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渡轮倾覆记
      
          1994  年5 月6 日,联接英法两国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车。这条全长49.5 公里
      的隧道,使冰川时期分开的大不列颠岛再度与欧洲大陆相连结。欧洲历史上从此翻
      开了新的一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蒲亲王,乘坐第一辆欧洲隧道公司的
      “欧洲之星”高速列车,从伦敦经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来到了法国,受到了法国
      总统密特朗的热烈欢迎。欧洲人数百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然而,英法隧道的修建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1753  年,法兰西地质学
      家德麦莱就向法王路易十三提出过修建法英海底隧道的建议。1869  年英法两国成
      立了海峡隧道研究会。1878  年英法两国共挖了两公里隧道,因遭国人反对而被迫
      中断。直到1986  年,英法两国才重签建造海底隧道协议。但真正促使加快隧道修
      建进程的,却是1987  年3 月发生的一起英吉利海峡渡轮“自由企业先驱”号翻沉
      事件。
      
          英吉利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年约有5000  万人乘渡轮横越海峡。它
      的东面航道由英、法、比、荷4 国共同管理。最繁忙的时候,一天有250 趟渡轮日
      夜往返于这4 国的海湾之间。
      
          “自由企业先驱”号渡轮是英国最大的轮渡公司汤森·托雷桑公司经营的15  
      艘渡轮之一,它在英国多佛尔港和比利时泽布吕赫港之间穿梭往返已有7 年的历史,
      被人们戏称为“漂流的罐头盒”。托雷桑公司主要经营英比和英法航线,每年要摆
      渡1000  万名乘客及150 万辆汽车,轮渡任务非常繁重。
      
          每到周未,乘客倍增,码头上聚集了许许多多赶乘渡轮前往海峡对岸的度假者。
      
          1987  年3 月6 日,星期五。由于欧洲许多国家已实行周五工作制,所以这天
      是周末,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等候乘船的乘客特别多。傍晚时分,停泊在第12  号
      泊位的“自由企业先驱”号渡轮正准备返回多佛尔港口。上船的乘客和汽车实在太
      多,因而渡轮启航的时间比预定时间延迟了半小时。
      
          傍晚7 点28  分,“自由企业先驱”号渡轮一声长鸣,缓缓地驶离泽布吕赫港。
      这艘长132 米、宽23  米的巨轮,自重8000  吨。船舱分为五层,最底层为轮机舱,
      接着是两层汽车舱和货舱,甲板上是餐厅和免税商店,最上层是客舱,以及驾驶房
      和酒吧。从泽布吕赫港到多佛尔港航程共135 公里,约需4 个半小时。
      
          为吸引乘客,托雷桑公司和《星期日太阳报》一起搞了一个特别优惠活动。长
      期乘坐此船的乘客每次只需付一英镑的船票钱。“自由企业先驱”号的载客量是1200 
      名乘客,据事后登记查证,这次渡轮上除84  名船员外,还载有566 名乘客,以及
      卡车38  辆、轿车84  辆。但由于公司规定4 岁以下的儿童不用购票,2 岁以下的
      儿童不登记在乘客之数,再加上一部分逃票的乘客,所以实际船上到底有多少乘客,
      谁也无法确切知道。乘客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还在褪褓中的婴儿;有在欧
      洲大陆尽兴游玩后返家的旅客,也有每天来往于英吉利海峡的汽车司机;有刚度完
      蜜月归来的情侣,也有100 多名回国休假的军人。他们几乎都是英国人。
      
          这时的泽布吕赫港,黑云低垂,下着蒙蒙细雨;浩瀚的海空,有几只海鸥在盘
      旋,不时掠过微波涟漪的海面。
      
          渡船上,正是进晚餐的时刻,餐厅和酒吧里挤满了乘客。他们一边饮酒品茶,
      高谈阔论,一边隔窗眺望港湾的美丽夜景,只见灯光点点的泽布吕赫港在夜幕下慢
      慢向后退去。
      
          7 点46  分,渡轮驶离泊位1000  米左右,即将进入北海了。这时,一个淘气
      好玩的7 岁小男孩马丁·哈特雷玩兴正浓,在舱内兴奋得跑来跑去。他妈妈喊住他
      :“不要乱跑,不然会翻船的!”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渡船像被人
      推倒的老太婆那样,猛地向左倾倒。顷刻间,汹涌的海水从下层舱门灌进舱内,船
      上顿时乱成一团。餐厅里所有的杯盘碟子和餐桌椅凳,一律向左面滑去。所有的人
      也都向左边倒去。46  岁的船长大卫·雷里立即将推进器的手柄拉到“全速后退”
      的位置,试图让船立即停下来。结果却毫无作用。30  秒钟过后,船上灯光完全熄
      灭。仅仅不到一分钟,“自由企业先驱”号就歪倒在海中,在舷沉入9 米深的海底,
      右舷则高高地朝天露在外面。沉船速度之快,竟使经验丰富的船长雷里没有来得及
      发出SOS 求救信在船体突然翻沉的瞬间,舱内一切不固定的物体满天飞舞,朝着人
      群砸去。有的乘客当场被击昏,有的胳膊和腿被砸断。人与人也挤撞在一起,一个
      个碰得鼻青脸肿,凄惨的喊叫声,哭嚎声在黑暗中响成一片。那些受伤者以及来不
      及抓住固定物体的人被抛出船外,落入冰冷的水中淹死;有的被堵在舱内,与船体
      一起沉入水中;还有的被下层货舱翻转摔下来的卡车、货物当场压死压伤。
      
          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变,历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人们却经历了一场毫无
      心理准备的生死大搏斗。
      
      
      
          安德鲁·西蒙斯是侥幸死里逃生的乘客之一。这位30  岁的机械师是托雷桑公
      司的常客。那天他是买了一英镑特价票乘船回国的,遇难时他正与一位朋友在船舱
      走廊上聊天。突然间,天翻地覆,整条船就像被锯倒的大树,向一边倒下去。船上
      的旅客就像滚木一般向一侧滚过去。西蒙斯在紧急中抓住了一根柱子,才捡回了一
      条命。
      
          23  岁的斯坦·马森是一名英国军人,他是同妻子凯瑟琳以及仅4 个月的女儿
      凯丽一起回国度假的。在翻船的一刹那,马森一把抓住妻子和女儿。但飞来的一件
      沉重的重物突然击中了这位军人,他的脊椎骨受了重伤,妻子脱手滑下了水。就在
      女儿也将脱手的关键时刻,他用牙齿一口咬住凯丽的衣服,拖着她爬出了船舱。在
      马森旁边的是一个名叫柯德威尔的司机,他碰巧抓住窗口旁边的一根柱子才未被海
      水冲走。他见马森拖着女儿在海水边挣扎,赶紧设法将幼小的女婴抱过去,并帮助
      马森脱离了险境。
      
          43  岁的保罗·怀特是渡轮上的大厨。事故发生时,他站在靠近餐厅窗户的甲
      板上。船身倾斜的一刹那,他本能的抓住壁板上一个固定的把手,同时又用左手设
      法摸到一件救身衣穿上。他身边一些人被海水冲往另一侧窗口,然后便消失了。他
      连忙大声叫大家抓住船上固定的柱子和家具,并叫大家脱掉身上的大衣,以免衣服
      吸水过多而把人困住无法动弹。他的喊声被惊慌失措的嘈杂声淹没,只有附近的几
      个人照他的话去做而获救。
      
          18  岁的英国女大学生卡布雷和她的祖母,在翻船时恰好抓住身边的固定物而
      没滑落下去。但紧接着,一辆载着一个残疾人的轮椅,从她和她的祖母的面前飞速
      地滑过来,她的祖母出于救人之心,伸手抓住轮椅,可轮椅太重,速度又太快,反
      而把祖母也一起带落水中,不幸的祖母就这样被海水吞噬。
      
          37  岁的银行职员安德鲁·帕克成了这场事故中的传奇英雄。翻船时,他正与
      妻子及一岁的女儿在餐厅就餐,剧烈的晃动把他们和另外的20  多人都摔到了餐厅
      的另一侧。一条很宽的裂口横在他们与安全出口之间。对身高1 .9 米而又身强力
      壮的帕克而言,跨过这道裂口逃命可算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身边那些老人和妇女
      儿童来说,裂口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帕克毫不犹豫地用自己身体架在裂口上,然
      后大喊:“快从我的身上爬过去!”20  多位乘客和他的妻子女儿,都从这座“人
      桥”上爬过去,逃到安全的地方,而他自己也安然无恙。
      
          船上的84  名船员,约有一半死亡或失踪,他们原可以弃船逃生,但为了抢救
      那些处于危难之中的旅客,他们没有擅离职守,结果只有半数遇救。
      
          船长大卫·雷里是“自由企业先驱”号的第六任船长,他在失事时,尽自己的
      最大努力抢救乘客,甚至负了伤。当他的船员要扶他离开沉船时,他坚决地说:
      “我是船长,我不能离开我的船。”说完,仍旧直挺挺地坐在沉船上,指挥船员抢
      救乘客。直到最后,他才被救护人员救出。
      
          那个在出事时到处乱窜的小淘气马丁·哈特雷,双腿被飞来的器物砸断。
      
          但是他还用双手支撑着爬出船舱而生还。可是,他那不幸而言中的“要翻船”
      
          的母亲以及他的父亲、爷爷和婶婶,全都淹死在冰冷的海水之中,小哈特雷在
      转瞬之间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孤儿。
      
          在“自由企业先驱”号渡轮倾翻时,一艘荷兰籍的挖泥船“桑德露丝”
      
          号正在3 公里远的地方作业。大副范·马伦发现后,立即向港务当局发出海难
      警报,并立即下令停止挖泥作业,奔赴现场抢救。
      
          15  分钟后,比利时当局派出两架“海王”直升飞机首先抵达现场,开展救援
      活动。稍后不久,法国、荷兰及英国的直升飞机也加入到抢救行列。前来抢救的拖
      船、游艇达50  余艘。救护人员爬上高翘着的沉船右舷,砸窗、捣门、凿开甲板,
      抢救幸存者。泽布吕赫港口还派出十几名潜水员参加水下抢救工作。
      
          经过救授人员的连夜奋力抢救,加上遇难者之间互助自救,最后有409 人幸免
      于难,但仅找到54  具尸体,约有80  人下落不明,估计被压在沉船以及千百吨货
      物之下,打捞不到他们的尸体。
      
          “自由企业先驱”号遇难的消息震撼了英伦三岛,轰动了欧洲大陆,也使全世
      界震惊。这是1912  年“泰坦尼克”号客轮沉船以来,英国海运史上发生的一起最
      严重的灾难。英国女王和首相撒切尔夫人闻讯后极为震惊,分别发表电视讲话。撒
      切尔夫人在第二天下午亲临现场视察,她下令成立有法官和专家参加的事故调查组,
      井要求处理好各项善后工作。她还到医院探望了伤员。英国议会也就渡船倾覆案件
      举行聆讯会。
      
          数百名遇难者的亲友拥到多佛尔码头,他们一边哭泣一边隔海眺望,纷纷要求
      乘渡轮去泽布吕赫现场。托雷桑公司派人向遇难者家属深表慰问,并表示将尽快把
      他们送往现场。
      
          3 月8 日,泽布吕赫市气氛肃穆,各大建筑物一律下半旗,向死难乘客表示哀
      悼。市体育馆的一个篮球场被黑布团团围住,成了罹难者的临时停尸场。里面放着
      从海水中打捞上来的多具尸体,分为男人、女人和孩子3 部分。
      
          遇难者的亲属以及部分幸存者,在警方的安排下前来辨认尸体。他们拖着沉重
      的步履,在低回的哀乐声中,一个棺木一个棺木地辨认。他们有的泪流满面,泣不
      成声;有的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有的悲伤过度,难以自持。一个50  多岁的幸存
      者乔治·拉米老泪纵横,脸色苍白,他从3 具棺木中,分别认出自己的老母、妻子
      和外孙,但仍在不断地呼喊着:“我的女儿呢?我的女婿呢?”闻者无不为之落泪。
      
          事故发生后,最为紧张的莫过于比利时当局了,因为在沉船内有两辆卡车装有
      剧毒物质,其中有含氰化硷的化学物品11.1 吨,甲苯氰酸盐5 .5 吨。虽然这些
      剧毒品有良好的包装,但渡船沉没时货舱已破损,化学物质有外泄的可能。为此,
      比利时当局警告当地居民,切勿用手触摸冲上岸的罹难者的尸体及其它物品。环境保
      护官员也一直守候在沉船周围,检测海水污染的情况。救援和打捞尸体工作也因此
      受阻,潜水的蛙人工作起来特别小心。
      
          失事当天,英国和比利时政府以及托雷桑公司分别成立了海难调查小组,探寻
      渡船倾覆原因。调查持续了4 个半月,但结论却出奇的简单。7 月24  日,负责调
      查的英国法官宣布,此次海难中,船上共有655 人,罹难者188 人,还有近百人受
      伤。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船长、大副和助理水手长严重玩忽职守,船启航后没有
      关上汽车舱的舱门,以致在渡轮底部撞上港口凸形防护堤的水下基石时,随着船身
      倾斜,海水从离海面2 .4 米高的舱门顺势内灌,引起翻船。为此,法院裁定,给
      予船长停职一年、大副停职两年的处分。
      
          至于酿成这场大祸的根本原因,许多欧洲报刊却认为是托雷桑公司唯利是图,
      拼命追求高额利润而不重视行船安全而造成的。
      
          在调查事故原因的同时,打捞渡船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因为舱内的有毒物
      质有可能污染环境,航道也需及时疏通,此外,沉船内的尸体必须打捞出来,以便
      亲属们认领。
      
          托雷桑公司将打捞渡轮的任务,委托给著名的荷兰斯密特·塔克国际打捞公司。
      公司经过详细勘察,制订出打捞计划:向海底打入16  根钢柱,用以固定两艘驳船。
      每只船上放置一部可吊3000  吨重物的起重机,把沉船的水底部分吊起放平,然后
      抽去渡船中的海水。经过一个月的努力,4 月7 日,终于将侧卧在水中的“自由企
      业先驱”号扶正。一批蛙人在弧光灯下进入船内,搜寻遇难者尸体,然后由比利时
      海军人员将尸体装入塑料袋,送往图格斯海军基地的临时停尸场。就这样,又搜寻
      到数十具尸体。
      
          这次海难的赔偿金额巨大,在海事保险赔偿史上创下了新的纪录。事发后,
      “自由企业先驱”号船主托雷桑公司立即拿出25  万英镑抚恤家属,但遇难者家属
      依旧纷纷提出索赔要求。在悲剧发生的第二天,由英国消费者协会出面,请求英国
      著名的经办灾难诉讼案的律师罗杰·潘农,由他来协调受害者的赔偿要求,并担任
      该事件中全体受害者所聘律师的总顾问。根据1974年雅典公约,海上失事的最高赔
      偿费为3 .8 万英镑。潘农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限制”,一个丧失亲人的家庭应
      得到10  倍于此的赔偿。他决定说服托雷桑公司在法院外解决,给遇难者家属比公
      约规定高得多的赔偿金,否则就到比利时打这场官司,因为渡轮是在比利时泽布吕
      赫港口沉没的,而比利时并没有批准关于限制赔偿金的雅典公约。托雷桑公司在潘
      农的交涉下,只好让步,将最高赔偿金提高到8 万英镑,托雷桑公司一共赔偿了近
      3000  万英镑。
      
          英吉利海峡渡轮翻沉的悲剧,促使人们对英法海底隧道的修建予以更大的关注。
      尽管1986  年1 月英法两国签订了修建海底隧道协议,但仍停留在文字上,在法律
      程序和资金上还障碍重重。英法两国舆论借此事件,大声呼吁加快隧道修建的进程。
      英法朝野为之震动,议会很快就正式批准由英法联合修建海底隧道的议案。到1987 
      年夏天,有关修建隧道的所有法律手续全部完成。工程所需100 亿英镑的资金由欧
      洲投资银行牵头,与220 家银行一起集资贷款,并且还向63  万股民发放了16  亿
      英镑的隧道股票。至此,海底隧道的全部准备工作已完成。1987  年12  月隧道工
      程正式开工。历时6 年零5 个月,隧道终于建成通车,从而改变了英吉利海峡以渡
      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历史。
      
          1994  年5 月6 日傍晚,英法海底隧道的通车典礼结束之后,数百名“自由企
      业先驱”号遇难者的家属聚集在多佛尔港口,将一个由蓝、红、白3 种颜色的鲜花
      做成的大花环,放进波涛滚滚的海面,向遇难者传递海底隧道通车的消息,以告慰
      他们的在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他们的无限哀思。
      
          (陈继忠)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