读者。到开展“添风采”活动的1998年,
      她已经六十三岁,但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仍充满了对这次活动和这本刊物的向往之
      情:“不怕同志们笑话,我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添风采’活动中有幸成为一名幸
      运者,去游一游大上海,去看看上海的外滩,更重要的是去看看为《故事会》辛勤
      工作的办刊人员。然而我知道自己并没为《故事会》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这个愿
      望自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只要《故事会》能够知道,在远离大上海的祖国东北
      边陲的一个山城小县里,有这么一位老太婆从心里、从感情深处,深深地喜欢她,
      爱着她,余愿足矣。”
      
          二十七岁那年,她的家还在远离县城七十里地的农场里,夫妻两人的收入每月
      总共才七十多元,要维护八口之家的生活已属不易,但她总是每月都拿出够买二斤
      盐的钱去买一本《故事会》。由于农场没有《故事会》的零售点,她就托人进县城
      去代,或者是自己跑上七十里路去买。得到后总是怀里搂着两个孩子,手上捧着有
      滋有味地读着。
      
          到了晚年,不幸的事接踵而至。老伴六年前撒手西去。四年后,二儿子又溺水
      而亡。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老太婆几乎无法支撑。这时,只有这本《故事会》仍
      然像他年轻时候一样地陪伴着她,使她每天都沉浸在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里,逐渐
      地从极度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一本刊物,会使一个人从青年一直到老年都同样地喜欢她呢?
      
          辛淑芝老人是这样认识的:“多年来,我之所以喜欢看《故事会》,是因为她
      通俗易懂,真正体现了‘讲述老百姓喜爱的故事’这一办刊愿望,能够集故事性、
      可读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身,不仅使人开阔视野,涉猎知识,陶冶情操,还能
      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同时让人明辨是非,鞭笞丑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