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钱数飞速上升
      
          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的得手,尹生华手头上的钱数飞速上升,这些钱都是从
      亲戚朋友和同学那里骗来的。滚雪球般的钱给尹生华带来极大的满足,可每一笔钱
      骗到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莫大的空虚,仿佛心底那个无底的大洞紧紧攫住了她,
      她必须一次次去骗钱,用钱去填补那个大洞。周围能借钱的朋友都借遍了,连她经
      常打车的出租车司机也被她骗走6 万元。
      
          没人想到这位体形富态、面容和善的女老板会是个骗子。朋友的钱借遍了,她
      又打起亲戚的主意来。尹生华的堂姐跟她从小就在一起玩,感情很好。1999年7 月,
      尹生华向这位堂姐借了一万五千元钱,之后又借走了3 万元。较尹生华的堂姐而言,
      王萍的遭遇就更惨了。如果她不去升华酒店吃饭,如果她不与尹生华生华闲聊家常,
      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她的日子仍是风平浪静。但生活中的许多事是不能假设的,
      许多遭遇在人尚未做好准备时就降临了。王萍就是这样,2001年3 月份,王萍去升
      华酒店吃饭,尹生华与其聊天时得知两人原来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于是尹生华
      又将魔爪伸向了王萍。同样以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为由先后七次向其借款共计23.8
      万元。
      
          当空口白话借不到钱时,尹生华又用开空头支票的方式骗取现金。2001年8 月
      底的一天,尹生华给王春丽打电话,说要用支票跟她换取3 万现金,支票有钱时就
      告诉她。王春丽同意了,几天后王春丽问尹生华的转帐支票能否存入银行,尹生华
      说可以。尹生华心知肚明帐户上存款不足,这支票完全是空头的,但她想再从王春
      丽那儿多骗一些。所以第二天早晨,尹生华又迫不及待地以空头支票骗走王春丽6 
      万元现金,并告诉王春丽这张支票也可以入到银行。之后尹生华不再接王的电话,
      不得已接了就以贷款还没下来做借口推拖。春节前夕,多次讨债未果的王春丽决定
      要找到尹生华追回欠款。于是她早早来到胜利升华商贸有限公司二楼等着尹生华。
      尹生华终于出现了,但却坚决说自己手头没钱,一定要等贷款下来才能还。王无奈
      只得离开。追债追得心都焦了、疲了、累了,此后的两个月到尹生华被捕时,王春
      丽没有再联系过尹生华。
      
          尹生华的手里有一串名单,只要是她曾打过照面的,哪怕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她也不肯放过。穆先生是通过朋友认识尹生华的,2001年3 月,尹生华以倒卖粮食、
      钢材需要用钱为借口,先后用空头支票换取穆先生现金60万元。就在尹生华被捕前
      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还从徐健红的朋友那里骗得了8.15万元。
      
          锒铛入狱,至死不说钱的下落
      
          2002年4 月12月,尹生华因涉嫌诈骗案被羁押,一副锃亮的手铐铐住了尹生华。
      5月16 日被房山区公安局正式逮捕。
      
          整个审讯过程中,尹生华的话一直不多,与她平时的能说会道判若两人。最让
      办案人员迷惑不解的是尹生华始终不肯说出钱款的下落。这笔巨款是否真如尹生华
      开始向办案人员所讲的那样,用于支付开公司的各种费用和倒卖粮食、钢材了呢?
      据尹生华的同学、升华酒店会计王雪梅说,尹生华周围的朋友并不多,平时也没见
      她谈过什么生意,尹生华的办公室虽在酒店三楼,但她很少过问酒店经营状况。酒
      店全部事务就靠一名总经理和两名会计打理,而会计的工作无非就是将每天的收入、
      支出记一下帐,管理极不正规。就这样,酒店在尹生华不拨分文经费的情况下勉强
      支付日常开支,到尹生华被捕时,帐户上只有几百元钱,还欠外边原材料款近5 万
      元。
      
          尹生华以倒卖粮食和钢材为借口骗来1200万元,但并没有做过真正的生意,惟
      一的大生意是与别人合资做了一笔价值20多万元的钢材生意,尹生华从中获利近8 
      万元。此外,就没见尹生华做过什么大笔生意,而她所谓的需要巨额资金周转更是
      无稽之谈。到尹生华被捕时,她的丈夫和女儿还都被蒙在鼓里。1200万元的巨款,
      全部是尹生华一个人的“杰作”,她巧妙地瞒过了丈夫、女儿及身边的朋友和同事。
      骗得的钱款,既没有被投资在生意上,也没有被她挥霍享乐,那么钱究竟用在了何
      处或者说被她藏在了哪里?当审讯人员询问她借钱的目的时,她的回答很简单:
      “就是想骗。”
      
          “那你骗到的这么一大笔钱干什么用?”
      
          “我不想说。”
      
          “你干什么能花这么多钱?”
      
      
      
          “我不说行吗?”
      
          凡是被问到有关钱的去向和用途时,尹生华要么不语,要么就是这两句话。办
      案人员多次进行的政策教育,在尹生华那儿毫无作用。她仿佛早已铁定了心,至死
      不说钱款的下落。
      
          没人知道这位面目亲切和善的女人究竟在以怎样一种心理和力量在对抗法庭,
      对抗审判,更没人知道这笔巨款究竟被尹生华藏在了哪里,派了什么用场?许多人
      猜想,尹生华的巨款是留给女儿用,让她将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想女儿像她那样,
      没有什么文化,一辈子窝在农村,无所作为。也许她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以自己的
      生命换取女儿辉煌的未来。若果真如此,女儿在将来锦衣玉食的日子里想起九泉之
      下的母亲该是何种心情?想起那些被骗得倾家荡产的人,又是何种心情?被告席上,
      尹生华迷茫的双眼空洞地望着远方,心底的那个大洞已经把她整个吞噬了。
      
          尹生华将要带着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秘密奔赴黄泉,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沉
      思:尹生华为什么至死不说出钱款的下落?为什么她每次诈骗都能得手,甚至有些
      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翻开尹生华的案卷,我们不难看出,尹生华每次
      借钱都许诺给对方高额利息或回扣,她正是利用人们这种爱财心理才屡次得手。有
      关人员不顾国家金融政策的规定,盲目参与尹生华的非法集资,是不是也应该吸取
      一些教训呢?
      
          涉及40多名被骗者、金额高达千余万的尹生华诈骗案已尘埃落地,办案人员将
      继续追查被骗巨款的下落,还广大群众一个说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