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刚出来参加“三结合”
      
          我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有个认识的过程,特别是在“批林批孔”
      运动以后,对他们的认识逐步提高,对他们的活动有所警惕。“批林批孔”实际搞
      成批“周公”,即批周总理。政治局对“批林批孔”运动的方针、步骤都没有讨论
      过。事后证明,毛主席对他们的具体活动也不完全清楚。1974年1月24日,
      江青等人背着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以个人名义送材料,召开在京部队干部大会,
      搞突然袭击,指责周总理。第二天,周总理被迫主持召开了中央、国务院直属机关
      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四人帮”私下商量后要迟群、谢静宜在大会上作报告,
      报告的内容除“四人帮”外事先政治局都不知道。“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门”,
      三箭齐发,这样大的事,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都没有讨论过,这是违背
      党的组织原则的。当时,江青还提出要下发经他们整理的讲话录音。毛主席知道后,
      认为三箭齐发是错误的,制止了。毛主席并在叶剑英同志给他的一封信上写了如下
      批语:“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小谢、迟群讲话有缺点,不
      宜向下发。”并批评他们“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
      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这个时候,中央的政治生活被“四人帮”糟踏得不像
      样子,我对“四人帮”的活动、言论更加警惕了。
      
          北京市对“四人帮”布置的事,能应付的就应付,能顶住的就顶住,凡是没有
      中央正式通知的,都把住关。“批林批孔”夹着批“走后门”,在没有中央正式文
      件之前,北京市没有传达。在“四人帮”大批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和江青宣传小
      靳庄经验时,我布置市委宣传部、北京日报社不要批“唯生产力论”,不宣传小靳
      庄经验。江青去棉纺厂参观,提出要给每个女工做一套所谓的“国服”。陪同江青
      参观的北京市委书记丁国钰回来后向我汇报了这件事。我说:那怎么行,谁来拿这
      个钱?这件事顶住不办。江青要做“国服”的事,先念同志向毛主席反映了,毛主
      席批评了江青。毛主席说:做“国服”,让她拿钱。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全面整顿后,
      我传达了小平同志关于几个方面整顿的讲话,召开了整党座谈会,搞了整党的试点
      工作。我传达了毛主席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毛主席批评了“四人帮”提出的
      对《创业》的十条意见。我传达了毛主席评论《水浒》的谈话,没有传达姚文元写
      给毛主席的信。1975年4月,江青在邓小平同志主持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要批“经验主义”。她气势汹汹地说:当前的大敌是“经验主义”,政治局应该讨
      论,而且要交锋。邓小平同志胸有成竹,沉稳地坐在那里,没有理睬,会议讨论了
      别的问题。江青很气恼。在这次政治局会议前,江青就到处送所谓上海机床厂反对
      “经验主义”的十条经验等材料。张春桥在全军政治部主任会议上讲话,大批大反
      “经验主义”。姚文元发表文章谈“经验主义”是当前的大敌。一时间,批判“经
      验主义”的舆论甚嚣尘上。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批“经验主义”的问题被邓
      小平同志搁置后,他们采取了一个新的办法,在新华社报道计划中来提出批判“经
      验主义”的任务。姚文元将这个计划报送毛主席审批,企图蒙混毛主席能对报道计
      划作出圈阅。如果毛主席圈阅了,中央政治局就要讨论执行,这样他们就可以另搞
      一套。批所谓的“经验主义”,矛头完全是指向周总理和邓小平以及一些老干部的。
      
          他们的罪恶计划落空了,毛主席没有圈阅同意,而且还批评了。“四人帮”把
      石头砸到了自己脚上。4月27日晚上,政治局开会,邓小平同志主持,新华社朱
      穆之同志列席会议。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会议的内容是什么,通知开会,我就去了。
      会议开始后,姚文元说毛主席有个批示,他念了毛主席在新华社的报道计划上的批
      示:“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
      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当时批判“经验主义”的舆论已经造得
      很大,火已经被“四人帮”点得很旺了,没有尚方宝剑,不足以扭转它。所以,在
      政治局会上,除“四人帮”之外,大家的意见都是要将毛主席的批示下发,这样才
      能刹住批“经验主义”的歪风。“四人帮”当然不甘心,张春桥气急败坏地首先起
      来反对。他说,毛主席的批示在其他文件上顺便提一下就可以了。他想尽量削弱毛
      主席这个批示的影响,以维持他们的局面,稳住他们的阵脚。双方僵持了。张春桥
      的企图是徒劳的。他们也许意想不到,有毛主席的批示,我们也就好说话了,增加
      了胆气。我发言了,批评了他们。在发言中我说:毛主席的批示应该下发,否则,
      批“经验主义”的那股风在北京就刹不住。我还说:这样大的问题,不经过政治局
      讨论,也不请示主席,以个人名义到处送材料、发信,这是不符合组织原则的,主
      席可以这样做,其他政治局成员未经政治局讨论不可以这样做。
      
          现在老干部刚出来参加“三结合”,刚刚稳定和安顿下来,你们又搞起什么批
      判“经验主义”。所谓批判“经验主义”是反对老干部的,你们几个人背着政治局
      这样搞是宗派主义!我发言时,江青一直瞪着我,姚文元也发呆似的看着我。叶剑
      英同志接着说:主席讲你们是“四人帮”,要你们停止活动,你们是停止活动了,
      还是照样活动?问话非常有力,也鼓励了以下的发言。其他同志发言,都要求把毛
      主席的批示发下去。但“四人帮”一言不发。会议开得很僵,不欢而散。散会后,
      邓小平同志对我说:你今天鼓了很大的勇气吧?我说:是啊。
      
      
      
          4月28日,周总理找我去谈话。当时周总理住在三O 五医院。周总理说:你
      们在会上吵起来啦?我说:只是声音大了一些。周总理说:你还能吵起来?和为贵
      嘛!团结要紧。我说:我看不惯了,就说了几句话。周总理说:要注意方式,多个
      别交谈,别影响团结。
      
          周总理与我谈了个把小时,主要是讲要团结,要注意方式。我走时,周总理送
      我,我看他心情很沉重。快出走廊时,我说:总理,您回去吧。周总理问我说:你
      知道不知道,主席对两方面意见在观察中,他们会反攻的,反攻时你是吃不消的。
      周总理当时语重心长。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对周总理说:我懂了,我有精神准
      备。5月3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处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开始前,毛主席与
      大家握手,并在与我握手时说:“吴德有德。”毛主席说这个话,有两次。一次是
      1971年的9月12日,毛主席在丰台说过。这次是第二次。5月3日这天毛主
      席的讲话,集中批评了四人帮”。
      
          根据我存的记录,大意这样:“讲经验主义的问题我放过了,新华社的文件,
      文元同志给我,对不起,春桥,还有上海机床厂的十条经验都说经验主义,一点马
      克思主义都没有……“经验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都要
      用教育的方法,现在要安定团结。现在我们的一部分同志犯了错误要批评,三箭齐
      发,批林批孔反走后门……我送了几个女孩子到北大上大学,她们劳动了几年,我
      也是走后门呀,我也有资产阶级法权……你们只恨经验主义,不恨教条主义……
      “不要看低教条主义,有经验主义的人多,无非是不认识几个字,马列不能看,他
      们只好凭经验办事了,历来对经验主义没办法,我是没办法,(只能)慢慢来,还
      要十年八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可能好些。太急了不好,不要急……我说的是(要)
      安定团结,(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修正主义又要批评资产阶级法权,谁要过
      急就要摔下来。“不要分裂要团结,要马列不要修正,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
      ‘四人帮’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二百多中央委员,为什么不和中央委员搞
      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这次犯错误还是自我批评,这次和庐山会议不同,
      庐山会议反对林彪是对的。这一次还是三条,要马列不要修正,要团结不要分裂,
      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这是不要搞宗派主义。这三条我再重复一遍,要马列不
      要修正,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其他事情你们去议。依我看
      一次会议解决不了。治病救人,这次不处分任何人。“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
      做,有问题要讲明白,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
      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我看批判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
      不多……“江青同志党的一大半都没有参加,(对)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
      章龙、王明、张国焘(的历次斗争),都没有参加斗争,没有参加长征,所以也难
      怪了。我看江青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主义者,教条主义谈不上。“要谨慎,不要个
      人自作主张,要遵守纪律,要跟政治局讨论,有意见要先政治局讨论,印成文件发
      下去,要以中央的名义,不要以个人的名义。比如不要以我的名义,我是从来不送
      什么材料的……“要守纪律,军队要谨慎,中央委员更要谨慎,我跟江青谈过一次,
      我跟小平同志谈过一次。王洪文同志要见我,江青同志打电话又要见我,我说不见,
      要见请大家一起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