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大理论(2)
      
          编辑们将《故事会》上所发表的大部分故事都称为新故事。这种新故事既是传
      统民间故事的继承,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的民间故事。
      
          还是来先听一个故事吧:
      
          有一位老太太已经患了重病。她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将女儿叫来,准备将自己
      的家产留给她。女儿得到了老太太继承家产的允许后就离开了。这时,老太太的喉
      咙不停地喘息,儿媳为了婆婆的生命,竟口对口地去吸老太太口里的痰。可是还是
      没能救活老太太。老太太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也认为不行了,就将其停入了太平间。
      谁知在太平间里,老太太经过折腾,竟然又活了过来。原来老太太是由于有一口痰
      在喉咙里时喘不过气来,粗心的医生竟认为老太太已经不行了。儿媳妇忙将老太太
      接回家去。回到家里,老太太一看,自己的东西全没有了,就连那张自己睡觉的床
      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在她被送往医院时,被女儿全部卖掉了。老
      太太对自己认为女儿是“自己人”,儿媳妇是“外头人”的旧思想痛恨不已。
      
          这是黄宣林创作的《一套红木家具》的故事概况。开始,作者只是将这则故事
      写到老太太“死而复活”就结束了。也就是说,作者开始写的只是一则通常在民间
      流传的民间故事,既落入俗套,又缺少新意。后来,作者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
      生活积累,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紧紧地抓住了两种思想的比较,以一种过去所未曾
      有过的道德的力量去震撼读者,这就将这则民间故事改写成了新故事,适合了现代
      人的阅读口味。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从理论上告诉我们,新故事与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在故事题材
      和讲述方法上要不断地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故事。新故事
      必须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能总是讲地主和长工的故事,讲述时总是那
      几句“远处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的老套话。因为故事内容的更新
      和讲述方法的创新,是新故事吸引人们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来听一个故事吧:
      
          有个名叫张德的老头,退休之时,单位给发了三千元退休金。
      
          这天晚上,老两口刚入睡,便听见急促的敲门声。一会儿闯进来三个戴大口罩
      的人,将脸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进屋就喝着叫他们将钱交出来。
      
          张大娘灵机一动,就说取钱的单据还在手上,要明天到单位去才能得到钱,并
      当场亮出了那张取钱的单据,答应明天让他们三个人来取钱。
      
          一个家伙亮出手中的刀子,威胁说:“你明天不取回来,或去报了案,那就别
      怪我们不客气!”
      
          第二天一早,张大爷就到公安局报了案。可是,公安局姜局长听后却是一阵大
      笑,说是在他管区内,从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并说张大爷是不是在做梦哟!
      
          这可把张大爷弄火了,他拉着姜局长要到大街上去评理。两个人争吵了起来,
      结果弄得满城风雨。
      
          晚上,张大爷气得倒在床上就睡,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
      
          九点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冲了进来,其中一个喊道:
      “钱呢?”无法,张大娘只好将取来的钱交给了他们。
      
          谁知这三个人却欺侮他们年老体弱,竟坐下来不走。其中一个说:“老太太,
      我们哥三个饿了,你给做点吃的。”说完,三个人就进了里屋。
      
          张大娘刚要做饭,门外响起敲门声,又冲进来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并向张大娘
      要钱。
      
          张大娘一下子糊涂了,忙说钱已经被你们拿去了,也是哥三个,人还在里屋呢!
      
      
      
          这三个人冲了进去。这时,屋里的三个人也冲了出来。六个戴大口罩的人同时
      亮出了手中的匕首,吓得老两口直哆嗦。
      
          突然,大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啊呀,进来的又是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只见他
      们紧握手枪,对中间那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大声喊道:“不许动!”这时,最先进来
      的三个戴大口罩的人也掏出了手枪,六支手枪都对准了中间那三个戴大口罩的人。
      
          中间那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只好乖乖地举起双手,被扣上了手铐。
      
          这时,后进来的三个人中的一位摘下口罩,喊了一声张大爷。张大爷定眼看时,
      此人竟是上午与自己吵架的姜局长。
      
          六名公安干警和张德老两口都笑了。
      
          这篇故事名叫《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发表在1980年第三期《故事会》上。我
      这里只能简单地复述,原作当然还要生动得多。它是故事作者在民间搜集之后,经
      过加工整理而成的作品。那极富传奇性的故事情节,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是新故事在理论上对于民间故事题材的又一突破,那就是新故事比民间故事
      和小说等更具有传奇性,以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题材的特点就是注重事件的
      传奇,故事人物的超常,情节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以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
      
          专家们在总结《故事会》上发表的新故事时,认为它对于民间故事的突破主要
      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口头文学艺术形式的突破。
      
          过去,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一则故事从南流传到北,长则需要几十年、几百年。
      现在,新故事的传播途径已不像民间故事那样单一了。她除了口头流传之外,还可
      借助电视、广播、录音、特别是报刊等现代化传播媒体,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一则故
      事传遍全国。正是这种口头流传形式发生了变化,新故事理论又多了一门课题,而
      《故事会》又多了一个观点:口头流传必须与书面阅读有机结合!
      
          这种理论上的突破,带动了《故事会》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使其成了一本高
      质量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故事刊物。
      
          这种全新的办刊思路,是对近百年来中国期刊办刊模式的一次革命,是对中国
      近百年以来文人办刊思维的一次挑战。这种“前无古人”的办刊思路,使这本刊物
      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使得《故事会》这本刊物能够深入到其他文学样式所
      不能深入到的地方,产生广泛的影响,发行量也随之增加。
      
          因为书面文字的口头性,就会使其所发表的作品不但可以用文字形式得以保存,
      同时还可以依靠人的大脑记忆加以保存,靠口头语言得以传播。凡是有人类的地方,
      都可以传播这本刊物上的故事。人们在传讲这些故事的同时,就使这本小小的期刊
      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同时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影响,赢得了令人称赞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