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交瘁(3)
      
          艾森豪威尔坚决不同意这一请求。首先,在柏林问题的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
      对苏联进行侦察飞行无疑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赫鲁晓夫在11月宣称将在六个月内
      同东柏林签署一项和平协议,这一协议将会剥夺盟军在西柏林的相关权利。如果赫
      鲁晓夫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做,那么整个世界就会面临一次新的柏林危机。鉴于柏
      林这个城市的军事敏感性及战后有关让美、英、法共管西柏林的协议,很难想像艾
      森豪威尔会让西柏林落入共产主义者之手。就像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所写的
      那样:“我们的国家永远都不能同意让西柏林落入苏联或东柏林之手。”
      
          所以,现在不是冒险使用U-2 侦察机的时候。为了强调在他看来使用U-2 侦察
      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艾森豪威尔告诉麦克·伊诺伊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事情能
      比苏联使用侦察飞机贸然入侵美国领空更能迫使他去议会请求开战了。在U-2 侦察
      机开始用于侦察苏联领空起的四年里,艾森豪威尔对U-2 侦察机的使用好评颇多,
      但是这种侦察飞行很有可能引发战争的考虑也是他的心头大患。
      
          艾森豪威尔还希望太空侦察卫星能很快提供苏联导弹的大量情报,尽管此时
      “科洛纳计划”的首次发射失败了。此外,他还告诉来访者说,在新的侦察手段诞
      生之前,将把U-2 侦察机的使用频率降到最低。夸尔斯提醒总统说太空照相的技术
      很可能还需要两年才能研制成功。
      
          坚信苏联的军事技术还没达到大规模批量生产新式武器的总统,并没有被这次
      谈话所动摇。艾森豪威尔的估计十分接近现实,尽管直到18个月后,卫星才送回了
      首批“科洛纳计划”的照片,而直到那时,这种估计才得到了有效情报的支持。但
      在1959年初,他的想法由于没有确凿的情报支持,而更像是一种莽撞的猜测。艾森
      豪威尔说他的估计是基于美国的生产能力和政府通常高估苏联的军事工业能力而得
      出的。他提醒部下们说,苏联具有远程轰炸机的可疑说法后来就曾被证明是无稽之
      谈。
      
          艾森豪威尔的分析可能部分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苏联自1958年3 月29日起就
      没有从图拉坦基地发射任何远程导弹。一些中情局的分析人士们认为,这种长时间
      的间隔表明了苏联在导弹技术发展上遇到了困难,但是总统本人并无法确定这种拖
      延的原因,或它表明了什么问题。实际上,空军一直反驳说,这种休眠状态意味着
      苏联最早的实验发射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他们不需要再进行实验,所以现在应该
      已经为大规模生产作好了准备。
      
          就在总统结束同麦克·伊诺伊、夸尔斯和崔宁谈话五天后,即2 月17日,苏联
      在图拉坦的发射活动又开始进行了。就在此前不久,五角大楼和中情局都曾经到白
      宫请求继续使用U-2 侦察机。这一次,总统很难再阻止这种请求。
      
          苏联导弹实验的继续进行,极大地降低了有关苏联导弹技术已经趋于完善的可
      能性。但是,尽管这种实验有可能意味着苏联还在为研制性能达标的导弹而努力,
      从另一个方面也很明显地表明,苏联的研制工作正在继续并且可能成功。在4 月6 
      日有关要求增加额外侦察飞行的听证会上,总统十分不情愿地批准了两项深入苏联
      腹地的侦察飞行。但是就在作出决定后的第二天,总统将麦克·伊诺伊和比塞尔邀
      请到椭圆形办公室,告诉他们自己又改变了主意。古德佩斯特有关会议的记录为我
      们了解艾森豪威尔当时的想法提供了线索:为了作出决定,他受了不少折磨。
      
          谈话一开始,艾森豪威尔总结了他担忧的主要问题:“第一,我们现在没有能
      力在没有确切目标的情况下彻底摧毁苏联。第二,从现在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我
      们可以通过谈判获得进展(此时距日内瓦会议召开已经有四年了)。第三,我们在
      现在的情况下,要极力避免全世界可能对我们产生的反感情绪,因为别的国家会说,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有能力使用U-2 侦察机的国家。最后,我想我们已经为研发更先
      进的侦察方式投入了几亿美元。”
      
          总之,古德佩斯特总结道:“总统认为使用U-2 侦察机的政治成本太大了。”
      
          艾森豪威尔告诉麦克·伊诺伊和比塞尔获得确凿情报的必要性。他说:“在一
      些参议员歪曲了美国和苏联的相对军事实力对比的情况下,搜集这种情报是十分必
      要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就会利用我们对苏联导弹状况知
      之甚少这一点,而更加猖獗。”但是艾森豪威尔还是害怕“一旦侦察飞机坠落可能
      会带来的可怕影响”。
      
      
      
          总统不愿意放弃通过任何与赫鲁晓夫的谈判来缓和紧张关系的希望,因为赫鲁
      晓夫此时表示非常有兴趣进行一轮新的会谈。艾森豪威尔感觉到:“即使我们现在
      不知道可不可行,在会谈上适当的作出一些让步是必要的。”在会谈结束的时候,
      总统告诉他的顾问们,如果情况有变,希望他们再次和他探讨这个问题。
      
          在为总统准备的有关敏感问题的许多备忘录中,古德佩斯特提供建议时一直十
      分谨慎。但这一次,他在这份备忘录的末尾附加上了自己的意见。他本人也赞成恢
      复U-2 侦察飞行。“早先,总统曾为这件事情和我长谈过,并希望我给出建议。对
      此,我分析了重开U-2 侦察飞行可能需要的成本和相关的收益,并向总统表明我本
      人对这个建议持积极的态度。我还补充说,尽管自己对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很有自信,
      但是对于他们的相对重要性却不敢确定,所以还是很愿意尊重总统本人在这个问题
      上的判断。”
      
          七天后,“科洛纳”又一次发射,却将一个返回舱抛到了苏联的家门口。此时,
      艾森豪威尔一定在想自己反对使用U-2 侦察机的决心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第三次实
      验的“发现者二号”在一开始的时候一切运转正常。发射当日,由于凡登堡有雾而
      被推迟了一会儿。4 月3 日下午1 时18分,“雷神”和“阿吉娜”引擎按计划点火,
      卫星被发射升空,进入极地轨道,这一轨道离地球表面最近点有156 公里,最远点
      则有243 公里。
      
          这次的发射十分壮观。一个相关的通讯员报道说:“记者们可以从1 万英尺以
      外的观测地点看到,当一级火箭引擎‘雷神’在15万磅推力的作用下,在一团白烟
      中被点燃的时候,火箭的尾部瞬间出现了一条长达80英尺的漂亮的抛物线。”
      
          “接下来,在许多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火箭腾空而起,留下了一道100 英尺长
      的黄色羽状火焰。火箭不到三分钟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只剩下标记火箭路径的
      白色气体一直在天空中延伸而去。”
      
          为华盛顿的《纽约时报》工作的约翰·芬尼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作整版报道,称
      美国已经将一颗军事卫星送入轨道并有望在一两天内返回。“根据来自夏威夷和阿
      拉斯加信号站的追踪信息,空军得出,‘发现者二号’已经如期进入靠近极地轨道
      附近。通过这个极地轨道,卫星几乎能够覆盖地球表面所有的地区。”
      
          尽管芬尼的确不知道“发现者二号”真的是颗侦察卫星,但他的猜测已经十分
      接近现实。他这样叙述道:“在快速发展的航空技术领域,“发现者二号”的发射
      代表着在太空中固定卫星并回收的首次成功尝试。如果这次我们能够成功,“发现
      者二号”将是在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和科学卫星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并为以后研制那
      些能进入外太空并带着信息返回地球的卫星奠定基础。”
      
          芬尼也叙述了他希望进行的回收操作:“这一实验性的回收计划,将在太平洋
      上空回收一个重达160 磅的锥形舱状装置。空军将在半空中用他们装备有钩索的运
      输机拦截这个挂在降落伞下面的小舱。”
      
          但是这一计划并没能够如期进行,因为启动返回程序的定时器出现了错误,这
      使得返回舱在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第17圈的时候就同“阿吉娜”过早地分离了。返回
      舱因此落到了挪威附近的地方,而不是设计好的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地区。“那是
      个可怕的夜晚”,弗兰克·布扎德回忆说:“我们知道回收不到它,但是还是竭力
      希望能够有其他的追踪站能够找到它。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最后我们发现返回
      舱落到了斯匹兹卑尔根岛。”
      
          斯匹兹卑尔根岛位于挪威北部领土边上的北冰洋。岛上一个煤矿附近的朗伊尔
      城居民报告说,他们看到一个“燃烧着的星星”和一个正在下落的降落伞。
      
          五角大楼急于分散人们对这一令人尴尬的错误的注意力,淡然声称他们已经放
      弃了为回收作出的努力,并告诉芬尼等记者,不知道返回舱到底有没有同卫星分离。
      芬尼报道说,如果分离装置上的计时器掉了,返回舱就很有可能会坠落在北极地区。
      
          尽管返回舱里只装着几只机械老鼠而没有任何拍摄装置,中情局和五角大楼还
      是担心在斯匹兹卑尔根岛开发煤矿的苏联人会发现这个返回舱,并能从装置上判断
      出美国正在研制能在太空中摄相、并将胶卷返回地球的卫星。此时,一个美国搜索
      队很快被派往挪威冰雪覆盖的斯匹兹卑尔根岛乡村地区去寻找落在那里的返回舱。
      4月17 日的新闻透漏了有关这一搜索行动的消息。
      
          来自空军的查理·麦西森成为搜索小队的负责人,他是一个性格和蔼的人,由
      于大块头和大嗓门而被同事们送了一个“麋鹿”的外号。查理是第6594  测试翼的
      副指挥官,该部主要负责为空军卫星项目提供地面设施的调控。他对“科洛纳计划”
      并不知情,所以当他飞往挪威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所要寻找的是一个侦察卫星的返
      回舱。在挪威军方的协助下,查理在目标地区进行了空中和地面搜索,希望能够发
      现那个宝贝的返回舱和降落伞。4 月22日,这次搜索活动以失败告终,但是查理和
      他的同事们从他们在目标着陆地区看到的痕迹上,判断苏联人可能已经拿到了返回
      舱。“当地的人们报告说,他们的确看到了一个发光的球体挂在颜色鲜艳的降落伞
      下面。他们还报告说看到有破冰者进入了斯匹兹卑尔根地区。”普拉默回忆说,
      “当时我们大部分人都相信是苏联人取走了返回舱。” 
      
          崔宁将军通过4 月25日的备忘录向夸尔斯通报了查理搜索小组的工作。“在返
      回舱极有可能坠落的地区周围的雪地上发现了密集的搜索痕迹,并且这些痕迹最后
      都指向苏联在岛上拥有的一个煤矿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怀疑苏联人已经
      得到了返回舱。”难怪这一疑团会启发艾雷思戴尔·麦克李恩写出名为《冰站斑马
      线》的小说。这部风靡一时的科幻恐怖小说讲述的是,美苏潜艇争相赶往北极冰区
      一个偏僻的英国气候监测站,回收一个高度机密的卫星照片的故事。这本书在1963
      年出版,1968年又被改编成电影。
      
          接下来在6 月3 日和25日的两次发射更加令人失望,因为卫星甚至都没有进入
      轨道。在两次发射中,“阿吉娜”的引擎在使有效负载到达进入轨道所需的速度之
      前就熄火了。
      
          6 月3 日发射的“发现者三号”,当时携带着从何洛曼军事基地(新墨西哥州)
      的空军航天医学实验室中挑选出的四只健壮老鼠。由于当时科学家们对太空旅行知
      之甚少,他们选择了黑老鼠,想知道宇宙射线是否能让它们的毛皮变色。后来宇航
      员们发现宇宙射线并不能改变毛发的颜色。
      
          根据中情局的资料,这些毛茸茸的旅行者们大约有2 ~10周大,每只的重量略
      轻于1 盎司。科学家们一连三天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由特殊配方组成的食谱。它们的
      食谱里包括花生、燕麦片、动物胶原、橘子汁和水。每只老鼠都被放进一个两倍于
      自身大小的笼子里,背上都装有一个微型信号装置,主要用于调节太空旅行对老鼠
      们的心脏机能、呼吸和肌肉活动产生的影响。
      
          由于这次发射的目的被所有人认为是生物学太空实验,所以空军很愿意向外界
      透露有关老鼠的消息。起先,那些老鼠还不错,但是在火箭坠入水中的时候全部遇
      难了。动物权利组织马上对这一残忍的行为表示了抗议。在5 月末,他们就曾抗议
      布朗将军领导发射的“丘比特-C”火箭将猴子送入太空并导致了那只猴子的死亡。
      英国反残暴行为团体的成员甚至在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前示威游行,要求美国在拥有
      确保动物存活和被回收的技术之前,不要再将任何猴子或老鼠送入太空。这种愤怒
      强迫“科洛纳计划”的负责人不得不放弃在下一次发射活动中再携带一批老鼠升空
      的想法。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