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科洛纳(2)
      
          星期四,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召开了正式会议。议题是讨论苏联卫星发
      射的军事和科技意义。在这次会议上,艾森豪威尔又一次提到了侦察卫星的问题。
      夸尔斯告诉与会者:“苏联卫星发射在外层空间上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有可能为发
      射新的侦察卫星铺平道路。”艾森豪威尔又问道:“很多报纸报道,一些美国技术
      官员普遍认为苏联卫星能够拍摄到美国本土的照片,是否是这样?”夸尔斯回答说
      他十分怀疑苏联这颗如此小的卫星能够携带拍摄系统,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艾森豪
      威尔的问题显示了他对侦察卫星研究技术的了解是多么的匮乏:间谍卫星所携带的
      拍摄系统是非常精细和坚固的,而苏联卫星如此之小以至于无法容纳这样的情报搜
      集系统。
      
          当讨论转向国家导弹项目研究的话题时,艾森豪威尔重申了他对发展军备可能
      带来的内部竞争而感到忧虑。总统说,届时有必要让一个像战时负责“曼哈顿”原
      子弹研究的独立组织来负责火箭技术的研究,尽管现在他同意让包括空军在内的军
      方继续推进他们所负责的导弹项目。艾森豪威尔还提醒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要时刻注
      意各项军备研究进度之间的平衡。
      
          正当美国政府处于承认苏联卫星潜在的太空军事意义的重压之下时,《航天周
      刊》在10月13日的周末版上披露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国空军正在进行一个投资数百
      万美元的间谍卫星研制计划。这篇被众多报纸所争相转引的文章详细描述了WS-117L
      工程,并列举了工程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障碍,设计将照片传回地球的操作系统就是
      其中之一。10月14日周一版的《纽约时报》用了这样的头版头条:“美国正在研究
      能够拍摄全球的卫星——1956年初就被公开报道的首个侦察卫星,将使用电视系统
      和摄影装置。”
      
          这则报道意味着,在兰德公司十多年的先行研究和空军几年的前期准备工作之
      后,侦察卫星的概念首次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舆论此时对侦察
      卫星计划的公开曝光却不并符合华盛顿的心意,他们现在倒不想过分渲染该太空计
      划的军事意义。
      
          为了更好地解决美国科学研究与资金投入的紧张关系,10月15日,艾森豪威尔
      邀请了詹姆斯·克雷恩、兰德和国防动员办公室咨询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来到白宫。
      这个在中午时分召开的会议分为两个阶段,但最后却都毫无例外地回到对五角大楼
      地位的讨论上。该会议被认为是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几个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因为在
      这次会议上,科学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美国政府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还任
      命詹姆斯·克雷恩担任白宫科学顾问这一新设职位。作为白宫的科学顾问,詹姆斯·
      克雷恩在兰德的帮助下有权审核并删减五角大楼名目繁多的研究项目以从中选出像
      间谍卫星这样的最紧迫、最有发展潜力的科学项目,并负责对其提供有力的资助。
      
          从艾森豪威尔和詹姆斯·克雷恩等与会者的言论及总统安全顾问罗伯特·科特
      勒总结的会议记录来看,10月15日的会议讨论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一些发
      言者尤其是兰德的发言更具雄辩性。这次会议实质上是在政府决策的最高领域给了
      科学以一席之地。
      
          艾森豪威尔在欢迎与会者的致辞中说,他对美国人给予苏联卫星的高度关注感
      到吃惊。“我不理解美国人民为什么对这件事情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他用讽刺的
      口吻说,“而且这种势头很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接下来,总统开始询问与会的科
      学家美国的科技是否已经被苏联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赖比,咨询委员会的主席,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
      时候就是艾森豪威尔的好友。他在会议上发言说美国在一些科技领域的确存在优势,
      但同时也警告大家苏联现在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他认为如果美国不及时采取有力
      行动,苏联将会迅速地超过美国,就像美国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迅速地赶上
      欧洲并最终远远将西欧抛在了后面一样。
      
      
      
          兰德随后应赖比的要求在会议上发言,或许他们俩早就预谋好了要一唱一和来
      提升科技在美国的地位。兰德是咨询委员会中最年轻的一个,同时他也是咨询委员
      会中惟一一个经营着一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成员。他的质疑和发言都显得那样的自信
      与权威,他说:“现在整个国家已经认识到要依靠科技发展,而科技发展则需要总
      统的支持。”他告诉总统:“在苏联的体制下,苏联人被灌输要科学的生活并充分
      尊重科学这一理念。在这个领域里,他们现在是先锋,而不是我们。科学已经变成
      了苏联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兰德建议美国人应该停止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现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重新
      学习如何享受奇妙的科学历险。否则苏联的科学文化将把我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我
      们的国家再也感觉不到科技发展的脉搏。
      
          兰德说,总统必须提倡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活动从而激发全国人民的科学
      热情。最后,他总结说,如果美国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使自己转变成一个科技国家。
      
          詹姆斯·克雷恩描述了总统当时的反应:总统对兰德有关苏联教育国民信仰科
      学的说法并不很在意,但是作为一个知识阶层的领导者,他很明显地被兰德所说的
      “促进科学的更广泛的传播和理解”的想法所打动。古得·佩斯特注意到会议记录
      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总统表示他十分愿意鼓励大众对科学采取这样一种态度,这
      种态度近乎于他年轻的时候对体育锻炼的那种热情。”
      
          随后,赖比催促总统任命一个全职的白宫科学顾问和一些专家顾问。总统对这
      一建议表示出了兴趣并命令佩斯特和其他助手进行具体实施。在会议不断进行的过
      程中,总统决定让自己新任的国防部长也来听听科学家们的讨论。午饭的时间到了,
      但大家并没有进餐,而在下午的早些时候再次聚集到了五角大楼,等待与麦克·伊
      诺伊和其助手们的会面。
      
          11月2 日正好是星期六,当时白宫正在整理白宫科学顾问的各种提名,不料却
      得到苏联又成功发射了一枚轨道卫星的消息,这再一次使美国朝野震惊。这次的卫
      星重量更大,甚至还携带了一只名叫“莱卡”的粗毛小狗。第二颗卫星重达1 100 
      磅,是第一颗重量的六倍,这无疑意味着苏联在火箭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优势。它
      引发了许多科学家对苏联已经获得火箭动力技术上重大突破的猜测。英国科学家认
      为莫斯科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化学燃料甚至是核动力引擎,如果这种猜测不错
      的话,苏联人很快就能乘坐火箭登月。《纽约时报》甚至在头版报道说,许多外国
      科学家认为苏联的火箭已经在月球上实施过登陆,他们甚至还携带了一枚氢弹准备
      在月蚀时引爆,据称当时氢弹爆炸发出的光芒比月亮满月的时候还要亮。 
      
          不难猜测华盛顿正在为这件事情焦头烂额。尽管莫斯科早先已经宣布要发射第
      二颗卫星,但是这颗卫星的超大型号加深了美国人的恐惧,更引发了有关艾森豪威
      尔处理美国导弹项目问题上日趋激烈的政治斗争。林顿·约翰逊和其他参议院民主
      党人随即再次要求议会调查美国的导弹和卫星项目,找出美国落后的原因。参议员
      兼美国军备委员会主席理查德·罗素,将第二颗苏联卫星的发射成功描述为“苏联
      成就的显著体现”,并认为该是美国结束骄傲自大的时候了。
      
          公众对苏联卫星发射的高度关注把华盛顿的官员们吓坏了。在小狗莱卡开始它
      宇宙之旅的第二天,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海顿天文馆前就排满了好奇的美国人,
      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参观一个以卫星知识为主题的展览。当然,展览最吸引人们的
      内容无疑是苏联卫星在绕地球飞行时产生的电子鸣笛的一些录音资料。与此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五角大楼的卫星计划还是没有什么进展,美国政府只能不断地安慰他
      们的人民,并说美国的首枚卫星将在12月上天。但是,任何一个熟悉“先锋”计划
      的人都知道,政府的这一说法只是一个乐观的估计。在艾森豪威尔的特批下,麦克·
      伊诺伊秘密命令陆军开始进行一项他们梦想已久的研究计划——用丘比特-C号火箭
      发射美国的轨道卫星。麦克·伊诺伊告诉其他人,陆军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海军
      的研究项目,但实际上,政府是希望布朗和他所领导的陆军研究人员能够先于海军
      完成卫星发射的任务。
      
          为了缓解公众的恐惧,11月7 日,艾森豪威尔在他椭圆形的总统办公室里发表
      了讲话。他宣布任命詹姆斯·克雷恩作为总统首席科学顾问,并告诉大家五角大楼
      的人事变动,以推动美国导弹项目的发展。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当总统发表讲话
      时,他旁边的桌子里正好放着海军最新研制出的防热头锥。
      
          总统在讲话中评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根据权威科学家和军事家的评估意见,
      我深信尽管苏联很可能在导弹等某些特定领域明显领先于我们,但是整个自由世界
      的军事力量却是远远强于共产主义国家的。所以不管苏联现在取得了怎样的暂时优
      势,我们都必须看到这一点。”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历史学家罗伯特·狄万这样评价艾森豪威尔对苏联卫星的
      反应:“詹姆斯·克雷恩的任命标志着科学的地位在美国社会的巨大提升。全国顶
      级科学家们的代言人破天荒地被赋予了权威性的政府职务。”事实正是如此,在总
      统的支持下,詹姆斯·克雷恩将原来的国防动员办公室的咨询委员会改名为总统科
      学咨询委员会,并向其中不断增补新的著名科学家。兰德随后也同意为该委员会效
      劳。
      
          艾森豪威尔10月15日同科学家们的会谈对美国政府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这一迹
      象在其他方面也开始显现出来:总统开始多次发表国防科技电视讲话,号召全国从
      苏联卫星带来的震撼中振奋起来,敦促国会为科研和教育事业拨款,并推动五角大
      楼和私人机构加快导弹和卫星技术研制的步伐。总统与国会的商讨沟通则催生了《
      国防教育法令》这一标志性法案的颁布,至此美国政府开始为大学提供奖学金、外
      语教育补贴、培训数学及科技教师的经费。
      
          出乎意料的是,推动美国航天计划发展的第一个契机却来自空军对间谍卫星项
      目的研究。8 月从大气层安全返回的导弹头锥使科学家们看到了改进卫星项目关键
      技术的潜在可能。艾森豪威尔早在11月7 日椭圆形办公室的演讲中就已经向民众强
      调了头锥的重要性。“如何避免导弹从太空返回时因大气摩擦而烧毁,是研制高效
      远程武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他一边指着自己桌子上的头锥,一边讲解
      到,“我们的科学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在我办公室里看到的就是一个
      实验导弹的头锥,看!经历了漫长的宇宙之旅,它还是那样完好如初。”
      
          尽管总统并没有提及研制照相侦察卫星的计划,但它的科技意义还是激动人心
      的。同采用不成熟的电信技术将图像传送回地面相比,照相侦察卫星的优势就在于
      工程师们可以制造一个相对简单的卫星,并且这种卫星只需将一个塞满胶卷的返回
      舱送回地球就可以了。而空军WS-117L 项目的技术核心则是以闭路电视系统为基础
      的,并且由于缺乏经费而进展缓慢。这样看来,研制照相侦察卫星的想法的确比WS-117L
      计划要切合实际,尽管前者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兰德和詹姆斯·克雷恩
      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马上达成一致,并通过他们独有的影响力使得间谍卫星研究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项目一下子跃升为华盛顿的头等要事。
      
          可回收卫星的概念(尽管回收的只是卫星的一部分——一个装满胶卷的小舱)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早在1956年,兰德公司的一位物理学家理查德·雷蒙德,
      根据自己对回收胶卷系统的优势和当时最先进的返回技术的计算结果,就提出了这
      一想法。通过研究,雷蒙德发现返回胶卷的卫星所取得的数据量两倍于安装电视系
      统的卫星,更何况后者的进展取决于当时并不发达的传输技术。1956年3 月,当时
      的兰德公司在雷蒙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空军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建议军方开始
      研制可回收式的间谍侦察卫星。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