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做大做强之路
      
          【石油故事】2000年,在中国入世前夕,人们惊呼:“狼来了!”有人认为,
      入世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冲击巨大,在竞争的压力之下,这些行业会被外国企业所
      挤垮。比如对石油化工行业,有人根据分析提出,现在我国石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
      1998年,我国生产一桶原油平均成本是13.3美元,国际上平均是8.98美元,中东地
      区是2 美元,而入世的第一年,我国即要取消16元/ 吨的原油进口关税。没有了保
      护,入世后外国石油一进来,我们的油田就会被冲垮,会使几十万油田工人的就业
      受到影响。然而,2004年已经是入世的第三年了,石油企业不但没有被挤垮,相反,
      在竞争中,中国的石油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壮,呈现出勃勃生机。
      
          全球主要石油公司分三类:跨国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跨
      国石油公司是以私有和社会资本为主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巨型
      公司,而国家石油公司则是国家全资或控股的公司。20世纪70年代,各产油国为打
      破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垄断,掀起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浪潮,纷纷建立了国家石油公
      司。大多数发达国家,出于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考虑,也相继建立了国家石油公司。
      
          在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英文译名为CNPC(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oration),
      意即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都由国家控股,
      也都是中国国家石油石化公司。
      
          国家石油公司一般都具有政府职能,在行业内居垄断地位,代表国家管理开发
      石油资源。由于其官僚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僵化,除去一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
      欧佩克成员国继续保持国家全资和控股地位以外,其他国家石油公司纷纷走上了市
      场化改革的道路。BP、法国道达尔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团、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
      阿根廷YPT 公司等,完全走上了市场化道路,政府仅保留了少量股份或“黄金股”,
      这些公司已经从国家石油公司行列中走出,跻身于跨国石油公司行列中。而另有一
      些公司,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包
      括中国的国家石油石化公司,正处在市场的转型中,面对已经形成的石油市场的竞
      争格局,不再担负政府管理职能,而是向着跨国石油公司的行列迈进。
      
          把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放在国际跨国公司的行列中作一比较。中国作为世界第
      五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背靠着巨大的资源和市场,其石油公司的规
      模实力是不可小觑的。
      
          美国《石油情况周刊》2001年底公布的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中,按照原
      油储量、原油产量、天然气储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油品销售量等六项
      指标综合排序,中国石油(Petrochina)居第9 位,中国石化(sinopec) 居第11位。
      在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 强最新排名中,中国石油(CNPC)居第52
      位,中国石化(SinopecGroup)居第54位。根据2003年12月31日的股价,按市值排名,
      中国石油(PetroChina)已在全球最大50家上市石油公司中排名上升到第5 位,仅
      次于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中国石化(Sinopec )已上
      升至第12位,中国海油(CNOOCLTD)位居第37位。这表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
      中国海油三家国家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领域一支不可忽
      视的重要力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础。〖BFQ 〗以下以三家公司的母公司的
      数据为例,再来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石油企业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有关数据。以2001年
      的数据为例。可以看到,在规模实力上:中石油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雪佛龙德士
      古,接近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最高,石油产量略低于埃克森美孚,
      排第二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天然气产量则小得多。下游规
      模实力较弱,炼制能力和原油加工量都较小。中石化的总资产较小,但总收入与中
      石油相差不大,加工能力已高于雪佛龙和道达尔。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的总资产加在一起,也
      仅1281亿美元,不及埃克森美孚一家公司大。
      
          在盈利能力上:中石油和中海油的销售利润率都较高,反映这两个大公司的总
      体盈利水平较好,主营业务的销售利润率高于国外BP、雪佛龙等大公司。但在股本
      回报率上,中石油、中石化较低。
      
      
      
          总体来说,通过与国外跨国大石油公司相比,对中石油和中石化国际竞争力的
      基本评价是:总体规模实力、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中石油在上游业务竞
      争优势明显,已属国内外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石油公司。中石化在下游竞争优势明
      显,而中海油由于规模较小,成长性很大。相对来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国际化程
      度较低,下游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是,不能不注意到,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
      士古公司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企业规模,已经拥有了上百
      年的成长历史。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其规模不
      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通过政府某一行业转制而来,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
      而且企业历史都较短。
      
          这些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都比较高。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对跨国指数
      (TNI )的界定,一个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员占公司总资产、总
      销售额和员工总数的比重这三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衡量跨国程度的重要标志。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每年都要对世界最大100 家跨国公司排名,国外大石油
      公司的跨国指数一般达到60% —70% ,即便是较低的雪佛龙德士古也达到了47% ,
      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跨国指数仅在3%左右。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认为,一个公司只有当跨国指数达到25% 时,才可称得
      上是一个跨国公司。而3%说明,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业务重心主要还是在国内,要
      想与跨国巨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并驾齐驱,还有很艰巨的发展任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