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湛湛长空黑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
      
          在我们这样一个帝国里,天子的行为法则总是不可理喻的,政治的关键还是在
      于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在于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假如执政者不能尽到士
      民与皇帝之间的折中之责;国家的灾难便不可避免。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七月的那场变故既为宗庙社稷带来了一位新天子,也
      给我们的帝国推出了一位重要人物,这就是韩侂胄。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位韩
      侂胄改变了帝国历史的进程。
      
          韩侂胄为内禅得以顺利实现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当时情形的尴尬程度,在
      本朝历史上十分罕见。孝宗死后的第二天,宰相留正率百官拜表请天子就丧成服,
      竟被光宗诏以疾病未愈而推却。国遭大丧,皇帝不出,这是个相当严重的事件,朝
      廷宰执们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左司郎徐谊及另一位老资格的大臣吴琚的建议下,
      留正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转趋寿圣皇太后,想请这位两朝太后垂帘主丧,但也被皇
      太后拒绝。两人一再恳求,寿圣太后也只答应暂代祭奠之礼。显然,这并不能根本
      解决问题。
      
          尚书左选郎官叶适果断提出以早正储位、太子监国的办法来彻底扭转帝国政治
      的不良局面。留正赞同此议,当天就率宰执进呈,但疏入不报。六天后再请,天子
      在奏疏上批复了“甚好”两个字,似乎已经同意了宰相的请求。翌日,留正与众臣
      将拟好的诏旨递进,请天子正式批付翰林学士院降诏。但这天晚上,光宗突然给宰
      相来了一道手札,上有八个字:
      
          “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这就是有退位的意思了,留正看后大为惊惧。按照他原来的意思,皇帝既以疾
      病未克主丧,宜立皇太子监国。这样的话,即使无可奈何而行内禅,太子名分已立,
      自可即位。现在皇上竟然首先想到禅位,这不能不使他大为紧张。留正不敢拍板,
      便去找赵汝愚商量,但汝愚一向不同意宰相在如此情形下尚还坚持循规蹈矩的做法,
      此刻更是主张顺水推舟:以太皇太后传旨,宣布禅位皇子嘉王。留正听罢十分无奈。
      
          留正是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储诏未下,遽提内禅,这是不符合礼制的越轨
      之举。事情顺利便罢,若以后一旦有所变故,宰相必然要负责任。留正显然不愿以
      一时的冲动而致使日后难处,所以在第二天早朝时假装跌倒受伤,以一乘肩舆离开
      了朝廷。刚出宫门,便立即上表辞职。他这一走,朝会上人心益摇。这还不算,光
      宗刚刚出现在殿上,便晕倒在地。朝堂上所有的官员顿时目瞪口呆,就连一向沉稳
      的赵汝愚也手足无措。
      
          紧急关头,还是徐谊给汝愚出了主意。徐谊认为,禅让事关重大,非皇太后出
      面不可,知閤门韩侂胄是太后的亲戚,若通过他去说服,事情一定能成。“知閤门
      事”是閤门司的主管,负责朝会、游幸、宴享以及文武官员、外国藩邦朝见谢辞礼
      仪,一般有外戚勋贵担任。知閤门等官员虽是一清要之选,但不预政务,若非事出
      急需,韩侂胄本来是不可能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的。始作俑者徐谊与他非亲非故,完
      全是因为他同皇太后的亲戚关系才想到把他派上用场。
      
          侂胄做得很好,他通过内侍张宗尹、关礼两人见到了皇太后,并说服了太后定
      下内禅之策。侂胄复命后,汝愚这才向另两位宰执陈骙、余端礼通报,并让近卫军
      统帅郭杲等人分兵把守大内,做好了应急准备,最后使内禅得以完成。应该说,新
      一代天子宁宗即位的第一功臣是赵汝愚,他是宗族大臣,在这个问题上既怀有为国
      分忧的忠诚,也有克襄大计的勇气。汝愚在事后尤以“同姓之卿,不敢言功”的谦
      逊辞让了右相之职并只担任了枢密使,尤不失宗臣的本色。韩侂胄当然在其中也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相比之下还是略为逊色的。不过,侂胄却并不明白这一点,他
      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十分巨大。
      
          新帝即位后,汝愚主持朝局,裁抑侥幸,起用名士,甚至还召回了留正。同时
      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奖揄有功,包括以陈骙为知枢密院事,余端礼参知政事,郭
      杲为武康军节度使等。但出人意料的是,侂胄只被升衔为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
      一职。
      
          侂胄面谒汝愚,希望至少能像郭杲一样加赐节钺而成为一地节度。但汝愚却予
      以婉拒,对他道:
      
          “吾是宗臣,汝是外戚,何可以言功?只有普通大臣才应当推赏。”
      
          侂胄极为失望。
      
          侂胄是当年的忠献王韩琦的曾孙,父亲娶了高宗皇后的妹妹,官至宝宁军承宣
      使,而他自己以父荫入仕,并且又娶了寿圣皇太后的侄女,因此既是外戚,也算得
      上是武臣世家。在此之前,侂胄本身就带有一个汝州防御使的武职,所以他十分想
      成为封疆大吏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作为元勋子弟,侂胄当然还有一些别人所不具
      备的特点,那就是对建功立业非常向往,对功迈远祖、光耀门楣有着一种天然的希
      冀。也许是读书较少的缘故,侂胄为人直率,冲动而不拘小节,他的思想行为与传
      统的礼训有一定的距离,与朝中那些进士出身的文臣们当然也有相当大的区别。
      
          实际上大家对此也都十分清楚。叶适就对汝愚说过:“侂胄所望,不过节钺而
      已,与之又有何妨?”但汝愚没有接受。本朝有一种鄙视近幸的传统,特别是对于
      担任知閤门一类官职的皇亲国戚,更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当年陈亮对曾觌的态度就
      是例子。汝愚多少也有些宗室大臣的傲慢习气,他与不少人从骨子里就看不起身为
      外戚的韩侂胄,这也是他不同意擢奖侂胄的原因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留正,此人除了老奸巨猾之外,尚还有自以为是的毛病,他把对
      侂胄的鄙视表现了出来,直接导致了侂胄后来与他们这些文臣们的对立。这是当年
      八月份的事,天子即位以后,侂胄自恃恩宠,经常到宰相办公所在地发表意见,留
      正甚为不满,指使省吏转告:
      
          “宰相部堂不是你知閤事日日往来之地!”
      
          这话近似于侮辱,侂胄当然无法忍受,于是他立即就到宁宗面前进言,以留正
      当初在内禅中的暧昧态度为由,使天子下诏罢免了留正。赵汝愚一向倚重留正,所
      以不惜在新帝即位后立即将他召回,现在侂胄不先预告就使天子出诏罢免首相,汝
      愚无法不感到气愤。他像留正一样把这种情绪付诸行动,当侂胄就此事来谒见时,
      汝愚辞而不见,使侂胄惭忿而返,终于和他彻底翻脸。事后,汝愚为自己失去控制
      而怒形于色也感到后悔,曾经一度想补救,但被侂胄拒绝。
      
          朱熹在这个月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天子侍讲,这是新帝两位老师黄裳和彭龟
      年推荐的结果。他们两人因十分推重朱熹的学说,所以经常在天子面前提及这位名
      噪海内的儒臣。朱熹在孝、光两朝的处境不是太好,有点心灰意冷,此次受诏后曾
      上章辞谢,但未被接受。朱熹不得已在八月底来到临安,由此也卷入到政治斗争的
      漩涡中。
      
          侂胄的优势在于接近天子。他不仅是当朝皇太后的亲属,又是宁宗皇后的堂祖
      父,同时与新帝的婕妤曹氏也有一层亲戚关系。另外,曹氏的几个姐妹通籍禁内,
      与侂胄的关系亦十分融洽,这都为他邀受皇恩浸预政事创造了条件。新帝遽而登位,
      本身就缺乏自信而十分需要有所倚仗,侂胄不失时机地走到天子身边,正好填补了
      宁宗心理上的某种空缺,因而获得他的充分信任是很自然的。患难之交往往牢不可
      破,侂胄在后来的成功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种难以言喻的感情因素。
      
          当觖望转化成怨恨的时候,单纯的不满便被刻意的报复所代替。侂胄排挤掉赵
      汝愚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来自于与侂胄同样心怀怨气的
      同事知閤门刘,他为侂胄勾画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建议他首先任用台谏以树植势力。
      台谏一向是宰相的对立面自不待言,关键还在于台谏之官一向是天子任命而宰相不
      得与闻的,这正好充分利用了侂胄的优势,刘的计策不能不说是相当高明。在十月
      份,侂胄开始以御笔批出的手法调整台谏人选,两位党人谢深甫、刘德秀先后被他
      提升为御史中丞和监察御史,为打击汝愚排除障碍。当然,事情伊始就使得朝廷上
      下一片哗然。
      
          原因是天子御批不由中书的情况太露骨了,而且谁都知道这是侂胄一力左右圣
      意的结果。第一位被免的谏官黄度就公开宣称侂胄“假御笔而逐谏臣”的做法,具
      有当年蔡京擅权的性质。而朱熹则进而上书天子,明确指责侂胄窃取圣柄而使“主
      威下移”,把这个问题提到了原则的高度。侂胄恼羞成怒,立即予以反击,又唆使
      天子罢免了朱熹。这是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闰十月的事,朱熹担任天子侍讲仅
      仅四十余天。
      
          侂胄对付朱熹的做法使不少人气愤之余又忍俊不禁。他让一个宫廷优人装扮成
      峨冠阔袖的形象,在天子面前逗笑,以影射朱熹的迂腐不堪。朱熹的这个毛病由来
      已久,他坚持居理持敬的修养工夫,也不得不首先使自己道貌岸然,当年的陆九渊
      就曾讥笑过他,以侂胄的性格,对此当然尤为讨厌。不过,以此细琐小节而进行人
      身攻击并达到政治迫害的目的,则无疑一个极端荒谬的行径。朱熹的罢职使双方的
      矛盾进一步恶化,中书舍人陈傅良、起居郎刘光祖、起居舍人吴猎、吏部侍郎孙逢
      吉、工部侍郎黄艾、吏部侍郎兼侍讲彭龟年等人连章抗议,指责侂胄奸佞不法。而
      侂胄倚恃天子展开反击,先后将陈傅良、刘光祖、彭龟年罢免,知枢密院事陈骙虽
      素与汝愚不协,也被侂胄排挤,于这年的十二月份罢职。侂胄引用了一位老资格的
      大臣京镗入为副相,使汝愚在朝中完全被孤立。第二年,新帝改元“庆元”,这一
      年的二月,赵汝愚在侂胄一连串的打击下终于罢相。清除汝愚的同时,所有反对者
      也一概被侂胄诬以汝愚党人而被逐斥出朝,其中既有十数位朝廷大臣,也有六名伏
      阙上书的太学生,甚至对他有过重大贡献的徐谊也未能幸免。
      
          侂胄在对待汝愚的态度上十分强硬。太府寺丞吕祖俭因上书反对,被侂胄出旨
      安置韶州。这是一个岭外荒蛮之地,处分已不能不说是太重。有人提出:祖俭是当
      年社稷功臣吕公著的孙子,投之岭外,岂非过分。但侂胄的回答是:谁要是再敢援
      救,就把祖俭放到新州去。新州比韶州更远,这下没有人再敢说话。虽然后来侂胄
      迫于舆论压力而一度将汝愚改置吉州,但仍然对他怨恨未解,一心欲置其于死地。
      七月,罢停了汝愚祠职,十一月,又使人上书请斩汝愚,未能得逞后,再将汝愚改
      置永州军。
      
          汝愚自知必死,这时倒反而很坦然。临行前对诸子道:“观侂胄之意,必欲杀
      我。我死,汝等或可免。”果不出其所料,次年正月二十日,汝愚暴死于贬途衡州,
      时年五十七岁。
      
          汝愚的政治经验显然很欠缺,他既没能想到侂胄因为求节钺不得而会如此失望,
      也未能注意到侂胄越来越重的报复心态。在这一点上就连朱熹都比他明智,曾建议
      他厚酬侂胄以消其预政之望。但汝愚不以为然,认为区区一个韩侂胄并不足为虑,
      他的幼稚最终使他命丧黄泉。在本朝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个宰执大员像他这样
      不明不白地暴死在异地他乡。
      
          韩侂胄的出现再次暴露出我们的帝国在权力问题上的弊端。太祖以来制定的政
      策只是一味地限制宰相和重兵大将,结果使天子的权力过重而失去牵制。天子本身
      是凌驾于制度之上的,蔡京和秦桧的故事早就证明,宰相一旦和天子结合在一起,
      手中的权力就会极度膨胀,独裁也就应运而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