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财富
      
          硬币
      
          说不定你的口袋里就揣着几枚硬币,可别小瞧它们,或许其中的一枚还是很珍
      贵的呢!你仔细看看,如果有一枚硬币的铸造年份已经超过了20  年,那你就别把
      它花了。虽然现在它的价值依旧没变,但再过上20  年,它就很可能变得值钱的。
      
          收集硬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虽然你的口袋里不会有古时候的硬币,但你能从
      钱币商店中买来,或者从朋友处交换来。
      
          跟邮票不同,硬币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差不多一样长。我们所知道的最早
      的金属硬币,是公元前640 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吕底亚人铸造的。铸造硬币的材料
      是黄金和白银,后来人们也一直用这两种金属来铸造钱币,直到今天,为什么黄金
      和白银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原因之一是它们不会生锈,不会变成“废铜烂铁”。
      
          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在地球上的储藏量十分有限,物以稀为贵,所以它们不容易
      贬值。
      
          纵观我国硬币的发展历史,就质量而言,大体上是从金银货币到铜货币再到铅
      质货币??它代表的价值也日趋减小,如果目前的铅质硬币丢在地上,你会不去理它,
      尚如是一块一样大小的金块你决不会错过机会的。
      
          独立之前的美国根本没有自己的钱币,人们使用的是英镑、法郎和西班牙比塞
      塔。独立战争后,美国人需要有自己的钱币了,1793  年第一家造币厂在费城建成。
      
          当时生产的硬币可不像现在,主要是10  美分、15  美分和25  美分,那时最
      常用的是半美分、1 美分、2 美分和5 美分的硬币。
      
          今天美国联邦造币厂每年要生产80  亿枚硬币。造币厂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转动
      着,每台机器每小时能制造出将近1 万枚硬币来。
      
          美国的造币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但它造出来的硬币却不是最大的,最大的
      硬币是瑞典人在1644  年制造的,他们当时制造的10  元硬币,重量竟有16  千克!
      
          不过,这种硬币要是和西太平洋上的雅普岛土著人使用的石盘硬币相比,又算
      不了什么了。那些石盘硬币的重量有的竟达到70  公斤,你能用它买到一条单桅船,
      只是你无法将这种硬币放进口袋罢了!
      
          纸币
      
          早在公元8 世纪末或公元9 世纪初,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纸币。这种纸币非常轻,
      甚至能从手中被吹跑,所以人们称最初的钱为“飞钱”。严格地说,与其说它是钱
      币,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汇票。商人们可以把钱存在京城,凭着存款收据便可在京城
      之外的各省兑换钱币。在不久之后的公元812 年,这项私营性的商业活动被政府接
      收。此后,这种经商方式还被用来征集地方税和京城内的税收。同时流通的货币形
      式还有京城内的政府官员所发行的纸制“兑换券”,凭它可在京城之外的其他地方
      换取诸如盐、茶等商品。
      
          以现金储备为依据并用来作交换媒介的真正纸币,很可能在公元10  世纪初起
      源于我国南部的四川省,它是以私营方式出现的。公元11  世纪初,政府授权16  
      户富商或“银庄”发行被称为“交子”的纸币。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  年),
      政府强行接管了这项私营事业,禁止商人发行交子,而改由官方建立的专门机构发
      行。由此可大致确定,世界上第一个官办银行是由我国宋朝宋仁宗皇帝在公元1023
      年创建的。
      
          这家银行发行的交子,每次有一定限额,有效期限三年,谓之一界。这种时限
      作为我国货币的一大特点一直保持到公元19  世纪。至公元1107  年,纸币的印刷
      技术已发展到采用六色复合木版套印。
      
          官方发行的交子大大超过商品流通领域所需量,截至公元1126  年,共计发行
      了7000  万缗(一缗等于1000  文现金),其中大量的交子并没有得到现金储备的
      支持与保证,终于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是伴随着纸币超量发行而出现
      的,这是由于这些超量纸币没有得到其他像金属一样的等价物的支持而引起的。历
      史上其他一些形式的“通货膨胀”应该另当别论。纸币使用之前虽也有过物价上涨
      的情况,比如,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常因货币贬值而导致物价暴涨。罗马帝国因用
      低廉的金属制造具有固定价值的硬币而声名狼藉。
      
          当时已有了以“快速”著称,具有毒性的铸币工艺,政府与私营者都靠它来发
      行硬币并使之在流通中断绝与交子之间的关联。虽然这种硬币的价值在理论上保证
      一成不变,但其实际价值还是可贬值的。不过,硬币贬值和硬币的迅速投放这一矛
      盾,与我国发明纸币印刷技术、纸币发行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是有区别的。
      
          在我国随着货币流通而出现的另一问题是伪造币。流通中的贵重金属硬币,其
      本身就具有硬币所代表的价值,制造伪币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假金属。
      
          伪造货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就大大地推动了当时炼金术和假金银的制造。
      
          由于纸币的面值不是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而只是官方发行的一种价值符号,
      这一特性必然会引起伪造。因此,伪造者伪造的不是纸币的纸张本身,而是伪造货
      币假冒官方发行。自从个人能够印刷纸张以来,为防止伪造,官方制定了复杂的纸
      币生产工艺。相当早的时候,在制造纸币中就采用了复杂而保密的工艺过程,其中
      包括套色印刷、异常复杂的设计和在纸中渗杂特种纤维。币纸的基本制造原料采用
      桑树皮,有时也混和些蚕丝。人们只要交少量的工本费,就可把不能再使用的脏钱、
      破钱兑换成新币。
      
          有关一名公元118 年侥幸活下来的货币伪造者的记述,使我们对当时的伪造活
      动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此人被捕之前的6 个月中,他印制了2600  张伪钞。此人是
      个雕刻匠,他将真钞直接刻在梨木上,然后用三色套印。伪钞上还印有蓝色的顺序
      号码和红色印章。他只用了10  天就制成了木板。但是伪造者在被捕之前往往没有
      很充分的时间来制造出更多的伪钞,等着他们的是死刑。
      
      
      
          当蒙古人统治我国时,发行了一种很大的纸币,称为“交钞”。交钞的发行储
      备以一捆捆的蚕丝为依据而不是贵金属。所有的旧式钱币必须兑换成交钞。交钞在
      全国各地得到流通,甚至传到国外。例如,在公元1294  年,交钞已传播到了像波
      斯帝国那样遥远的地域。公元1965  年,考古学家曾发现了两枚交钞。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交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书中专门用了一章篇
      幅详尽叙述了交钞从生产到流通的每个环节。在描述交钞发行的方式时,他发行所
      有的这些纸币都是非常庄严和具有权威性的,这些纸币如同纯金、纯银的一样。每
      张纸币都印有各个负责官员的名字和头衔以及他们的印章。之后再由元帝任命的主
      管官员在纸币上盖上红色的官印,这些纸币就成了真正的货币。任何制造伪币的人
      都将被处以死刑。
      
          交钞在明朝晚期已失去它固有的作用,故明朝政府于公元1375  年发行了一种
      叫“大明宝钞”的新币。大明宝钞作为一种法定的货币沿用了两个世纪。
      
          虽然当时铜币也在流通,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要的零用钱,但商业全部用它
      流通时还是有诸多不便。经过通货膨胀之后,大明宝钞最终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而
      被银币所取代。公元17  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在近两个世纪的货币政策失误之后,
      曾试图恢复使用交钞,但难以实现,结果以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而告失败。全国通
      用的具有货币基础的纸币直到受欧洲影响,在近代才又开始使用。
      
          当发行纸币这种古老的方法开始为西方所认识时,它就对西方银行界产生了意
      义深远的重大影响。老汉伯格银行、瑞典银行系统就是沿用中国银行系统建立的。
      
          因此,一些西方国家的基本银行程序是直接从中国传去的。在西方,纸币最早
      是由瑞典在公元1661  年发行的,美国在公元1690  年,法国在公元1720  年,英
      国在公元1797  年,而德国直到公元1806  年才有了自己的纸币。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