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
      
      洗手间、冲凉房、曾经漂着我那淡淡的书香
      
      就这样,知识第一次在我面前耍够了威风,我多想在大都市的氛围中熏陶
      自己升华自己啊,但受挫的心也明白了,要在百川汇海的人流中挺直自己的腰杆,
      就必须努力学习文化,并拥有一技之长。
      
          从此,业余时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高中课本,阅读中外名著,并订出了
      “五个一”计划自学,流水线作业每天12小时,有时还得突击加班,每次归来,人
      就像散了架似的,姐妹们倒在床上便能呼呼大睡,唯独我不行,我强迫自己坐下来
      写一天的感受和生活浪花。11点半过后,宿舍要熄灯,我只好躲进冲凉房甚至是女
      厕所内看书,每次站着或蹲着到午夜两点多,这样就不会查夜的女保安逮住罚款。
      好在,我一直感激我们莲花县的老乡加文友严小荣,她做宿舍管理员,跟我有着共
      同的文学爱好。
      
          后来,也就是我们两人能在一些大刊物上发表稿件,她不但不查我,每天
      查完房就来陪着读书写作,看书有地方可找,可是写东西就没有地方了,同住一室
      的姐妹有12人,仅有一桌一椅,大多数人并没有写作爱好,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抢
      占桌椅与亲好友写信,我天天要写,所以也就不想去抢,就每次趴在床上写作,时
      间长了只觉浑身酸痛,后来终于找到了饭堂这个好地方,我在别人的咀嚼声中拿出
      了纸和笔,有时干脆来到洗衣房,把一块硬纸板垫在水池边,在哗哗的流水声中刷
      刷而写……姐妹们有时想不通,为什么该玩的时候我不玩,该乐的时候不乐,你一
      个农村来的初中生能写出什么名堂?我只是笑笑,而后继续我行我素,有的人干脆
      以为我是神经有问题。其实,我就喜欢呆在那漂着淡淡书香的洗手间和冲凉房里面
      看书写作而没人打扰。我就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充电、在忙碌中找寻自己的另
      类快乐!
      
      第一个中秋节,异乡的月儿游子的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漂泊他乡,经常有一种漂流的感觉。
      
          第一次在外过中秋节,我们十几个只有两个男的,清一色的女老乡,相聚
      在异乡的天空下,厂里发了一盒月饼,我家里还寄来了五斤家乡风味的月饼,三斤
      雪花饼,买了瓜子、花生、香蕉、桔子等。大家都买了好多吃的,围坐在朗贝村南
      埔工业村宿舍靠近路边的花埔旁,边吃边聊,她们都说还是家里的月饼好吃,不但
      口味好,还有思念,父母那份浓浓的牵挂,遥远的祝福。正开心时,不知谁提议让
      大家讲故事、唱歌,一时间热闹非凡,《思念》、《十五的月亮》,歌声响彻云霄,
      点缀着美丽迷人的夜。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月亮,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歌声飞扬,透过寂静的夜,飘得很远,很远,还夹着抽泣的声音。我们发现,小梅
      哭了,无声地哭泣,小青哭了,忍不住放声大哭,其他人像得了传染病似的,石英、
      小翠、海珠都哭了,哭声淹没了歌声,唯一的两个我们后介绍进厂的家乡男孩明生、
      月生两人都忍不住想哭。有思念、有辛酸、有委屈、有伤心、唯独我没哭,我有父
      亲寄来的家乡月饼,我对自己说,我是坚强的,东莞不相信眼泪,珠江不相信眼泪!
      
          这里我要重点描写的是刘小青,小青跟我是校友,在家挺能干,是块做小
      生意的料。她比我早一年初中毕业离开学校,经常看得到她起早贪黑的去赶集,一
      天也能挣些辛苦钱。小青的父母年事已高,超六十的人了。好在家里有个姐姐嫁在
      本村,可以照顾父母亲。
      
          小青出来打工,挣钱只要每月给五十元父母。其它的,她全部存入银行帐
      户。小青很爱打扮,手脚麻利,手工活做得很快。组长很喜欢像她这样的女孩。小
      青长得苗条,唯一的不足是胸部扁平,像个未成年少女般发育不良。她不但手巧,
      而且口才也好。每次我和海珠两人都争辩不过她。这是小青的优势,工资却总是比
      我等拿得高,她做货又快又好。组长喜欢的小青还可以偶尔拿到点单价高的货来做。
      每月二百六十多元稳拿稳赚,诸君,这是八七年的工资,算高的了。她的钱除了扮
      靓,全存进了小金库,小青平时却很节俭。一个月就留五十元吃饭,四两的饭票才
      四毛五一张,够我们吃的了。外面的零食也很便宜,消费水平很低。
      
          小云跟小青、小梅三人都姓刘,但却一个在县城的西部,一个在北部,一
      个住县城,中间隔着五十多里的路程,小青和小梅做得同一道工序,凑到一起工作
      居然很融洽。订毛玩偶的脚趾、手指,工资也较高,直抵小青了。
      
          22岁的小云是养路工人的女儿,长得很高大,估计有一米六五吧,连初中
      都没读完,来的时候也是有县城户口的优先来的。否则,在我们农村,是轮不上她
      来的,连考试的机会都不会有的。她们待在家也没什么事做,正好招了来。小云能
      吃苦,做事也踏实。
      
          23岁的小梅是东里乡的小学代课老师,在家里教书好几年。还有一个读大
      学的弟弟,听说有个机会出来工作,她也跟着来了。小梅长得胖胖的,天然的卷发,
      一米五的个儿显得更胖。声音尖而细,嗲气十足的女人。但她很能干,也很顾家,
      听说她家里日子过得还行,不用整天为钱发愁,父亲是村长吧,又离县城很近,可
      以做点小生意之类的挣点钱添置家用,日子过得还富足。她说从来没想过要出来受
      这份活罪,更没想过有一天要出来打工。她说:“我在家的日子过得多轻松,现在
      我出来了,也不后悔,至少我见识过这个花花世界的速度和快节奏。我没有枉来一
      次。”她还说她做不长,做两年找个男友结婚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生活对她来说,
      是很幸运和宽容的。
      
          回妹长得也有点像小梅,矮矮的、圆圆的脸,但回妹漂亮,是朵晒黑的牡
      丹,黑代表着健康,这句话用在回妹身上好极了,正合适呢!回妹是高溪乡的,离
      我们乡近,十里路不到,能走到一起,多亏了这次招工,回妹热爱生活,活泼可爱、
      热情大方,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很美很迷人。她是那种耐看型的美人胚子。回
      妹在另一条生产线上订脚趾、手指,一月收入也不错。玉梅呢,为人热情大方,身
      材比回妹和我高一点,属于发育不全一类的女孩,玉梅是大山里的孩子,那时她家
      还不通电,也不通车,只能走出来,她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确实不易。玉梅的母亲
      还跟我的母亲是五服之内近亲的姐妹,这是听外婆说的,那就是说我和玉梅还沾亲
      带故的是亲戚。玉梅懂事,赚钱也舍不得花,全往家里寄,是所有人的习惯行为。
      
          那一晚,我写下了一首这样的歌:记得那天天刚朦朦亮,手提行李走四方
      ……一步一个回头哦,我难舍的故乡,父亲为我准备行囊,母亲为我准备了满袋的
      唠叨,把所有的祝福和叮咛带到南方……这首歌原来唱得我热泪盈眶,十多年后的
      今天再来写,我居然只记得一些片段。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