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的任务(2)
      
          1954年2 月,比塞尔与中情局签约,由此成为杜勒斯的特别助理。这份工作没
      有严格的职务范围,很快,他就参与到很多活动中,包括1954年夏季中情局成功策
      划的危地马拉政变。该国总统雅各博·阿本斯的免职标志着冷战时期重新整顿他国
      政府,以符合美国利益的努力达到高潮。比塞尔协助导演了支持此次政变的宣传行
      动,包括无线广播和散发传单。
      
          一年前,即1953年8 月,中情局在伊朗指挥了一次政变,让亲西方的年轻的伊
      朗王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取代了左倾的领导者穆罕默德·莫萨德。中情局自
      信这样的秘密行动是巩固美国安全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鼓励下,
      他们在危地马拉又一次使用了这一手段。在这两例事件中,直接目标——扶植亲美
      领导者,都成功地实现了。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伊朗和危地马拉付出的代价是
      惨重的。危地马拉一直被一个接一个的由美国扶植起来的军事独裁者所统治。虽然
      在某些方面具有现代化意识,但巴列维主要靠武力镇压来平息党派纷争。在阿亚图
      拉·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1979年的革命中,巴列维的统治最终被伊斯兰原教旨主
      义者推翻。
      
          比塞尔本人亲眼看到了最后的结局,虽然他仍然相信,在类似危地马拉的事件
      中,推翻国外领导人是美国势力的合法演练。“至于颠覆外国主权政府的问题,直
      至今天我仍会毫不迟疑地同意采取相同的行动。”他在回忆录中写到,“不过,有
      了前车之鉴,我会更加当心采取干涉行动时,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协助杜勒斯完成了在危地马拉的行动之后,对间谍业务还不甚熟悉的比塞尔突
      然发现,自己马上要接手中情局最紧要的任务。1954年4 月26日,杜勒斯交给他制
      造CL-282的任务,这对于比塞尔来说是终生的事业。制造这架飞机的命令直接源自
      总统,比塞尔还拥有来自基利安和兰德的强有力的后盾,能保证他得到空军及相关
      部门的大力配合。凯利·约翰逊也急于兑现他的承诺,重写高空飞行法则,吉姆·
      贝克也正在研制新型照相机系统。比塞尔的任务就是保持各项工作协调同步,在预
      定时间内(规定的时间不足8 个月),制造出一架全新的侦察机。
      
          感恩节后的第二天,比塞尔与杜勒斯的短暂会面突然打破了他一贯的工作方式
      ——他这次要管理的项目是中情局有史以来在科技上最先进的项目。然而,他本人
      对空气动力工程学、航空术、航空燃料及在7 万英尺高空驾驶载人飞机的危险性等
      几乎一无所知。确实,在中情局,几乎无人曾经涉足这些领域,因为艾伦·杜勒斯
      和他的助手们从未想到,他们会受命创建并管理他们自己的空军。
      
          “因为所有的讨论都是在行政部门的最高层进行的,”比塞尔说,“所以没人
      真正知道该怎么做,没人知道项目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的数额,也没人知道谁是飞
      机买主。甚至没人想过在哪里生产、哪里试飞、哪里培训飞行员,以及谁来培训飞
      行员、谁来驾驶飞机等诸多问题。”
      
          但比塞尔十分清楚应该如何创建和管理一个高效的组织。在与杜勒斯谈话的几
      个小时后,他就借鉴了在“马歇尔计划”和战时运输中的经验,决定建立一个灵活、
      自由又相当独立的组织。因为这个项目是非常机密的,所以“感光板计划”被设计
      成“单机操作系统”:它拥有独立的办公空间、工作人员、安全措施,甚至独立的
      通讯系统。工作人员由中情局助手和一群老练的空军军官组成。他们最初住在林肯
      纪念堂附近E 大街的一幢老建筑里,但房子结构老化,当增加了办公设备之后,房
      屋地板都开始摇摇晃晃起来了。比塞尔临时把他们转移到街那头的一个更坚固的处
      所,最后又搬到市俱乐部对面一栋朴素的市区办公大楼里。多年来,在纽约H 西北
      大街第1700街区忙忙碌碌的律师、说客和记者们竟然都未发觉,冷战时期最重要的
      侦察行动司令部之一就在H 西北大街第1717街区麦多米克大厦的五楼。
      
          由于中情局缺乏专家以监督洛克希德、柯达和其他签约公司的技术工作,在整
      个侦察机制造工程中,比塞尔主要依赖他的高级助理们,包括空军派来的军官和秘
      书。他与空军的奥斯蒙德·里特兰德将军建立了尤为密切有效的合作关系,他是侦
      察机计划及比塞尔后来负责的尖端技术项目的副主管。高级管理层则包括:中情局
      的詹姆斯·坎宁安和约翰·帕兰格斯基,空军的利奥·吉尔瑞、斯坦利·比尔利和
      吉恩·基弗,比塞尔还把许多具体工作交给凯利·约翰逊和他的工业主管们。“对
      此次任务,我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必须边做边学。技术监督的任务便委托给各个合
      同商,主要是约翰逊,也包括普拉特& 惠特尼公司。”
      
      
      
          即使以50年代更为宽松的标准而论,比塞尔的工作作风仍是大胆创新的。“没
      有什么条条框框,”鲍勃·金回忆说。他于1955年首批飞机试飞时被派到中情局,
      后来又担任比塞尔的执行官。这种随心所欲的风格是比塞尔的拿手好戏。一天,在
      华盛顿,他开车与秘书在一条单行道上逆向行驶,他让她的秘书不要担心,他说:
      “街上没车时,何必管什么交通规则?”
      
          这种对规则的不屑也被他带到了整个项目中。约翰·麦克马洪50年代末为比塞
      尔工作,后来成为国家二级情报官。他回忆说,他对那些引用政府规章劝阻他实施
      计划的助理们极为不耐烦。“不要进门就说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他说,“你
      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规章和法律允许我这样那样。”
      
          比塞尔最亲密的助手之一,空军上校斯坦·比尔利也见识过比塞尔同类的行事
      准则。“我们应遵循的惟一规定就是:我们必须完成任务。”
      
          比塞尔的脾气也是一把双刃剑。麦克马洪记得一次他和比塞尔一起出席预算会
      议,那位财政官员只能一个劲儿地翻文件,一问三不知。比塞尔命令助手们离开会
      议室,会议不得不突然中断了。
      
          作为中情局首席照片分析师,与比塞尔密切合作过的阿瑟·C.伦达尔发现,比
      塞尔的方法十分管用。“他知道该怎么办,”伦达尔回忆说,“他知道怎样威吓,
      怎样哄骗,怎样施加影响,怎样让人想通问题,怎样说服他们。他真是见多识广。”
      
          比塞尔的兴趣和专业的范围之广有时令同事们大为惊奇。伦达尔说,处理了一
      整天侦察机事务,包括给白宫打了好几个电话之后,夜深时,比塞尔会突然丢下在
      中情局的工作,开始给秘书读一本经济学著作。
      
          认为洛克希德公司“值得信任,不会滥用政府权利”的比塞尔,不再要求他们
      作例行报告。和同期空军向洛克希德索求的成堆文件相比,“我们只需保持每个月
      有五页报告,以汇报该月的工作进度即可。”伦达尔回忆说。
      
          这个项目的高度保密性免除了层层审批的决策程序。虽然比塞尔也向杜勒斯及
      其副手卡贝尔将军作汇报,但大多数决定都由他自己作出。他说:“有机密性做挡
      箭牌,我的决策不受干涉。”正常情况下,中情局所有重要的电报通信副本都要送
      到局长办公室。而比塞尔却指示下属们,只须送交杜勒斯看似有政治意义的那些,保
      留新式飞机制造和试验的相关通信。
      
          尽管如此,比塞尔还是被技术和官僚作风折磨得焦头烂额。他常向兰德咨询,
      两人经常谈话,一周聊好几次。他们是极不相称的一对:比塞尔高大,不修边幅;
      兰德矮小,衣着整洁。一个来自富裕的上层家庭,另一个来自移民家庭;比塞尔是
      政府管理者,兰德是自由发明家。但二人都极聪明,都有强烈的帮助祖国赢得冷战
      的愿望。
      
          “遇到麻烦时,比塞尔就向兰德寻求意见。”鲍勃·金说,“比塞尔的秘书多
      丽思常告诉我,上司不高兴了,不过,很快就会没事了。如果他正和兰德谈话,和
      他说过话之后,他总会好点。”
      
          比塞尔和凯利·约翰逊是另外不相称的一对:虽然二人都有暴躁脾气,但他们
      的背景却截然不同。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建立亲密自由的合作关系。比塞尔告诉
      约翰逊,他的期望很简单:“我很想知道你面临的麻烦,并帮你解决,但你得告诉
      我这样做的后果和代价。”
      
          三人常常靠通电话解决问题。约翰逊向比塞尔提出问题和难题,经短暂讨论后,
      再很快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同样的好奇心也吸引比塞尔去研究复杂的经济事务。他
      们都是比塞尔研究CL-282技术方面的临时老师。工作中,他常向约翰逊、兰德和贝
      克提问。约翰逊发现比塞尔“很快”在工程学方面就博学多知了。鲍勃·金记得约
      翰逊和比塞尔曾在一次谈话中,详细讨论过金属钛极强的张力。他说:“比塞尔喜
      欢这种材料。”
      
          比塞尔还是个诡诈、难应付的上司。他更多的是靠才华而非热情激励下属,虽
      然他态度优雅,也颇有魅力,但看上去冷漠高傲,同事们和他接触时,还有点尴尬
      和不自在。“他是位绅士,”鲍勃·金说,“但他极少闲谈,尤其是在工作中,他
      眼里只有工作。”
      
          比塞尔有6 英尺多高,以步履如飞闻名全局,他的助手们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
      跟上他。尽管幼年时的内斜视已经治愈,但有一只眼球的视力有时仍会比另外一只
      的要糟糕许多。虽然家境富裕,但他工作间的衣橱里却只有两三件永远皱皱巴巴的
      套装,而且他的车也破旧不堪。
      
          在零乱的书桌后面,他总是坐不安稳,不断地摆弄裁纸刀和口袋里的手帕。由
      于患有慢性鼻炎,在深呼吸时,他的鼻子还会时不时发出很大的声响。助手们到他
      在克里夫兰公园(华盛顿附近一个多树的地方)宽敞的家中,都惊奇地发现家里乱
      七八糟。同为中情局雇员的鲍勃·金的妻子贝蒂·金记得一个周六到他家吃午餐,
      发现比塞尔家的狗拴在炉子腿上,好几堆脏衣物摞在楼梯下。安·比塞尔用牛排和
      腰子馅饼招待大家,那并不是华盛顿人爱吃的。
      
          除了有点古怪和偏执,且难以应付之外,比塞尔在鼓动人方面确实有一套。当
      然这个项目本身就很诱人,技术是全新的,让美国飞机飞进苏联内陆的想法也颇具
      吸引力。比塞尔满怀信心地提及横扫一切官僚障碍的总统手谕,也给这个项目增添
      了一种战无不胜的色彩,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工作人员。
      
          他还对如何激发凯利·约翰逊拿出最好成果颇有心得。他从不给洛克希德公司
      下达制造新型飞机的具体技术要求,相反,比塞尔和助手们只是定下大概的指导方
      针,这就可以让约翰逊完全依照自己独特的直觉去设计。1954年12月,中情局和公
      司签署了初步协议。经过约翰逊与中情局总顾问劳伦斯·R.休斯顿的几轮谈判之后,
      洛克希德公司和中情局于1955年3 月22日签署了正式合同。合同规定,公司在7 月
      交出第一架飞机。总共20架飞机的费用是2 200 万美元,不包括引擎和照相机设备
      的耗资,它们分别由空军和中情局单独支付。 
      
          甚至在合同签署前,比塞尔已开始向洛克希德公司输入资金了,那是两张总值
      为120 万美元的支票。为了保证机密性,也为了不把此费用记入正式账簿,比塞尔
      是以虚构的公司名义开的这些支票。它们被寄到约翰逊在洛杉矶郊区艾西诺的家里, 
      约翰逊又把它们存到他为这个子虚乌有的公司开设的当地账户里。到1955年初,CL-282
      已经在伯班克的飞机装配区渐渐成型了。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