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遭遇台风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0月25日上海民生码头
      
        彩旗、鲜花、红地毯,
      
        放飞的气球和飘扬的彩带,
      
        悬挂着巨幅“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队旗的“雪龙”号科考船就要起航了。
      
        随着十米长的舷梯被慢慢吊起,我感觉自己和祖国的纽带正一刀刀地被割断,
      内心分明能听到那咯吱咯吱的切割声。直到登船的一刻,我还在想如果改主意不去
      了,是不是还来得及?现在,舷梯已被稳稳地固定在了船上,雪龙船即将起航,即
      使我真想回去也下不了船了。
      
        出发前,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我填写了艾森克人格问卷,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大
      量非认知方面的特征因素分析队员的人格特征,记得里面有一道题:“你是否感觉
      疲惫”,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填了“是”。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法国为中法文化年的科技报道疲于奔波。忙完中法文化年
      回国到今天,我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这次南极的远行。但似乎准备工作多得怎
      么也做不完,心里不免盼着赶紧出发也就彻底踏实了。可真正到了起航的这一刻,
      我的心却忐忑不安起来,这种不安的情绪几乎达到了我的临界值。5 个月后能否平
      安归来?我心里始终没底儿。
      
        出发前签下了“生死状”,里面已详尽地把发生不幸后的处理措施都写上了,
      落笔的那一刻,我们的生命已和雪龙船,和南极冰盖最高点拴在了一起。
      
        内陆冰盖队此行的目的地是世界的尽头南极Dome-A。Dome是“穹顶”的意思,
      Dome-A也被称作南极冰盖最高点或冰穹A 。这里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亿万年来还没
      有过人类的足迹,因此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据卫星遥感测算,Dome-A位于南极内陆的高纬度地区,高程可能在4000米以上,
      常年被数千米冰盖覆盖。这里高寒缺氧,空气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60% ,人体很容
      易产生高原反应。冰穹A 的夏季温度估计在-50 左右,冬季温度低于-80 ,有可能
      是目前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地方,人体极易发生失温和伤亡现象。资料还显示,由于
      降水量极少,Dome-A的气候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燥,人体脱水严重时很有可能致命。
      
        根据科考计划,我们乘雪龙船到达南极后,要乘坐特种雪地车由南极中山站从
      地面进入Dome-A地区,通过沿途多学科考察为我国“十一五”开辟南极研究新领域
      做前期的调研工作,同时为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做选址准备。因
      为Dome-A的地理位置距离海岸线非常遥远,我们十三人的“特种部队”将孤军深入
      内陆1200多公里,远远超出了站区直升机救援的范围,如果出现任何人员伤病的情
      况,就可能失去施救意义。
      
        Dome-A极端环境不仅将考验人体的生理承受力,对车辆设备也是巨大的挑战,
      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在我们向它靠近的过程中,还要面对冰裂隙、暴风
      雪、白化天等一系列恶劣环境的生死挑战,这种随时面临生死抉择的心理压力要比
      远离现代社会的孤独寂寞更加难熬。
      
        南极一共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地理点,分别是“冰点”、磁点、极点和南极冰盖
      最高点。此前,苏联在东南极高原内陆腹地的“冰点”建立了“东方站”,在那里
      测得过 -89.6的地球上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美国在极点设立了“阿蒙森斯科特
      站”;法国和意大利在磁点也建立了科考站,冰盖最高点Dome-A是南极最后一个地
      理关键点。
      
        “呜、呜”
      
        汽笛声把我从遥远的冰穹拉回现实,船终于起航了。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雪
      龙船缓缓驶入黄浦江主航道。
      
        江岸上,给我们内陆队送行的亲友们已是哭声一片,不少人为了多看亲人一眼,
      跟着船行方向在码头上奔跑,隐约还能听到人们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
      
        科考队员们全都站在船舷边与亲人们挥手道别,船上的137 名科考队员分属长
      城站度夏越冬队、中山站度夏越冬队、南大洋考察队和我们内陆冰盖科考队四支队
      伍。与其他三支科考分队的红色队服不同,我们内陆队身着蓝色冲锋衣最为显眼。
      
        站在我右侧的是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岸上的妻子和
      女儿。他告诉我,比离开妻儿更痛苦的就是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谁都不想看到白
      发人送黑发人的一幕。这位北方汉子说得有些哽咽。此前,他已两次率队深入南极
      内陆,每一次离别,都是一次煎熬。电子工程师陈有利泪眼朦胧地站在我的左边,
      他今天一早就把从河南赶来送行的新婚妻子送上了火车,他担心妻子在现场会控制
      不住情绪。
      
        这些天连续经历的送别场面已使我内心的伤感层层堆积。一周前,同事们把一
      面国旗交到我和亚玮的手里,反复说“兄弟一定要平安回来”;台领导紧握着我的
      手说“把保护好自己放在第一位”;《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特别节目的总导演刘
      国春特意戴着墨镜和我们拥别,流着泪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不愿意让我们看到他
      的伤感。送行场面凝重得如生离死别,和同事们的告别,更有种决绝的揪心感觉。
      出发前,父母原打算从厦门赶来为我送行,被我坚定地回绝了。在我看来,父母不
      来送行也许是最好的告别方式,如果他们来了怎能受得了这种离别气氛!
      
        雪龙船驶离了杨浦大桥,送行的人们越来越远,渐渐地,人群变成了一个个小
      黑点。离别的气氛太沉闷了,我想透透气,就从告别的队员里挤出来,一个人爬上
      了顶层的气象观测平台。在萧瑟的秋风中回望浦江两岸,远处的造船厂和街道一片
      繁忙,人们仍在各自的轨道上生活着。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用尽全力大喊:“再见了,祖国!”
      
        只闻沧海一声啸,滔滔两岸潮。
      
        我下楼梯时,听到气象组专家对船长说第25号台风正朝我们船行方向快速移动。
      台风的中心风力9 10 级,中心涌高在10米以上。科考队决定,为了避免与台风中
      心正面遭遇,雪龙船将在长江口抛锚停船,待台风中心离开后再出发。
      
        刚刚起航就遭遇10级台风,真是出师不利。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模糊的灰色。
      与现在可预报的台风相比,南极内陆冰盖里的未知因素要多得多,而且一旦发生什
      么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江面上刮起了大风,吹在脸上有些硬,大有“风萧萧兮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之感。
      
        10月26日长江口锚地
      
        一群人生活合作,多数成员在任何时候,以及所有成员在某些时候,必须获得
      一定范围的操练和传授。
      
        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
      
        哔哔哔哔
      
        尖利的警报声划破了江面的宁静。这哨声告诉我们雪龙船即将倾覆,必须马上
      弃船逃生。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抓起床边的救生衣就往房间外冲。所有人从各自的
      位置向雪龙船预定的救生艇集结处跑去,甲板上、过道里都是脚步匆匆的船员。不
      到3分钟,我们全体队员集合完毕。
      
        这是我们上船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救生演习。这种全流程的仿真演练,让我们每
      个人都熟悉了逃生路线和集结地点。当灾难到来时,我们不会手忙脚乱、慌不择路
      地失去求生时机。
      
        雪龙船构造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像进了迷宫一样转不回来。一上船,船员就先
      带领我们了解和熟悉船体结构与设施。雪龙船甲板以上部分有七层,甲板以下分为
      四层。厨房和餐厅在甲板上一层,驾驶室在最高处第七层,地下一层是图书馆和粮
      食贮备库,二层是娱乐运动场所,三层是污水处理系统,四层则为汞房间。甲板上
      的其他楼层大部分用来住人,我粗算了一下,船上大约有七八十间房舱。
      
        船上还装备有各种先进设施和科学考察仪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生物、气
      象和洁净实验室的面积约有200 平方米,配备了全套的 CTD和ADCP等国际先进的大
      洋调查仪器设备。
      
        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我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该
      船总长167 米,宽22.6米,满载排水量21025 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达到了两
      万海里,它在1 台13200 千瓦主机和3台800 千瓦副机的推动下,可载货物五六千
      吨。
      
        “雪龙”号不仅是一个流动的科学实验室,也是我们科考队员的家。我和亚玮
      在一层甲板的206 房,两人一室,上下铺居住。面积约在10平方米。沙发、衣柜、
      写字台、冰箱一应俱全。靠门处的小卫生间可以24小时热水沐浴,但也许是为了强
      制节约用水,这里的水量总是不大,据说出发时装载了300 吨饮用水,可供128 人
      使用100 天左右。雪龙船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所以房间和家具设
      计带有明显的俄式风格简单而且牢固。
      
        我们还可以去小餐厅看DVD ,远洋途中是收不到电视信号的。还好,船上有健
      身房、图书馆、卡拉OK厅可以排遣长途旅行的烦闷。这些设施全都很“袖珍”,游
      泳池的面积只有十五六平方米,所用的海水从大洋中直接抽取。
      
        其实,我对雪龙船的初步印象还是来自父母给我的邮件。两个月前,雪龙船进
      行上海到厦门的动态性试航检验时停靠在了厦门。父母知道我即将成为它的船客,
      便不顾南国炎炎的酷暑,趁雪龙船开放日把它看了个通通透透。看到父母寄来在雪
      龙船上的照片,我可以想象父母跑到舱房里检查床垫、被子、卫生间的情景,一想
      到这里我心里不免有些酸楚。去南极的“生死状”,不仅要有科考队员本人的签字,
      还需要征得家属的同意,我偷着“代签”了我爸的名字。条款里关于“事故”、
      “人身意外伤害”等字眼对于父母来说实在过于残酷,他们签字无疑要经受内心的
      折磨。在遵守规定和呵护亲情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今天,雪龙船发给了我们各种生活用品,包括饭盒、被子、毛巾、维生素等林
      林总总数十件,品种之多让我吃了一惊。为此,队友张胜凯还在船上局域网BBS 上
      写了一段有趣的描述:
      
        “走进房间,发现床上已放了一大袋日用品。望着这一大袋东西,想起前几日
      在武汉,同学们送行时拉我逛超市,同学问:给你买些拖鞋、洗发水、香皂之类实
      用的东西吧?我手一摆,道:不用买,船上会发。同学又问:那给你买些水果吧,
      补充维生素C 。我手一摆,道:不用买,船上会发。同学再问:那给你买些奶粉、
      咖啡之类的营养品吧?我手又一摆,道:不用买,船上会发。同学大愕:你们是什
      么船啊,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我答曰:雪龙船。”
      
        下午四点半,台风中心刚离开,雪龙船就起锚出发了。在向南的漫长航线上,
      我们将途经香港、赤道、澳大利亚、西风带,预计一个月后到达南极。本次航程将
      执行“一船两站”任务,为中山站和长城站进行物资、油料和食品补给,接运两站
      越冬轮换人员,沿途还要对海洋和气候开展科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