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然气成为能源主角(2)
      
          开发天然气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已确定把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中国能源发
      展的战略重点。“油气并举”已经写入“十五”能源纲要,成为我国的一项能源战
      略。
      
          而要加快天然气发展,除了加强勘探,做好上游开发以外,还要加强天然气管
      网建设。
      
          1997年10月,陕京输气工程竣工投产,来自陕北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北京。
      北京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代表。1999年天然气用量即达到了7.3 亿立方米,居民用户
      数达到100 万。北京市的天然气市场高速发展,到2004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已达
      到40亿立方米,已使大气环境质量初步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6 年时间,
      天然气用量增长了10倍,初步测算,已替代燃煤700 万吨/ 年,减少飞灰77万吨/ 
      年,减少废渣排放245 万吨/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8 万吨/ 年,减少长途运
      输量6.3 亿吨·千米/ 年,减少市政运输量8845万吨·千米/ 年。环保效益相当显
      著。2008年奥运会申办中,北京天然气的使用程度曾是奥组委投票时参考的一个重
      要数据。预测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引入天然气50亿立方米,预测到2015年
      为80亿,2020年达100 亿,用气量增长之快居全国之首。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发展天然气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尤为重要的是,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建立起
      中国天然气输送的主干网。这条管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安徽、江苏、上海、浙江10个省市区,主干管道全长约4000公里,输气规模设计
      为年输商品气120 亿立方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建设的距离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
      高、输气量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输气管道工程。这条横贯全国的能源大动脉正式
      投运后,将有力地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钢铁、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
      等企业的潜在能量。
      
          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
      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2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660万吨。其提供东部的
      能源超过了一个三峡工程所能提供的能源。这些天然气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
      燃气发电,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1500万吨,可以发电1000亿千瓦时。东输之气还可保
      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西气东输管线的建成使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增加50% ,
      使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1 —2 个百分点。
      
          2003年8 月28日,几代人盼望的“川气出川”工程——忠武输气管道正式开工
      建设。
      
          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干线西起重庆市忠县,东至湖北省武汉市,全长738 公里。
      整个管道投资达50多亿元,年设计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这条管线是连接川渝气区
      和湖北、湖南两省的一条能源大动脉,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的又一条长输天然气
      管道。2004年12月25日,忠武输气管道工程正式竣工,气龙腾飞渝鄂湘,为两湖人
      民送来了福气,必将大大加快两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上已经完工并已成功运营的天然气管线:以四川盆地为依托的连接气区与川
      渝主要城市的南北环形输气管网;以鄂尔多斯气区为依托的陕甘宁至北京、西安、
      银川、呼和浩特的长输管线;以近海天然气为依托的南海崖13-1至香港的长输管线
      ;以东海平湖气田为依托的连接气区至上海的长输管线;渤海气田至天津等长输管
      线;以吐哈盆地为依托的鄯善至乌鲁木齐的管线;以青海涩北气田为依托的连接西
      宁至兰州的涩宁兰输气管道;中海油的东方—洋浦—海口输气管道。中国天然气的
      骨干网已粗具雏形。建设一个纵横全国的天然气钢铁大动脉已指日可待,这一骨干
      网,必将大大促进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步伐。
      
          在加快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引进国外天然气。经过
      十多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时机已经成熟。最近,中、俄、
      韩三方计划联手打造一条天然气管道,起点为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克维克金油田,
      直达中国满洲里,随后兵分两路,一路通往大连,然后通过海底燃气管道直通韩国,
      一路直贯中国东北三省通往中国华北。
      
          LNG 、LPG 、CNG 等也在走近百姓生活。LNG 即液态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
      为了便于远程运输,尤其是跨越大洲大洋的长途运输,通过在常压下将气态的天然
      气冷却到零下162 ℃,使之凝结成液体运输。LNG 是单位热值最高的燃料之一,1 
      吨的LNG 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能够供8650盏40瓦的灯连续照明24小时。
      
          LPG 是液化石油气(IiquefiedPetroleumGas )的英文缩写,主要是从油、气
      开采或石油加工过程中取得,俗称液化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是从炼油厂催化裂化气
      中提取,其主要成分为C3H8、C3H6和C4H8,此外尚有少量的C5H12 及其他杂质。与
      其他石油产品相比,我国LPG 市场开放较早,并在近几年以年均18% 的消费增长率
      快速增长,在生产、销售和储运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LPG 主要用于居民
      消费、汽车燃料等。
      
      
      
          CNG 是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NaturalGas)的英文缩写。CNG 也可作为汽油
      车或柴油车的代用燃料,在北京等城市,到处可以看见标有CNG 的公共交通汽车和
      出租车。
      
          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官员指出,我国将规划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
      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及液化天然气登陆的供
      气格局,最终形成以轮南—上海、长庆—北京为主干线的西气东输、陕京线和陕京
      二线,以及川渝、京津冀鲁晋、长江三角洲、西北、两湖地区为主的地区性天然气
      管网,实现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川渝盆地四大气区全面外输,再加上俄气
      进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最终实现全国天然气的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和市场
      规模化。
      
          随着全国天然气管网体系的建成运行,预计到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气
      可达到1.7 亿户——这意味着天然气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人口。到2020年,中国
      天然气使用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等于每年可节省2 亿吨石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