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靠窥探网络隐私谋生的人
      
          如果你计划从下周一开始度假一周,你介意将这一消息告诉自己的同事和朋友
      吗?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当然能告诉啦!又不是什么秘密,有什么不能说的?”
      
          对很多上班族来说,在度假前,不但会告诉同事和朋友自己到什么地方度假、
      和谁一起、什么时候回来,还会在自己的电子邮箱里设置一个自动回复功能。
      
          作者本人就收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电子邮件。
      
          我将于2003年1 月27号到2003年2 月9 号离开办公室,享受公司一年一度的年
      假。在此期间,我将不能接收、回复你发给我的电子邮件,如果有紧急情况,请打
      我的手机:1390xxxxxxx ,或直接与我的同事xxx 联系,她的电话是12345678。谢
      谢!
      
          度假者的电子邮箱会自动回复给所有往这个信箱里发送邮件的人,不管发信人
      是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就算他是一个在互联网上专门收集别人隐私信息的犯
      罪分子,电子邮箱还是会回复同样的内容。
      
          而这就正中了犯罪分子的下怀,他们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入你的家里行窃了!
      
          不少英国小偷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先是购买大量的廉价邮件地址,然后用这些
      地址发送邮件。当收到类似上述的自动回复的邮件时,就利用www.192.com 或者www.bt.com
      这样的在线黄页查找该邮件对应的地址、电话、电话号码等信息,然后趁主人不在,
      大摇大摆的去“拿”东西而不用担心被捉住。英国的互联网机构已经警告网民要妥
      善处理自己邮件的自动回复功能。
      
          英国的小偷能够作案成功,除了具有采用高新技术的“聪明”外,也与英国比
      较发达的网络服务和英国人发达的网络意识有关。在英国,电话号码本上加注了电
      子邮件地址,正是如此,小偷们才能根据电子邮件地址通过黄页查出外出度假者的
      家庭住址。
      
          在中国,目前通过电子邮件查到一个人的家庭住址可能不像英国那么容易,但
      对那些蓄意通过网络寻找被害人的犯罪分子来说,却也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在前面
      早就说过,通过IP地址就可以获得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详细地理位置。
      
          在互联网上,并不只有小偷,这个虚拟世界里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
      他们的犯罪行为也绝不仅仅只是偷窃东西那么简单。在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害者的隐
      私信息后,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会做得出来。
      
          设想一下,在网络的深处,有一个犯罪分子对你的活动了如指掌,而且不知哪
      一天就会对你下手,这对谁来说都是毛骨悚然的事情。
      
          2002年5 月,三名中学生冒充为一名23岁的女性,给自己的老师发送电子邮件,
      企图引诱一名男教师搞网上性爱,以便勒索对方。这三名学生同这位男老师通过电
      子邮件联络了几个星期,并威胁要把其中的一些电子邮件副本分发出去,除非教师
      付给他们每人50美元。这名老师最后向学校当局中告发了此事。(原报道见中国新
      闻网,2002年5 月8 日,《三中学生假冒女郎引诱男教师网上性爱》)
      
          不断见诸报端的,那些网上是好友网下变色狼的犯罪分子,也无一不是从窥探
      受害者的网上隐私入手,一步一步地把没有隐私保护意识的网民引到其布下的美丽
      的陷阱中去的。其他如网上偷窃信用卡号码、网上敲诈等案件,也无一不是从窃取
      网民的隐私开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