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新经典(1)
      
          We busted out of class had to get away
      
          from those fools 
      
          We learned more from a three minute 
      
          record than we ever learned in school ... 
      
          We made a promise we swore we d always 
      
          remember no retreat no surrender 
      
          Like soldiers in the winter s night 
      
          with a vow to defend 
      
          ——Bruce  Springsteen  No  Surrender 
      
          名声或大或小的“高雅”音乐家们(无论他们按中国的划分方式被称作“严肃”
      
          音乐家、“美声”或“民族”音乐家,或是西方式地被统称为古典音乐家,或
      是与摇滚乐相比而突然“高雅”起来的前期流行乐手)是反对摇滚的最为坚定的力
      量之一。尽管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相互心存门户之见,而且对摇滚摆出的姿态林林
      总总,或高傲得对其不屑一顾,或愤怒得难以自已,但他们的目的绝对相同:  与
      摇滚不共戴天。
      
          “高雅”的音乐家们对待摇滚的常用招术便是“预言”(抑或是诅咒?)它的
      夭亡。这一招数的始作俑者之一是著名指挥莱斯·埃尔加特,他将摇滚乐视为一场
      流行病,认为青年人很快便会将其抛在一边。在他发表这番看法的1955年,“摇滚”
      
          一词还刚刚发明,许多人对其还一无所知。而单簧管演奏家巴德·德·弗朗斯
      在断言摇滚正在死亡的同时,宣布音乐将会很快回归到爵士乐和“高雅”的大众音
      乐上去。
      
          歌唱家托尼·贝内特则担心50年代蜂拥而起的争议恰恰会使摇滚乐受益,但他
      认为摇滚无非是一种暂时的音乐现象,青年人很快便会弃之而去。他还预言只有美
      国才对摇滚作出更多选择,其他国家则已经将其作为“疯狂的美国音乐”接受下来
      了。事实却证明他的预言无一坐实。
      
          曾经让美国人深深陶醉的大歌星平·克劳斯贝也在摇滚面前做出了极“深沉”
      
          之状。60年代初他宣称,“摇滚乐正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他号称只要在收音
      机中传出此类音乐,他便会将其关掉。他同意贝内特有关摇滚乐正在走入坟墓一说,
      但与贝内特站在爵士乐手立场主张复兴的必将是爵士乐不同,克劳斯贝认为代摇滚
      而起的将是他自己身在其中的“可爱的慢节奏民谣”。
      
          珀西·费恩则倚仗着自己曾经有过的名气,拿出了“专家”姿态看待摇滚,他
      认为摇滚也就到此止步了,因为他是音乐的“初级阶段”,一如课程之ABC,
      “一个人学会了这种简单的旋律之后便会向上去寻求更高级的音乐。”而指挥家保
      
          罗·惠特曼则干脆宣称摇滚乐“太过简陋,一段歌只要来上两个词儿就行了”。
      
          爵士乐杂志《强拍》则于1956年5 月出版了一期特辑专事对抗摇滚观念。几位
      小有名气的音乐家撰写了专稿。比利·泰勒将摇滚形容为“用罗嗦重复和偷来的旋
      律来骗人”;而现代爵士乐四重奏小组的约翰·刘易斯则认为摇滚乐“品味低下不
      堪”(但他承认他听得很少),他还认为随摇滚乐起舞的青少年的舞姿是他见过的
      “最丑陋的姿势”(他也坦言他见得极少);倍大提琴手米尔特·欣顿则认为摇滚
      “相当低级、相当粗鲁”,他认为艺术家有责任教育人们转向更好的音乐。
      
          摇滚乐在当时遇上的最凶恶的敌人之一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主要制作人米奇·
      米勒,他代表当时对摇滚充满敌意的大公司将摇滚判决为“对无聊的赞美”、“毫
      无教养可言”。他为自己公司中的热门歌曲没有一支摇滚而自豪,他欢迎那些迷途
      于摇滚之中的青少年寻找到“更高品味”之后回到他的“羊圈”。他把“猫王”称
      作“大马戏团演员”;他在1957年的一次谈话中将摇滚称作音乐里的“小人书”,
      号称“这儿如果有摇滚,我倒更宁愿自杀”。然而,当时那儿的确响着摇滚,他却
      安好如初。
      
      
      
          指挥家及作曲家梅雷迪恩·威尔逊则认为,“国人对摇滚乐的邪恶程度还没有
      任何意识,然而它是比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瘟疫更加厉害得多的瘟疫。在我看来那
      绝不是音乐,它弄出的全是垃圾;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音乐、诗歌这类东西相提并
      论。”
      
          对摇滚的最为著名和恶意的攻击来自曾经让千百个美国少女欲生欲死的弗兰克·
      辛那特拉,他虽然后来不得不屈尊请求“猫王”与他合作,但是在1957年,他却认
      为是摇滚乐造成了青少年的不法行为。他认为“摇滚乐散发出欺骗与虚假的气味,
      它是为那些地痞无赖而唱、演、写的,它只有狡猾、淫荡与平平淡淡的词汇和低能
      而不断重复的手段”。他甚至宣称:“在我听到的音乐之中,摇滚乐是最为粗暴、
      肮脏、恶劣和最不可救药的形式。”
      
          在美国之外,“高雅”的音乐家们也对摇滚同仇敌忾。柏林的赫·冯·卡拉扬
      端出了他惯有的盖世太保式傲慢架势,称:“当摇滚乐与人类抽泣的节奏相一致时,
      在人的血流之中便会发生怪现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