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花旗银行的网络黑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或许用不了多久,键盘就将替代枪支,成为银行
      抢劫犯们的最佳选择。
      
          早在飞机发明之前,粗野的西部劫匪们,就已经策马冲进了城里的银行。
      
          在更为文明的20世纪90年代,金融电子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其发
      展趋势超   
      
          出人们的想像。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进攻金融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犯
      罪越来越多,银行损失也越来越大,其发展之快也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以计算机为
      犯罪工具的黑客们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可以在世界各地实施犯罪。有了这样的条件,
      1994年,网上银行抢劫犯伏拉德米尔·列维走进了圣彼德堡地铁站,准备乘车回家,
      开始进行他在传奇案件中排名第九的犯罪活动。
      
          1994年,计算机专家伏拉德米尔·列维在圣彼得堡只通过一台286 计算机就从
      美国花旗银行窃走了数百万美元的巨款。他就呆在俄罗斯,甚至没有离开他的桌子。
      列维把自己的终端机接在了花旗银行的计算机上,并成功地进入了银行顾客的账户。
      他把别人的资金转移到他设立的账户里,就我们目前所知,这是首起利用互联网窃
      取巨款的重要案例。
      
          列维虽然可以利用个人电脑,在网上成功转账,但他要提取现金,就必须有人
      走进银行去取款。结果警方守在取款机边,在取款人提款时将他们抓获,然后顺藤
      摸瓜找出了列维。
      
          列维只在狱中呆了三年。对一个首次利用高科技犯罪的罪犯来说,这并不是最
      重的量刑。
      
          这起案件让人们大开眼界。人们首次意识到,这种盗窃方式潜在的威胁。当罪
      犯登上互联网后,地理位置就无关紧要了。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完全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例
      逐年增多。网络窃贼的作案方法、作案工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包括:释放计算机
      病毒使计算机系统瘫痪;通过可以发现网站软件程序薄弱之处的“扫描器”、窃取
      密码的“嗅探器”破译关键密码、窃取核心技术或信息;通过破译密码修改计算机
      系统内的账户数据,制造混乱以达到窃取资金的目的等等。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他甚
      至说,银行业是必需的,而银行是不必要的。现在看来,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仍未
      消除,盖茨的预言未免过于乐观。
      
          用来处理银行业务的计算机系统,已经相当安全了。但不同的是,现在金库是
      在每个罪犯的卧室里。
      
          ——查理·库夫曼,《网络安全》一书的合著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