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挑战(8)
      
          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编辑们认为照过去那样办下去,似
      乎还是有点少特色,也有点“零碎”。
      
          编辑部便想对这个栏目实行改革。
      
          怎么改呢?时下一些刊物“通俗”得离儿童们越来越远,《故事会》在这个时
      候去贴近那些牙牙学语的儿童,是否会直接地影响到自身的发行量?
      
          编辑们又在一起认真地研究,后来终于达成了共识。办刊物最可怕的是赶潮流,
      现在无人或很少有人来关注这个问题,正好说明在这件事上可以取得新的发展。儿
      童不仅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家庭的未来,“贴”近了这部分的“读者”,就是
      贴近了时代,贴近了未来,同时也贴近了这些“读者”的家长和亲朋好友,这将是
      一个多么大的读者群啊!
      
          焦点集中在这个儿童故事栏目的名称上。
      
          通俗,易懂,易记,有概括力和影响力,这是《故事会》栏目名称的一个特色。
      
          栏目在酝酿中终于定型,名叫:妈妈讲故事。
      
          这个名称一确定,就改变了过去编发这类稿件相对比较零碎的局面,一开始就
      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这些给低幼儿童听的故事,不仅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同时语
      言也是精雕细刻,每一篇都十分精彩。
      
          有一篇名叫《闹闹王子过生日》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专门喜欢制造各种“闹”
      声的王国,名叫“叽里咔嚓国”。其王子要过生日了,国王于是决定在同一天里,
      让全世界的人都同时发声大叫,以取悦自己的儿子。当信使去世界各地都联系好后,
      有一个人却说,到那天全世界的人在同一个时刻发出叫声那是多么动听呀,可是自
      己参加这个队伍一同大叫,不就听不到这么动听的声音了吗?于是他告诉自己的家
      人,家人又将此告诉了别的人,结果到那一天,大家都为了听到这“动听”的叫声,
      全世界一下子出奇的静寂。王子有生以来才第一次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听到了风在
      树叶间低语的沙沙声,小溪流水的丁冬声。他第一次得到了大自然送给他的礼物—
      —轻柔、安静。他爱它们!现在,叽里咔嚓国再也没有噪声了,去那里访问的人们,
      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块纪念碑:欢迎到安静的叽里咔嚓国来!
      
          这样的故事,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愿意讲给自己孩子听的。
      
          “你知道在北方的夜空中漂亮地闪耀着宛如宝石的七颗星星吗?那是北斗七星。
      将七颗星星连接起来,它就像盛水的勺子。夜空的星星怎么会变成勺子状呢?这里
      还有个传说。”
      
          这是在“妈妈讲故事”栏目中发表的一则故事的开头。这则故事叫《七颗星星
      》,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写的是一个善良女孩子的故事。编辑在
      语言上所作的严格要求,译写者曹俊德在语言上所下的功夫,真正地为母亲和“小
      读者”们制造了一个童话的意境。
      
          当那个善良的小姑娘将从树叶上采来的露珠盛满勺子,准备端回去给自己干渴
      的母亲喝时,一位老爷爷这时来向他要水喝,他把水给了那位老爷爷。“老爷爷用
      颤抖的双手接过勺子,‘呼噜呼噜’地把水全喝光了。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金勺子
      愈发熠熠生辉,老爷爷的身体也反射出金光。不知什么时候,勺子上嵌入了七颗令
      人眼花的金刚石。老爷爷将勺子放在桌子上,对女孩说:‘姑娘,你待人善良,我
      很感激你。为了报答你美好的心灵,我为你降雨。’老爷爷说完,他的身影便消失
      了。随后七颗金刚石闪出耀眼的光辉,跳出勺子,高高地飞往北面的天空,组成了
      勺子状的七颗星星,顿时,‘滴答’真的下起雨来了……”
      
          这样的故事,既能培养孩子们高尚的品质,又向孩子们传播了科学知识,同时
      语言上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各种通俗文学期刊泛滥、“少儿不宜”的各种色情、凶杀书刊铺天盖地袭来
      的时候,读者对《故事会》上这些为青少年发表的故事反响是强烈的。
      
      
      
          浙江省东阳县马礼村小学的霞明来信写道:“自从《故事会》开辟了‘妈妈讲
      故事’专栏以后,我便选择了几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听。由于这些故事既浅显易
      懂饶有趣味,又事中寓理,教人明理,竟获得了小学生的欢迎。于是,小学生每逢
      空余便要求我给他们讲几个故事,我也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常把贵刊‘妈妈讲故
      事’栏中那(些)生动有趣、颇有回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说:‘老师,我们
      听了你讲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山东省菏泽二中的苑福来同学来信说:“我们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大概是由于
      面临高考的缘故,对与高考无关的课外书报,大都已丧失了‘感情’,并与它们‘
      分了家’,但惟有《故事会》却用它那独特而富有生气的‘魔力’吸引着我们,成
      了我们‘知心的朋友’。‘新的《故事会》来了没有?’在每一个星期内,甚至每
      一天内都有同学问我……每次来后,同学们总是争着看,我总是轮到最后看。同学
      们看后总禁不住发出赞美声。不止一个同学对我这样说:‘《故事会》办得真好啊!
      毕业后,即使考不上(大)学,在农村劳动,我也要订一份。’”
      
          无疑,读者是一本刊物最好的“读审员”。
      
          这些针对青少年读者设置的栏目,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办下去,有的已经成了刊
      物的名牌。许多当年读着“16岁故事”长大的孩子,现在有的已为人父母,“妈妈
      讲故事”中的内容,又成了他们阅读的首选。
      
          在通俗文学及其期刊,以无情的手段将许多期刊挤向边缘的时候,我们民族千
      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就是这样在这本小小的刊物上生生不息地延续着。
      
          《故事会》依靠着这些我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精髓,来滋养着我们的孩子。正
      是这样,这本极不显眼的刊物,才能在一些大型期刊发行量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守
      住自己的阵地,并使自己的航船,在风浪中仍勇敢地行驶在中国期刊长河的主航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