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搅局世界政坛(3)
      
          安然破产揭示出美国政治献金黑幕,发现了一系列惊人的事实:国防部部长拉
      姆斯菲尔德、总统高级顾问卡尔·罗夫、环保署行政代表琳达·菲舍尔、贸易代表
      罗伯特·佐利克、财政部副部长彼得·菲舍尔等至少15位高级官员也都曾是安然公
      司的大股东,陆军部部长托马斯·怀特在进入五角大楼前,曾任安然公司副董事长,
      拥有约5000万至1 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就在副总统切尼曾任哈利伯顿总裁期间,哈里伯顿公司因和安然公司牵连而不
      得不接受美国证监会的调查。
      
          而石油也是布什连任的有力杠杆。如果通过任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为石油公
      司取得利益,那么,让石油利益驱动能源企业继续为其下一任总统竞选支付昂贵的
      竞选费用就不费吹灰之力。2000年大选期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共向共和党捐献了
      2550万美元,几乎是他们给民主党人捐献的4 倍。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稳定的石油供应不仅牵涉到石油公司的根本利益,
      也攸关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历来把石油安全作为其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此,这个60% 石油消费依靠进口的国家,便不惜动用各种军事和外交手段来保障本
      国石油的安全供应。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政策史就是一部石油史,源源不断的
      石油供应才铸就了美国今天的强大!从美国的石油政策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条脉络。
      
          第一,石油进口多元化,化解石油供应风险。
      
          美国在积极插手中东事务、竭力控制中东资源的同时,努力寻求油气进口来源
      的多样化,分散进口来源,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避免某一进口来源发生供应中
      断时或受到威胁时所带来的被动局面。
      
          1996年,美国共进口原油4.656 亿吨,其中13180 万吨来自北美,12660 万吨
      来自中南美洲,这样从美洲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占其当年进口总量的45.49%。同年从
      中东地区进口817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7.54%。从亚太地区进口1300万吨,占进口
      总量的2.79% 。可以看出,美国大部分石油进口来自西半球,即其周边较可靠的地
      区和国家,与之相应的一个明显倾向,则是近年来着力减少其从中东的石油进口,
      减少对动荡不定的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从1990年的25.0% ,降到1996年的17.54%。
      如今,委内瑞拉已取代沙特阿拉伯而成为美国的头号供油国,占据美国进口石油市
      场20% 的份额,并宣布还要提高这一比重。
      
          第二,打压、削弱甚至要求终结欧佩克组织。
      
          2004年7月8 日,美国一些民主党议员公布一项议案,敦促布什政府尽快向世
      界贸易组织投诉,要求世贸组织呼吁解散欧佩克。这些民主党议员抱怨目前的油价
      过高,使美国利益受损。民主党参议员弗兰克·劳滕伯格说:“显而易见,欧佩克
      属于非法垄断集团。我们已经容忍这个组织太久了,现在应该让它解散。”另一位
      议员说,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抬升油价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因为根据
      世贸组织有关条款,成员国不应该对出口产品实施配额限制。而欧佩克限产石油的
      规定恰恰与此项条款背道而驰。
      
          其实,在美国出现这样的议案毫不为奇。因为自从欧佩克成立后,美国对之政
      策的核心就是打压、削弱欧佩克的影响力。对美国来说,所谓石油安全问题,并非
      指石油资源枯竭、政治性石油禁运或石油运输安全问题,而是指石油供求完全由某
      个产油国或“集团”操控以及由此引发的石油价格浮动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奉行防止石油控制权落到敌对势力手里、保证国际
      石油市场价格对美国有利的政策。为此,历届政府都把控制主要产油国作为外交、
      军事战略的重要一环。必要时,甚至不惜动用军事力量。
      
          虽然美国要削弱欧佩克的影响力,但实际上,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从1985年至
      今,欧佩克石油在世界石油输出中比例却越来越高,已经从35% 上升到50% ,到2020
      年将达到65% 。对欧佩克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是那些经济发展迅速的亚洲国家。
      
      
      
          第三,控制世界其他国家的石油来源。
      
          石油是经济的命脉,控制了石油等于控制了世界。谁控制石油资源,谁就能获
      得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控制了石油资源,就能在未来的政治版图中抢占先机,压制
      对方。
      
          波斯湾和中亚的大油田是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的战略所在,波斯湾和中亚也
      就成了美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战区,输油管道和海上航线经过的要害地区也就自然
      成了美国飞机、炸弹、特种兵频繁“反恐”的战场。而阿富汗、伊朗、也门、苏丹
      等处于敏感的石油运输通道上往往就成了美国宣布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2002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海、陆特遣队开始在非洲之角及其周边地区部署,
      公开的目的是打击“造成急迫威胁的国际组织”,实际上是为开发、运输非洲石油
      提供安全保障。
      
          第四,反恐伊拉克,一箭双雕。
      
          美伊战争虽然已经在2003年结束,但战争造成的后果却仍在延宕着。萨达姆曾
      是美国的头号敌人,然而,就在二十多年前,伊拉克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
      萨达姆也曾受到美国人的支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