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汪洋热线
      
          铃铃铃……请帮我找一下汪洋。我拿起听筒,又一个熟悉而无奈的声音传来:
      “有个男孩子追我,追得很紧,我不想接受但又无意伤害他,你说咋办?”阿芳在
      请求援助。“又不是追我,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你自个招惹事非,自食其果吧,
      小姐,谁叫你姣好的容颜让人忌妒?”我故意激怒她。“喂,别隔岸观火,到底帮
      不帮我出主意,我是找你处理问题的,并不是要你拿我开心,我的汪大姐姐,对方
      又好气又好笑地笑骂。”芳在电话那端被我惹急了。我赶紧说:“好了,好了,教
      你一招:你把对方约出来,委婉地告诉她我们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只能做一
      般的朋友,伤害是必然的,长痛不如短痛,既然你不会去爱她,趁早叫他死心吧。
      那样大家都好。”“谢谢,我的恋爱专家。”对方如释重负地卡断了线。
      
          曾几何时,我结交的朋友当中,不论男女,无论谁遇到困难或烦恼,总是不忘
      拨通汪洋的电话。
      
          我总感到一种被信赖被尊重的感觉。我虽然有时候也嘻嘻哈哈,但不敢辜负那
      一颗颗真诚而受伤的心,我总是尽我所能帮助朋友,即使不懂也要安慰一番,尽量
      不让对方失望,有时也来点幽默或小品什么的,所以我老是有那么多人打电话来诉
      苦,朋友说,烦恼的时候找你,从你的热线中走出来的时候,心情就开朗多了。这
      个热线是好多年前我的好友阿芳打给我的求助电话。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免费为打工者开一条热线。终于,这个愿望我实现了。
      我在宿舍装了一门200 卡电话,每晚接听来电,我在《南飞燕》杂志登了一条消息
      :打工诗人汪洋愿倾听你漂泊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因为杂志的发行量,也因了这句话,一到晚上,我的热线响个不停,每天都有
      许多人给我报料,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有的人还写来几千言字的信呢!
      
          汪洋:你好!
      
          我叫李桂青,寮步伟易达电子厂员工。我有好多话要对你说。
      
          我是来自于江西的打工妹,我在东莞漂泊了几年,经过多少个酸甜苦辣的百味
      人生。
      
          记得刚到东莞来时,不知该何去何从?我就去找一个老乡,但老乡也跳厂走人
      了。站在人家的厂门口,我欲哭无泪。在无奈与失望之余,有一位好心人帮助我,
      他说了他打工的艰辛,并鼓励我要坚持下去。还说帮我找个好点的工作。
      
          我相信他是好人,因为我对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他叫我去一个电子厂面试
      说是做文员,结果到了面试那里却是要交报名费560 元,我很犹豫,但她说不要考
      虑那么多,这间厂不错的,我就交了。他说叫我明天早上九点到公司门口等他,等
      我到了公司门口一看,我傻了,哪里有什么电子厂?是一间很豪华的夜总会。顿时,
      我的泪水像决题的河奔涌而出。
      
          我在想,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就一直在那里等那个人,结果到下午5 点钟,
      还没见到人的人影。我回想了一下,才发觉自己受骗上当了。身上只剩下几十元的
      钱了,怎么办?我在花园大哭一场。从那一刻开始,我再也不相信朋友,也不相信
      世上有好心人。
      
          我自己哭完了,再去找工作。后来,我在一间制品厂做普通工人,一年后又来
      了伟易达厂,这里好,正规、待遇也好。原本活泼开朗的我因此变得内向而木讷,
      就这样我一个人体味打工的艰辛。
      
          我想在《南飞燕》交一些朋友,行吗?你可以帮我吗?
      
          汪洋,你好!我是来自广东河源的女孩,现在的我感觉到很无助,因为每次家
      里有事,我须承担一定的包袱,我妈九八年就病逝了,直到现在,这个家还是不像
      样,我两个弟弟不听话,老是惹事,更把常年带病的爸爸气的没法子,我更不知道
      该怎么办?我有太多的不开心,一直都无从诉说,家里来电话总是要钱,我只有那
      么少得可怜的几百元一个月。有时和爸爸聊电话也总是话不投机。因此,也令他老
      人家伤心,请问我该怎么办?135 ×××324 这样的电话我接到许多,总是女孩打
      来的,大多数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她们的善良是一些城里所无法理解的,她们承受
      了太多的东西,要为家里分忧,希望家人过得好,但又恨钱不成钢,自己这点能耐
      根本无能为力,所以她们脾气会渐渐的忧郁、不快乐。我曾记得有两个城里出来打
      工的青年人问过我:“汪洋,你挣钱为什么要养你弟弟妹妹读书,你父亲干嘛去了?”
      他们以为父母供子女读大学应该,因为他们的父母是退休工人或干部,有退休金领
      的,当然不需要他们负担什么?但他们忘了,我的父母只是农村里的穷劳力,地里
      抛不出几块铜板,怎么可能养得起几个大学生。再能干的农民,靠种田也难以让他
      的所有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能天下的农村父母都跟我家一样,我能理解那个女
      孩的苦恼。她向我说出来,只是心里好受些,并不想让我为她分担什么?
      
          自从开通热线以来,我的电话和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我的热线是专门接听打
      工朋友的情感困惑以及帮助她们咨询劳资纠纷、婚姻问题。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