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负责人
      
          在李开大刀阔斧锐意改革期间,作为原材料供应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王宝生
      一直是李开的得力助手和左膀右臂,无论厂里需要什么材料设备,王宝生总是在第
      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好货源。北上沈阳,南下贵州,只要厂里安排王宝生出差,
      他二话不说,提起简单的行李就赶赴目的地。对此,李开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觉
      得王宝生这个老大哥无论从能力和人品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尽管有人私下里提醒
      李开说王宝生手中掌握着全厂的供应大权,每年从他手里花出去的钱有几亿元,王
      宝生难免不为自己谋一些私利,甚至有人直接提醒李开说王宝生跟厂外一些为本厂
      加工零部件的个体老板有超出寻常的交往,让李开注意一下王宝生。李开仍然以大
      局为重,在1999年机械厂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后,毅然提议王宝生担任供应科科长
      的职务。后来考虑到王宝生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为了支持王宝生的工作,更
      好地开展供应科的业务,李开又安排自己的秘书王卫平担任了王宝生的副手,协助
      王宝生工作。
      
          利令智昏,老大哥拜金走上犯罪路
      
          王宝生虽然当了科长,但他心里并不舒服,一是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强,这个供
      应科长早该是自己的了,二是他觉得李开把王卫平安排到自己身边是来监视自己的,
      而且王卫平年轻有为,比自己更受李开的欣赏。王宝生已经年近50岁,身边有这么
      一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做副手,下一步的工作成绩肯定比自己强,即使自己在厂里
      继续干出多大成绩,也很难有什么政治前途了,所以,为了王卫平当副科长的事情,
      他在心里窝了一把火。他经常想,既然自己的政治前途不看好,不如趁自己有权的
      时候多赚一点钱。
      
          对李开的不满,刚开始的时候王宝生并没有表现出来。担任供应科科长职务后,
      他表现得更加勤勉尽责,积极地配合李开的工作。尤其是李开带头开发研制的“半
      自动卷绕头”成功后,以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优势,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成为
      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半自动卷绕头投入市场以后,企业销售额由1999年
      的1.9 亿元猛增到2000年的4.4 亿元,实现了年增幅度130%的飞跃。这其中也浸透
      着王宝生的汗马功劳,很多零部件都是王宝生亲自采购来的,其中就有卷绕头需要
      的连体轴承,王宝生的进货价比从国外购买每根节省了将近4000元,大大降低了生
      产成本。但谁也没有想到,王宝生购进的连体轴承中还隐藏着许多猫腻。
      
          以前这种轴承完全靠从德国进口,每件连体轴承价格在5000元左右。2000年贵
      州安顺虹山轴承研究所研发了这种轴承,价格就便宜了许多,每根轴承价格在1350
      元左右。刚开始的时候,轴承的进货业务由王宝生手下的一个业务员具体负责,是
      与供应科副科长王卫平签订的合同。后来王宝生通过核算后了解到1350元的价格仍
      然偏高,发现里面的巨大利益后,他就以价格太高踢开了同事,亲自跑到贵州去将
      价格压到1100元,后来他又直接找到加工轴承的工厂将价格压到了450 元,并以这
      个价格进货到自己妹妹担任法人的家族公司,然后加价转卖给机械厂。从2000年开
      始到王宝生被拘捕,机械厂从贵州共进了4000根连体轴承。王宝生既在李开那里得
      到了信任,又从中获得了不少个人利益。
      
          由于王宝生从贵州进的轴承价格低,差不多是一根轴承的价格购买2 根轴承,
      他就到好朋友芦文林那里开增值税发票,以此逃避税款。
      
          作为中国化纤机械生产的龙头企业,机械厂的职工不过500 多人,很多零部件
      都靠协作单位加工,因此,一些依附于机械厂生存的小加工厂应运而生,这其中就
      有与王宝生熟悉的北京鑫特金属结构机械厂厂长芦文林,他与几个朋友合股开办了
      一个公司,做机械加工生意。芦文林这个公司的合作伙伴中,还包括中国纺织科学
      研究院国际贸易部业务员武治国。武治国从1980年开始就在机械厂工作,非常熟悉
      化纤机械行业,也经常从厂里拉一点加工的活给芦文林做,从中赚取一点好处费,
      所以他与芦文林是很好的朋友。但王宝生与武治国虽然在一个单位,却没有什么私
      交。
      
          这些依附于机械厂的公司和加工企业,几乎都靠着机械厂生存,所以他们为了
      揽到一点加工业务,首先要跟王宝生这个“财神爷”搞好关系。1999年夏天,王宝
      生和芦文林因为做刹车片的生意相识后,由于两人谈得来,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
      朋友。当然,对于相互利用的这种关系,他们都心知肚明。在他们之间的很多业务
      来往中,王宝生给芦文林一些赚钱的机会是不言而喻的。
      
          但芦文林他们有时候实在不给王宝生争脸。2001年春节前,芦文林承揽加工的
      一批刹车片质量不合格,一上车就冒烟。李开得知后,狠狠批评了王宝生一顿,并
      责成他尽快处理此事。王宝生慌忙把芦文林找来商量对策,最后只好更换刹车片了
      事。
      
      
      
          在多年与加工企业的交往中,王宝生成为化纤机械行业的行家里手,任何一件
      采购的产品他都能够精确算出其中的利润,所以王宝生最明白这其中的利润是多么
      巨大。每年机械厂经王宝生的手花出去的资金有2 亿元,即使加工企业只赚取5 %
      的利润,这个数额也是巨大的。
      
          2001年年初,王宝生的妹妹和弟媳妇先后从工厂下岗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一
      下子成了问题。王宝生先后帮助她们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
      全家人都心急如焚。后来妹妹说:“你们厂每年从你手里花出去那么多钱购买材料,
      买谁的都是买,你要是随便漏一点,我们全家都能吃香的喝辣的,你别那么死心眼
      了。”在亲友们的劝说下,王宝生动心了。为了帮助妹妹,2001年4 月,王宝生以
      妹妹的名义注册了北京乾显商贸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就在机械厂的对面,主要经营
      机电配件。尽管公司的法人是王宝生的妹妹,但实际的老板却是王宝生,公司的客
      户都是王宝生所在单位的客户进行商务往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