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子弟兵”(9)
      
          5 .锤炼高素质的“铁军”
      
          编辑部在加强“子弟兵”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将作者队伍思想素质的提高放在
      首位。他们不只是在创作上关心作者,扶持作者,培养作者,不断地给他们以艺术
      的营养,更重要的是编辑们不断地用自己对人的诚实,对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一
      丝不苟去感染作者,并从艺德教育入手,宽容地对待别人,严格地对待自己,帮助
      作者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正确地对待名利、荣誉和报酬,将作者队伍锤炼
      成一支高素质的“铁军”。
      
          我在前面提到过的,曾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的张功升,就是这支“铁军”
      中的一个。
      
          张功升原本是一位文化不高的工人,但他热爱故事,经常将自己看到、听到的
      事情“变”成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逐渐就有了一定的影响。他的这些感人的故事,
      大都在自己的肚子里,真要动笔将她们变成文字,对他来讲就有一定的难度。
      
          《故事会》编辑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对他实行了“跟踪”。
      
          在一次故事会上,张功升一口气讲了几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说,将听
      故事的人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编辑部早已在“跟踪”中将这些故事都录了下来,
      然后对其进行整理,请张功升本人再看一遍,很快就发表了。
      
          对于张功升本人来说,第一次将自己的口头创作变成了铅字,心里感到十分高
      兴,从此便在编辑们的指导下,自己学着开始动笔创作故事。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
      虚心地向编辑和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作者学习,很快就能够自己动笔写故事了。
      
          张功升创作的故事不断在《故事会》上发表,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可是不久,他的一条腿因公负伤了,一点都不能动。但是他并没有停止故事创
      作,有时候有人来请他去讲故事,他也是扶着拐杖,在别人的帮助下坚持去讲。
      
          张功升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文化革命”中
      他就因为讲故事被关过牛棚,可是他在牛棚里还为大家讲故事,他当年讲的故事《
      选“驸马”》,直到今天还在民间广为流传。从牛棚里出来后,他更加满腔热情地
      讲故事,以激励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就在他的儿子因病不幸去世不到六天,他就
      在一所学校里去讲学雷锋的故事……
      
          对于张功升的病情,厂里领导非常关心,在一次讲故事之前,专门请来医生为
      他检查。
      
          当两位医生检查结束向外走的时候,他听见医生对陪同的厂党委书记说:“这
      个人左腿的肌肉里,已经有一百多块骨头了,怕是没治了。这种骨化性肌炎是‘不
      是癌症的癌症’,可他还有心思讲故事。”不料这话让张功升听到,他如同挨了当
      头一棒,几乎倒下。然而就在这时,讲演大厅里爆发出一阵掌声。他知道该轮到自
      己讲故事了。于是,他微微站了一会儿,让自己的心情重新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拐
      杖,整了整衣服,缓缓地走上讲台,一讲就是四十多分钟。
      
          他讲的故事,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张功升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请了各地的医生为他治病,但仍无法控制病情的
      发展。即使这样,他仍然活跃在故事战线,创作和讲述了《小村长》等一大批脍炙
      人口的故事。
      
          这就是这支“铁军”队伍中一个战士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作品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生命的毅力拼出来的。故事作者将
      一种顽强不屈的作风注入了自己的作品,作品的思想和内涵也相应地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作品便会很自然地赢得读者,
      
          作者队伍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刊物整体质量的提升。
      
          在《故事会》担任过副主编的吴复新,在培养这支“铁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
      
      
      
          有一次,吴复新出差去江苏大丰,听到几位故事作者讲了一个当时流传于苏北
      盐城地区的民间故事,认为不错,就与作者共同研究,然后由王维宁、陆正庄两位
      故事作者写成初稿,带回编辑部进行研究。经过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这篇名叫
      《冤狱恨》的中篇故事在《故事会》上连载三期。
      
          作品连载后,在读者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但如此,这篇稿子从搜集、整
      理到写出初稿,然后又通过编辑的加工和润色,直到作品的发表过程,对于从事这
      篇故事写作的作者也是一次故事创作的具体指导与培养。
      
          除了发现作者和作品之外,吴复新还十分注重故事作者在创作理论上的提高,
      经常自己撰写讲稿,为故事作者讲课。
      
          当时,有一些故事作者对于故事的搜集整理、改编以及创作等方面的关系不太
      明白,因而直接地影响了作品质量,甚至给编辑工作造成一定的混乱。为此,吴复
      新针对性地撰写了一篇《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的专题讲稿,从民间故事的搜集原
      则到搜集的方式,从整理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到改编和再创作的区别等各个方面进行
      了比较系统和具体的讲述。对于当时束缚作者手脚的一些模糊认识,他一再地强调
      :“要说清楚的是,区分整理、改编、创作,并不是排斥改编和创作,相反,对它
      们应该抱欢迎的态度,因为搜集故事作品的目的,其中也包括推动文艺创作在内。
      而区分三者的目的,主要是要明确民间故事作品的属性特征。笼而统之,界限混乱,
      对民间文学事业是不利的。”
      
          《故事会》的编辑们尽管在作者中很受尊敬,他们也从来都不为稿源发愁,但
      是,他们却没有“朝南坐”的思想,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来团结不同类型的
      作者,壮大作者队伍,从而在全国组织了一支从思想到艺术都十分精良的故事创作
      “子弟兵”。同时,编辑部还专门印制了“作者登记卡”,将全国搞故事创作的作
      者都登录入册,定时与他们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为他们建立故事作者
      档案库,当他们的作品发表到一定的程度时,编辑部就想法给他们出专集,以扩大
      他们的影响。
      
          继1989年10月出版第一本三十六万字的《吴伦故事集》之后,又先后于1991年
      9月出版了二十九万字的《吴文昶故事集》,1993 年6 月出版了三十万字的《黄宣
      林故事集》,1993年12月出版了二十六万字的《崔陟故事集》,1996年1 月出版了
      二十万字的《夏元寿故事集》,1997年8 月出版了二十三万字的《何初树故事集》,
      2001年1 月出版了二十一万字的《肖士太故事集》。到我采访之时,另外一本《范
      大宇故事集》也已出版。对于这套“中国故事家创作丛书”,编辑部今后还将继续
      编辑下去。
      
          《故事会》为骨干作者出书,一切费用均由《故事会》负责。这类书在经济上
      讲是不合算的,但是,编辑们都乐于做这样的事情。何承伟主编则说得更加坦诚:
      “为多年来支持《故事会》的优秀作者出书,也是对我们这支创作队伍的整体检验
      和一种扶持,因为这支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地关系到刊物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新故
      事的整体发展水平。”
      
          编辑们就是这样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团结着作者,关心着作者,
      培养着作者。编辑和作者都坦诚相待,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刊物
      的发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