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
      
          加利入主联合国后,处理得最成功的维和行动是柬埔寨维和行动。这次行动的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前任德奎利亚尔及国际社会在前期所作的努力,但
      加利也功不可没。
      
          柬埔寨问题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在地区争夺过程中造成的一个“热点”。
      
          1978  年12  月,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出动10  万大军入侵柬埔寨,翌年1 月
      7日越军占领金边,第二天韩桑林政权成立。不久,柬国内即出现了三支抵抗组织:
      乔森潘领导的爱国民主、民族团结大阵线,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及西
      哈努克领导的争取柬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
      
          此后,由于外来干涉不断,柬埔寨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内战不停。
      
          自1979  年起联合国一直在审议柬埔寨局势,但直至1989  年在国际社会大力
      敦促和柬埔寨抵抗组织的斗争下,越南军队才撤出柬埔寨,这为全面解决柬埔寨问
      题提供了条件。1990  年8 月,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柬
      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框架文件》,敦促柬四方实现民族和解。
      
          柬埔寨四方接受了框架文件,并于9 月9 日成立全国最高委员会。
      
          1991  年10  月,包括柬埔寨四方参加的全国最高委员会全体成员、联合国秘
      书长(当时是德奎利亚尔)和澳大利亚等18  国代表在巴黎召开柬埔寨问题国际会
      议,会议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等四项文件。协定的签订给柬埔
      寨实现全面和平带来了曙光。
      
          加利正是在这个时候上任的。对他来讲,虽然柬埔寨问题的解决有了一个好的
      开端,但要完成联合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使命,并不轻松。巴黎协定规定:联合
      国权力机构在柬埔寨过渡时期控制柬的外交、国防、财政、公安和宣传部门,组织
      并主持大选,核查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的情况,监督四方停火和停止接受外援,监
      督各方裁减70%的军队。
      
          为了进一步落实巴黎协定, 1992 年2 月,加利建议向柬埔寨派出2.6 万人的
      维持和平部队,组成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进驻柬埔寨,具体负责解除各派
      武装、进行选民登记、保证选举公正、成立合法的民选政府等事宜。2 月底,安理
      会一致通过加利的建议。1992  年3 月15  日,联柬权力机构正式建立。
      
          为确保联柬权力机构顺利完成其使命,同年4 月加利开始了他十多天的亚洲之
      行,先后访问了中国、柬埔寨、泰国和印度。
      
          1992  年4 月14  日,加利开始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在中国他受到热烈的欢迎,会见了江泽民、李鹏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他的要求下,中国破例向国外派遣军事人员直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4 月
      16  日,中国政府表示,中国将向柬埔寨派遣47  名军事观察员和由400 人组成的
      军事工程大队,参加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的工作。在离开北京之前,加
      利对中国给予联合国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明确
      而有力的支持”感到满意。
      
          在访问中国之后,4 月18  日他又访问了柬埔寨,受到了联合国驻柬权力机构
      负责人明石康、柬埔寨全国委员会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及其成员拉那烈、宋双、乔森
      潘等人的欢迎,但柬三位最高层领导人洪森、谢辛和韩桑林没有参加迎接活动。在
      柬埔寨,加利表示,联合国将尽一切努力确保12  个月后柬埔寨按期举行大选,产
      生新政府,确保顺利遣返滞留在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加利的亚洲之行对柬埔寨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年6 月,加利把注意力放在裁减各派军队上。他指出巴黎协定的执行已到达
      一个关键阶段,解除武装、复员、遣返等必须按时进行,以确保选举按期举行。按
      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计划,从1992  年6 月13  日起柬埔寨和平进程进入第二阶段,
      到9 月底之前完成裁减各派军队的任务,把总计20  万人的军队安排到临时营地,
      并遣散其中的70%。
      
          但民柬方面由于担心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偏袒金边政府,通知联合国
      说,它不能准许联柬权力机构部队在其控制地区内进行部署。这一做法打乱了柬埔
      寨和平进程第二阶段计划。截止1993  年9 月26  日,联合国只裁减了5 万柬士兵,
      即只完成30%的裁减任务。
      
          加利对民柬的做法很不满意,但他坚持认为,“耐心外交”是使和平进程回到
      轨道上来的最好方法。1992  年9 月,加利先后同西哈努克亲王和民柬领导人举行
      会谈,希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11  月他在交给安理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红色高棉(民柬)拒绝遵循和
      平进程,但他仍反对对红色高棉控制的地区实行经济制裁,主张用悄悄的外交手段
      来促使红色高棉遵守巴黎协定。为此民柬曾发表公报,称加利是杰出、明智和富有
      国际经验的外交家,暗示民柬可能重新研究解除武装问题。
      
          但安理会并没有采纳加利的意见。1992  年安理会通过了对民柬控制区实行贸
      易制裁的决定。
      
          尽管在裁减各方军队方面进展不利,加利仍希望柬埔寨大选能按期举行。1992 
      年10  月,联束权力机构按计划开始选民登记工作,至1993  年1 月31  日,大约
      有470 万选民登记参加选举,加利对此表示满意。3 月8 日,安理会同意柬埔寨于
      5 月举行大选,并向可能抵制大选的民柬发出强烈信号,表示如果联合国认为选举
      自由、公正,即使民柬不参加选举活动,它也将承认选举结果。
      
          1993  年4 月,柬埔寨大选前夕,加利再次访问亚洲。他首次到柬埔寨视察大
      选准备情况,随后又访问了在柬埔寨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泰国和越南,取得了两
      国对大选的支持。
      
      
      
          5 月23  日~28  日,柬埔寨如期举行了20  多年来的第一次多党选举。尽管
      民柬方面由于其提出的条件未得到满足,抵制此次大选,但柬埔寨仍在大选后组成
      了临时民族政府。加利称此次选举是“联合国外交的成功”,但他同时也指出,选
      举后仍存在既困难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联合国承认了此次大选的结果。
      
          大选以后,柬埔寨成立了君主立宪国家,9 月24  日西哈努克登基。同天,明
      石康宣布联柬机构的任务完成。不久,联柬机构撤离柬埔寨,联合国在柬埔寨维和
      行动正式结束。
      
          在柬执行任务期间,联柬机构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与联合国难民署共同完
      成了约37  万柬难民的遣返工作;清除了7000  多颗地雷,并销毁4000颗未爆军事
      装置;顺利组织了柬埔寨大选。虽然联束机构在监督停火、撤军、军队复员等问题
      上没有达到原定目标,但总的来说,联合国在柬埔寨取得了较为圆满的结果。
      
          联柬行动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加利强调冲突各方与联合国机构合作、联合国机
      构与冲突各方耐心谈判、坚定执行五大国框架文件和巴黎协定有关,加利较好地处
      理了他称之为微妙而困难的使命。
      
          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比较成功的一次。尽管由于民
      柬没有参加大选,柬埔寨局势仍不稳定,但此次维和行动对稳定柬埔寨大局起了重
      要的作用。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较高评价。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