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否进化
      
          很多人认为,生物进化的想法,是因为查理·达尔文(1809~1882  年)写了
      《物种起源》一书引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罗伯特·胡克(1635~1703年)、詹·
      雷伊(1627~1705  年)和哥德(1749~1832  年)等相当多的人都论述过物种变
      化的想法。但是,分类学者林耐(1707~1778  年)和生理学家冯·哈勒这样一些
      正统的生物学思想家却一再主张,一个物种不会变成另一个物种,以当初被创造时
      的形式存在,这种说法成了人们的常识。
      
          生物进化的想法,是由于布丰(1707~1788  年)、伊拉斯谟·达尔文(1731
      ~1802  年,查理·达尔文的祖父)而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第一个系统阐述这种
      想法的,是法国的拉马克(1744~1829  年)。他在研究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化石
      和地层的过程中,发现生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新种,由小而简单的生
      物进化为大而复杂的生物。而且,为了解释进化的结构,假设了用者进化不用者退
      化的法则和获得形质的遗传。比如说,长颈鹿的脖子长是因为要吃树梢的嫩叶而不
      断地伸长脖子,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脖子就渐渐变长了。
      
          但是,那时在生物学界拥有很高权威的乔治·居维叶(1769~1832  年)坚信
      物种的固定性和不变性。但是,化石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物种灭亡了,
      而出现了很多新的物种。为了解释这个事实,他认为,过去地球发生过无数次大变
      动,每当发生大变动时,以前存在的生物灭亡,创造出新的生物来。这种说法被称
      为天变地异说或激变说。
      
          拉马克的年青朋友约弗洛瓦·圣提雷尔(1772~1844  年)大力支持他的学说。
      圣提雷和居维尔叶终于于1830  年在巴黎科学讨论会上正面展开了论战。
      
      
      
          圣提雷尔主张,物种不是不变的,在动物躯体的结构中,可以看到设计的统一
      性。作为例证之一,他当众宣读了两个年青博物学家合著的论文,这篇论文指出了
      脊椎动物和墨斗鱼的躯体是类似和对衬的。
      
          居维叶站起来,指出两者的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完全不同。反驳说,认为动物结
      构的统一设计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空想。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个月,以致
      群众和各种刊物都参加进来,轰动一时。
      
          但是,仅就这场争论而言,通晓科学事实的居维叶获得了胜利。圣提雷尔在这
      场争论中失败了,与此同时,进化论本身也被人们遗忘了。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