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十二”兵变,“一心会”夺取军权
      
          却说在朴正熙被刺之后的韩国军政统治集团中不过是一个新人的全斗焕,于
      “十·二六”事件发生仅10  余天后的1979  年11  月6 日,以戒严司令部合同搜
      查本部长的名义在电视上公开发表了对“十·二六”朴正熙被刺事件的调查结果,
      指出该事件“是在没有军部及任何外部势力和组织操纵或干预的情况下,由患有自
      大妄想症的主犯金载圭出于自己想当总统的野心而犯下的内乱目的的杀人事件”,
      并宣布将对金载圭等人进行戒严军法会议管辖下的公开审判。这也是大多数韩国人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全斗焕的“尊容”,而当时几乎没有人想到这个目光犀利,头
      顶几乎全秃,还操一口浓重的庆尚道方言的陆军少将会在10  个月后成为他们的新
      总统。
      
          由于这次戒严是因最高统治者朴正熙突然被刺身亡的非常状况而采取的紧急措
      施,无论是那个由代总统成为正式总统的优柔寡断的崔圭夏(按:1979年12  月4 
      日,在朴正熙时期建立的统一主体国民会议上,崔圭夏作为唯一的候选人“当选”
      为韩国第10  届总统),还是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陆军参谋总长兼戒严司令郑升和与
      国防长官卢载铉等军部首脑,都对当时的戒严局面以及后来的局势发展没有现成的
      准备和完善的对策,因而对朴正熙被刺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实际上成为重新恢复因绝
      对统治者突然死亡而几乎瘫痪了的统治秩序并填补权力空白的关键行动。
      
          当时兼往戒严司令部合同搜查本部长的全斗焕掌握了调查朴正熙被刺事件的全
      权,加上他原来掌握的国军保安司令部的权力,使得他一跃而成为拥有左右时局的
      力量的实力人物,并获得了进一步扩张自己势力并登上韩国统治权力之巅的天赐良
      机。全斗焕在当上总统以后,曾多次公开表示:“我根本不是个当总统的料,只是
      因为形势的发展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具有几乎是神秘莫测
      的自身运行法则,只有经过事后的反思和梳理才能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而处于历史
      洪流中的当事人反而往往感到突如其来和不可理解。
      
          根据当时颁布的戒严司令部第5 号命令,设在戒严司令部内的合同搜查本部负
      责调整和监督“检察、军队检察、中央情报部、警察、宪兵、保安司令部等所有情
      报搜查机关的业务”,实际上控制着当时韩国所有的搜查和情报机构。所以全斗焕
      可以凭借搜查大权来随心所欲地调查和逮捕任何被认为是与朴正熙被刺事件有关的
      人,同时作为自己在军队内部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心会”组织的核心和正规陆士出
      身的少壮军官的代表,成为新一代军部势力的头目。当时,“一心会”的许多成员
      在总统府、首都警备司和特种兵部队等驻扎于首都汉城地区的主要部队里任职,实
      际上已经具备了可以直接左右首都汉城局势的军事实力。这些野心勃勃的“一心会”
      成员们认为,军部应该像1961  年朴正熙等人那样,在收拾“十·二六”事件之后
      的社会混乱局面和重新建立统治秩序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只有这样,
      他们在朴正熙军事独裁统治下获得的既得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并获得进一步升官发
      财的机会。
      
          全斗焕先是利用搜查大权逐个弄清了军内外的反对派和竞争势力。中央情报部
      的局级以上高级官员都受到拘留审查和撤换,中央情报部长也改由陆军参谋次长李
      熺性兼任,从而使号称“韩国CIA ”的中央情报部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曾由车
      智澈把持的总统府侍卫室的力量也被大大削弱,侍卫次长李在田中将被赶出了军队
      现役,侍卫室长也改由“一心会”成员郑东镐准将代理。至于曾参加那次“最后的
      晚餐”的总统府秘书室长金桂元更是遭到了逮捕和审判。
      
          同时,全斗焕独自垄断了本应全部上交到戒严司令部的情报资料,并通过所掌
      握的情报和搜查力量积极干预政治局势,镇压方兴未艾的民主势力,逐渐将手伸向
      社会政治各个领域,还纠集军队内部的强硬派势力秘密制订了一个军队改革计划,
      企图让目前已成为大将衔高级将领的军队上层全部退出岗位,而由以“一心会”势
      力为中心的陆士十一期以后的所谓正规陆士出身的少壮军官掌握军队,这实际上就
      是不久后发动的“一二·一二”兵变的行动纲领。
      
          12  月7 日,全斗焕将驻扎在军事分界线前沿的第9 师团长卢泰愚叫到自己的
      国军保安司令部,秘密商谈了借牵连金载圭暗杀行动的嫌疑逮捕戒严司令郑升和并
      夺取军权的举事计划,这也是全斗焕第一次向自己的老同学和老战友卢泰愚吐露心
      中的野心和秘密。
      
          当时,卢泰愚一如既往地支持了全斗焕的冒险计划,并建议应在负责总统府外
      围保护的第30  警备团团部设立一个临时指挥部,从而大大完善了全斗焕那个还不
      大周密的举事计划。此后在“一二·一二”兵变之际,卢泰愚又擅自出动自己手下
      一个联队的兵力进入汉城支援了兵变,从而成为支持全斗焕发动“一二·一二”兵
      变的主要同伙。
      
          当时,追随全斗焕和卢泰愚参加兵变的主要是掌握首都汉城内外精锐部队的
      “一心会”成员,详见下表:
      
          姓名军衔职位
      
          朴俊炳准将第20  师团长
      
          白云泽准将第71  防卫师团长
      
          朴熙道准将第1 空降旅困长
      
          崔世昌准将第3 空降旅团长
      
          张基梧准将第5 空降旅团长
      
          郑东镐准将总统府侍卫室长代理
      
          张世东大校首都警备司第30  警备团长
      
          金振永大校首都警备司第33  警备团长
      
          许三守大校保安司人事处长兼合同搜查本部总务局长
      
          李鹤捧中校保安司搜查课长兼合同搜查本部搜查局长
      
          许和平大校保安司秘书室长
      
          高明升大校总统府侍卫室作战课长
      
          禹庆允大校陆军犯罪搜查团长
      
      
      
          此外,首都军团长车圭宪中将、第1 军团长黄永时中将和国防部军需次官助理
      俞学圣中将等高级将领也加入了全斗焕一伙的阵营。就这样,从掌握军内外所有情
      报和搜查机构的全斗焕到掌握前线师团和负责首都及青瓦台总统府防卫的主要部队
      的少壮势力以及军团级和国防部等军队上层,形成了一个由里到外、自上而下的兵
      变势力。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全斗焕与卢泰愚相继担任总统的第五共和国、第六共和
      国期间韩国军政权力的核心人物、一个个出将入相、显赫一时,后来又相继随着全
      斗焕与卢泰愚走上法庭,成为举世闻名的韩国前总统审判案件中的同案犯,真正应
      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语。
      
          就在全斗焕纠集“一心会”势力积极准备夺取军权之际,早就对全斗焕飞扬跋
      扈、野心勃勃的行动不满的郑升和趁12  月9 日星期天高尔夫聚会之机,曾悄悄地
      向国防长官卢载铉提出了应在12  月中旬对金载圭的一审结束后撤换全斗焕的建议,
      卢载铉却认为不宜在对金载圭的审判尚未完全结束之前就撤换搜查部长,没有答应
      郑升和的要求。耳目众多的全斗焕很快获悉了这个情报,便决定抢先在12  月12  
      日逮捕郑升和,夺取军权。选择12  月12  日为举事日期是由于全斗焕本人的一种
      迷信般的习惯。并不信仰什么特定宗教的全斗焕却格外喜欢日月数字相重复的所谓
      双日子,当年在越南指挥部队作战时就曾选择一个5 月5 日的双日子,这次则指定
      了双十二日,后来在当上总统以后也是选择3 月3 日作为就任日期。
      
          举事日期一旦定下来,兵变行动便进入了所谓倒计时阶段。全斗焕吩咐自己的
      部下们:“这几天不要出去喝酒,要留着精神做大事。”保安司里的两个亲信早已
      完全摆脱搜查业务,专门研究当年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的“经验”和描
      述中国三国时代政治、军事斗争史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那些驻扎汉城内外的
      “一心会”成员们也纷纷出动,四处联络,前面提到的那些核心成员都分别接到了
      12  月12  日晚上到第30  警备团部参加所谓“生日宴会”的秘密通知。
      
          1979  年的12  月12  日,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星期三。冬天的白日显得格
      外短暂,到下午6 点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汉城市内的大街小巷路灯齐放,到
      处都挤满了匆匆下班回家的市民,横跨汉江的十几座大桥上照例出现了由那些南来
      北往的“工薪一族”们驾驶的长长的汽车行列,而在位于市中心景福宫一侧的保安
      司令部内却充满了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气氛。
      
          戒备森严的保安司令官办公室内,脸色苍白、面容紧张的全斗焕正在故作镇静
      地对笔直地站在前面的许三守和禹庆允两人厉声发出最后的命令:
      
          “立刻执行命令,不许出半点差错!”“是,明白!”等许、禹两人带领一个
      中队的武装宪兵向郑升和的公馆出发以后,全斗焕也随即带着李鹤捧去了崔圭夏住
      的三清洞公馆。
      
          根据兵变计划,许三守和禹庆允两人负责到总长公馆逮捕郑升和,全斗焕则同
      时前往三清洞公馆要求刚刚当上总统的崔圭夏批准逮捕郑升和的计划,这样全斗焕
      一伙擅自逮捕郑升和的叛乱行动就会在“总统批准”的幌子下得以合法化,并能在
      不流血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夺取军权。同时,卢泰愚等兵变同伙们都已赶到设在景
      福宫旁边第30  警备团团部的临时指挥部观察事态动向,而那些可能阻拦政变行动
      的军队将领都被全斗焕以慰劳戒严部队指挥官的名义骗到了汉城市内的一个酒家
      (全斗焕指示保安司参谋长替自己招呼那些将领,自己则借口要到崔圭夏总统处汇
      报而没有出面,实际上就是一出调虎离山的骗局,连替他接待客人的参谋长都被蒙
      在了鼓里)。全斗焕还特意安排自己平日熟悉的一个妖艳的女老板挑选一群年轻美
      貌的艺妓专程去伺候那些高级将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算尽机关。
      
          全斗焕本来估计自己用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得到崔圭夏的“批准”,而那时许、
      禹两人也差不多完成了逮捕郑升和的任务,这样就会兵不血刃地完成夺取军权的计
      划,至于那几个正在喝酒作乐的将领则完全可以在事成之后再以既成事实来劝他们
      支持自己,即使他们想反对也为时已晚。没想到,这一双管齐下的如意算盘在郑升
      和那一边和崔圭夏这一边都出了差错,险些造成政变计划完全失败。
      
          先说郑升和这一边。当时,郑升和住在紧邻汉江北岸的汉南洞陆军参谋总长公
      馆里,周围还有外务部长官和国防部长官及合同参谋总长、海军参谋总长等人的公
      馆,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公馆村,并由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兵力负责这一带的警戒
      任务。
      
          许三守与禹庆允带去的宪兵兵力乘虚而入,不费吹灰之力就缴下公馆村门口海
      军陆战队岗哨的武装并控制了正门,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迅速包围了郑升和的公馆。
      
          接着,许三守和禹庆允进入郑升和的公馆,在一楼会客室见到了正要偕夫人外
      出的郑升和。有道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还没等说上几句闲话,有备而来的许三
      守就用一种挑战式的语调冷冷地说道:
      
          “原来总长从金载圭那儿收了不少钱哪,所以我们要请您就这事解释一下。”
      10  月26  日那天晚上和金载圭在一起的经过,正是郑升和最为忌讳的一个话题,
      许三守的话正好触到了他的痛处,不由得大为恼火,声音也突然提高了好几倍:
      
          “什么,是谁说的……? 是金载圭那么说的吗?”“对不起,我也不大清楚。
      我只是奉上级指令要录下您关于此事的陈述。”许三守显然早已料到郑升和的态度,
      仍是不紧不慢地回答着,好像有意在惹他发火。郑升和也知道合同搜查部具有调查
      朴正熙被刺案的全权,只好强压住心头的怒火:
      
          “那录音机带来了吗?”没想到许三守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不,我们想请您跟着我们到有录音设备的地方走一趟!”跟他们走意味着被
      全斗焕的合同搜查部拘留收审,身为戒严司令的郑升和已经忍无可忍:
      
          “混帐!谁敢带我走?我就是戒严司令,难道是总统下令的吗?”“这里就有
      总统亲自批准的命令!”许三守边说边举起手里的鼓鼓囊囊的黄色文件袋故意晃了
      几下,好像那里面真的有什么命令似的。其实,直到这时全斗焕还没有从崔圭夏那
      里得到关于逮捕郑升和的批准命令,那个黄色文件袋里装着的不过是几张叠得整整
      齐齐的报纸,完全是用来骗人耳目的一个“道具”。郑升和当然也不肯轻易相信这
      两个显然是来者不善的家伙:
      
          “如果真的是那样,总统也会直接给我打电话的。我要亲自确认一下、否则决
      不接受你们的调查!”郑升和随手按了连接副官室的电铃,气急败坏地命令副官立
      即打电话:
      
          “马上给我接总统或长官,要快!”就在那个副官慌慌张张地拿起电话时,正
      在那里监视的两个保安司特务立刻站起来拦住门口,并抢先拔出手枪向郑升和的副
      官和警卫员开了火。
      
          “砰!砰!”随着几声尖厉的枪声,包围公馆的武装宪兵们也在外面开了火,
      一时间总长公馆内外枪声大作,弹雨横飞。许三守和禹庆允随即站起来分别从左右
      两侧紧紧握住郑升和的胳膊,摆出了一副强行绑架的架势:
      
          “请吧,总长!”郑升和还以为是自己的警卫员们和对方发生了冲突,一边奋
      力挣扎,一边冲着外面大喊:“停止射击!”就在这时,随着“哐啷”一声巨响,保
      安司的一个特务用枪托砸开会客室的大玻璃窗从外面冲了进来,一下子把M16 步枪
      的枪口顶到了郑升和的脸上。
      
          “让你走就快跟着走,还他妈的磨蹭什么!”架在鼻梁上的近视镜也被那支枪
      挑了下来,郑升和见到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也不敢再顶撞,默默地弯下腰捡起眼镜
      重新戴上,显然已经放弃了抵抗的打算。就在这时,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拿着手枪正
      从楼上走下来,知道儿子是听到枪声才给自己送枪来的。他害怕这个不明真相的宝
      贝儿子卷入枪战,慌忙喊道:“混帐!还不快给我上去?”已经走下大半个楼梯的
      郑升和的儿子看到父亲怒气冲冲的样子,急忙转身跑了上去。保安司的特务们也迅
      即用枪押着郑升和走出公馆,上了停在门口的汽车。那辆汽车便趁着浓重的夜色载
      着这位已经处于被捕状态的戒严司令官径直驶向了保安司的审讯室。郑升和在这个
      阴森森的审讯室内遭到了残酷的刑讯拷打,后来又被迫脱下军装并被判处10  年徒
      刑,直到对全斗焕、卢泰愚的审判结束后的1997  年才经过上诉审判重新恢复了名
      誉。
      
          就在郑升和被许三守一伙强行绑架走的7 分钟后,当时也住在这个公馆村的海
      军陆战队司令金正浩中将听到枪声立即冲了出来,急忙调动公馆村内外的海军陆战
      队兵力夺回了刚刚被保安司方面的宪兵武装所掌握的正门岗哨,进而一鼓作气将已
      攻入郑升和公馆四周的宪兵武装一网打尽,完全控制了公馆村的局面。就这样,全
      斗焕一伙像土匪绑票般地秘密逮捕郑升和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出了差错,导致了在公
      馆村兴师动众的一场枪战,而且还惊动了陆军参谋本部。
      
          陆军本部的尹诚敏参谋次长从郑升和夫人打来的告急电话中得知陆军参谋总长
      被绑架的惊人消息后,急忙赶到陆军参谋本部召集全体本部人员进入紧急戒备状态,
      并于当晚8 点整向全军下达了“珍岛犬一号”戒备令:
      
          “全军立即进入非常状态!各部队指挥官要立刻归队掌握部队,并在到达部队
      指挥所后立即报告陆军参谋本部值班室!”珍岛犬是指出产于韩国全罗南道南部海
      上岛屿——珍岛的一种纯种狗,据说是朝鲜半岛最优秀的纯种猎犬,所以韩国军队
      就使用这个珍岛犬的名字来作为表示军队戒备状态的秘密代号。“珍岛犬一号”是
      从平时状态转入非常戒备状态的命令,到“珍岛犬三号”则是直接投入战斗的战争
      命令。刚刚发生枪战的汉南洞公馆村前面挤满了由各部队派出的支援部队,横跨汉
      江的所有大桥都被军方封锁,把守市内各处的军警岗哨则在一辆又一辆地检查过路
      的汽车,寻找那辆据说劫走参谋总长的日本产汽车。驻韩美军方面也随之加强警戒,
      密切注视着前方的动向。就这样,全斗焕一伙擅自逮捕郑升和的行动终于导致了韩
      国全体军队都被卷入的重大事件。
      
          就在8 点整陆军本部发布“珍岛犬一号”命令之际,被骗到那个酒家饮酒作乐
      的首都警备司令张泰玩等人也分别接到部队的紧急联络,各自赶到了陆军本部和自
      己的指挥部,开始指挥兵力准备镇压叛乱部队,从而使全斗焕一伙调虎离山的伎俩
      也没有完全成功。
      
          再说全斗焕这一边。全斗焕到达三清洞崔圭夏公馆的时间是当晚6 点30分左右,
      刚刚当上总统的崔圭夏正在准备第二天正式搬进青瓦台总统府。就在全斗焕出发去
      三清洞之后,留在景福宫第30  警备团团部的张世东团长特意给任青瓦台总统侍卫
      室作战课长的陆士先辈高明升大校打电话叮嘱要保护全斗焕,同是“一心会”成员
      的高明升遂和侍卫室长代理郑东镐一道擅自调动侍卫室的两个小队兵力,秘密包围
      了崔圭夏的总理公馆,密切注视着公馆内的动向,后来又进一步解除了公馆警卫兵
      力的武装。总统是韩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而“一心会”势力擅自调动兵力包围总统
      居所的行动本身就已是一种叛乱行为。
      
          公馆一楼会客室内,全斗焕借口郑升和与金载圭刺杀朴正熙案有关而要求进行
      拘留审查,崔圭夏却以戒严司令官的任免需要国防长官同意为理由拒绝了全斗焕一
      再催逼的要求。这位外交官出身的新总统本来就格外强调程序和规则,对于自己毫
      无控制能力的军队则更不肯在没有国防长官同意的情况下独自作出任何重大决定,
      何况调查陆军参谋总长兼戒严司令的要求是关系到军队领导权的重大问题。
      
          都说急性子磨不过软脾气。尽管全斗焕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软硬兼施地要求
      崔圭夏就收审郑升和一事作出“总统的决断”,但仍没有能够说服一定要在听取国
      防长官汇报后才作决定的崔圭夏。到当晚7 点50  分顷,全斗焕接到许三守一伙在
      逮捕郑升和过程中发生枪战的报告后,见事态正在急剧恶化,只好悻悻地离开崔圭
      夏公馆回到了第30  警备团团部。
      
          当时,韩国全军已经在陆军本部命令下进入非常戒备状态,陆军本部方面还在
      积极调动兵力准备进行武力镇压,而全斗焕一伙只是逮捕了一个郑升和,却没有得
      到崔圭夏的“批准”,还面临着掌握整个军队的陆军本部方面的强大威胁,稍一犹
      豫就会前功尽弃,家破人亡。事实上,全斗焕一伙已经像过河小卒一样只能继续向
      前,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经过一阵紧张的密谋,全斗焕一伙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欺骗和阻挠等各
      种手段阻止陆军本部方面的兵力动员并暗中动员“一心会”势力所控制的兵力进入
      汉城发动全面兵变,一方面继续争取崔圭夏的“批准”。全斗焕和黄永时等人身穿
      作战服又一次来到已被参与叛乱的青瓦台侍卫室兵力完全包围的崔圭夏公馆,试图
      “说服”崔圭夏“批准”他们对郑升和的逮捕行动。到当晚11  时顷仍未能说服这
      位执意要听到国防长官的汇报后才作决定的新总统。于是,全斗焕提前退出公馆并
      将兵变指挥部转移到自己的保安司令部老巢,通过设在那里的可以监听全军各级指
      挥部的通讯内容的电子装备紧张地监视陆军本部方面的兵力调动情况,并四处联络
      遍布在各级部队中的保安部队系统的力量和“一心会”势力及正规陆士毕业生,想
      尽一切方法阻挠和破坏了陆军本部方面的兵力出动。
      
          当时,驻扎汉城附近的各级部队都先后接到了陆军本部的出动命令,但没有一
      支部队能够进入汉城,其原因除了相当一部分军队将领因不明事态真相而不敢贸然
      出动以外,还因为受到全斗焕一伙指使的叛乱势力的竭力阻挠。有的部队的保安系
      统特务们干脆切断了指挥部的通讯联络,致使指挥官不能及时得到陆军本部的命令
      和调遣。在某师团担任参谋的“一心会”成员竟然拿出珍藏的洋酒将自己的师团长
      灌了个酩酊大醉,事后还向人夸耀说是“酒攻作战”。首都警备司第33  警备团长
      金振永大校则用“除非轧过我的身体否则决不让通过”的拼命姿态,阻拦了陆军本
      部方面出动的坦克大队驶过光化门进入攻击地点。全斗焕一伙正是利用这种“一心
      会”势力和正规陆士的同学关系及保安部队系统的力量逐个破坏了陆军本部方面的
      调兵计划,很快就掌握了当晚局势的主动权。
      
          其实,陆军本部方面能在汉城市内紧急调用的兵力只有首都警备司及特战司令
      部的兵力,而恰恰就是这两个直接负责保卫首都安全和镇压叛乱势力的所谓“忠正
      部队”的主要兵力已完全落入了全斗焕一伙的控制之下。张泰玩中将所指挥的首都
      警备司下属两个主要部队即第30  警备团和第33  警备团的团长张世东和金振永二
      人都是积极参加兵变的“一心会”核心成员,张世东的第30  警备团部竟成了兵变
      的临时指挥所。至于归郑柄宙特战司令指挥的四个空降旅团中,第1 、第3 及第5 
      空降旅团的三个旅团长也都是积极参加兵变的“一心会”分子。只有第9 空降旅团
      长尹兴祺不是“一心会”成员,而他的部队也在自汉城近郊刚刚出动之后就因陆军
      本部方面的犹豫不决和在该旅团担任参谋的“一心会”成员的暗中阻挠下半途而废。
      到当晚11  点时,聚集在陆军本部的高级将领们听到受全斗焕一伙指使的第1 空降
      旅团正在向陆军本部袭来的报告后,慌忙撤离陆军本部,躲进了坚决主张镇压兵变
      的首都警备司令张泰玩的司令部。
      
          就这样,整个局面已经向有利于发动兵变的全斗焕一伙的方向转变,陆军本部
      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当初的镇压计划,至于那个积极主张镇压的首都警备司令张泰玩
      其实也不过是个光杆儿司令。到最后阶段,张泰玩还曾集合包括炊事兵在内的总共
      不过100 来人的司令部直属兵力,准备在几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全斗焕的保安司令部
      发动拼死进攻,未曾想队伍还没出发就听到从那几辆担任掩护的坦克上的无线话机
      里传出了全斗焕一方关于即刻击毙张泰玩的命令,原来连这些司令部直属的兵力也
      已落入了兵变势力的控制之下,使得刚直火暴的张泰玩也无可奈何地抛弃了抵抗的
      打算。
      
          到临近子夜的11  点50  分,接受全斗焕指示的第3 空降旅团长崔世昌派出精
      干的特战队员攻进汉城江南长旨洞的特战司令部,号称韩国最精锐部队——特战部
      队的最高指挥官郑柄宙司令只好慌忙躲进司令部办公室的里屋。
      
          身穿胸前缀有猛虎标志制服的特战队员们端起M16 步枪就是一阵横扫,将紧闭
      着的里屋门锁打得粉碎,躲在里边的郑柄宙左臂中弹倒在地上,鲜血直流。
      
          他的秘书室长金五郎少校也被那一阵枪弹打得下半身弹痕累累,终因失血过多
      而丧生。就这样,这位曾经指挥韩国最精锐部队而又遭到部下彻底背叛的特战司令
      竟然沦为自己部下兵力的“俘虏”,随即被赶出军门,皈依天主教,过着与世隔绝
      的生活。到1989  年春天,在汉城近郊的一座荒山上发现了似乎是上吊自杀的这位
      前特战司令的遗体,而现场上留下的许多疑点使这位前特战司令的“自杀”成为一
      件迄今仍疑窦丛生的疑案。
      
          还是说兵变之事。到13  日凌晨1 点35  分,朴熙道率领的第1 空降旅团兵力
      已闯过汉江封锁线赶到汉城市内的国防部和陆军本部,经过激烈的枪战于3 点时分
      完全占领了这两个韩国军队的首脑机关,包括国防次官及韩美联合司副司令等在内
      的高级将领也都被缴械成为俘虏。
      
          接着,受全斗焕控制的首都警备司宪兵团于3 点40  分左右冲进首都警备司令
      部逮捕了直到最后阶段仍试图镇压兵变的首都警备司令张泰玩。试图反抗的陆军本
      部作战参谋部长河小坤少将被那些气势汹汹的宪兵回射的子弹打中胸部差点丢了命。
      昨晚从陆军本部躲进这里的那些高级将领也都成了“俘虏”。此外,卢泰愚的第9 
      师团所属第29  联队、张基梧的第5 空降旅团等兵变部队也先后强行进入汉城,占
      领了主要目标。这次动员的兵变部队达到8000  人,较之1961  年朴正熙发动“五
      一六”军事政变时的3000  多人整整多出5000  人。
      
          到凌晨3 点45  分,占领国防部大楼的第1 空降旅团的士兵们在楼内一个角落
      里“搜”出了胆战心惊地躲藏着的国防长官卢载铉,并立即“护送”他到全斗焕的保
      安司令部。已经稳操胜算的全斗焕对这位从12  日晚上就一直急于逃命的国防长官
      说明了要向崔圭夏报告的内容,实际上是在强迫他去请求崔圭夏的事后认可。于是,
      在距12  日晚公馆村发生枪战的10  个小时以后的13  日凌晨4 点50  分,实际上
      处于被俘状态的卢载铉被全斗焕一伙送到了已被兵变势力完全包围的崔圭夏公馆,
      此时此刻这两个尴尬人所能做的也只有承认全斗焕一伙通过兵变所造成的既成事实,
      履行形式上的报告与批准手续而已。崔圭夏对这位只会临阵脱逃的国防长官当然没
      有好气:
      
          “你也来得太晚了!报告内容我已经大体知道,你说说应该怎么办才好?”卢
      载铉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我看您还是批准为好。”“好吧,那就批准吧!”在全斗焕一伙已经动员兵
      变武装完全掌握局面的事实面前,手无寸铁的新总统崔圭夏也只能加以批准,而正
      是这一形式上的批准手续使得全斗焕一伙擅自逮捕郑升和并非法动员兵力发动叛乱
      的所有行径得以合法化,所谓“双十二”兵变遂成为韩国当代历史上又一次成功的
      政变。据说崔圭夏在那个请求收审郑升和的报告上签名批准时还特意标上“5 :10 
      A.M.”的时间,试图要留下自己是在发生郑升和被捕事件的十余小时以后才批准的
      一个证据,而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已无法改变全斗焕一伙全面夺取军权的事
      实。
      
          12  月13  日早晨7 点,国防部发言人宣布郑升和因涉嫌牵连朴正熙被刺案而
      接受军队搜查机关的调查,并称在收审过程中曾有过部分冲突。其实,事实的真相
      要比竭力掩盖兵变内幕的发言人谈话严重得多,“双十二”兵变实际上成为全斗焕
      等“一心会”少壮势力全面夺取军队领导权的一个转折点。
      
          原中央情报部长代理李熺性被任命为接替郑升和的陆军参谋总长兼戒严司令,
      全斗焕积极推荐的周永福接替卢载铉担任了国防长官,卢泰愚、郑镐溶和俞学圣分
      别出任首都警备司令和特战司令及第3 集团军司令官,从而完全掌握了首都圈内的
      精锐部队。据统计,从1979  年12  月到1980  年12  月的一年间先后有96  名陆
      军将领脱下了军装,其中除像全斗焕、俞学圣、权正达等为了担任新生的第五共和
      国的要职而退出现役的个别人之外,大都是被“一心会”势力赶出军门的老一代将
      领。
      
          正是通过这次被称为韩国军队自建军以来前所未有的“将星大屠杀”的清洗工
      作,以全斗焕、卢泰愚等为首的“一心会”少壮势力全面夺取了韩国军队的领导权,
      并利用当时军队在韩国政治与社会中特有的影响力进一步干预社会政治局势,终于
      建立了继承朴正熙军事独裁统治衣钵的新的军事统治,由全斗焕和卢泰愚相继担任
      总统的第五共和国和第六共和国因而也被称为新军部统治。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