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老人身后边的志愿者
      
        同样是寻亲,同样的苍凉。战争过后,以这样一种方式书写着一个人的命运。
      光荣与梦想,牺牲与荣誉,生命与历史,糅合成这样一个又一个故事。
      
        到 2008 年,为烈士寻亲,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或者因为这个山西老人知道了
      自己亲人的下落,或者为老人的义举所感动,或者为老人艰难的寻亲之旅唤起了一
      腔激情。大学生参与进来,军人参与进来,电视台、报社记者更不用说,他们来自
      山西、河北、安徽、山东、湖南、湖北、广东、宁夏,这中间,有年轻力壮的,更
      有年近八旬的耄耋老者。
      
        这并不是虚说的。再一次采访王艾甫的时候,走进太原收藏协会那间简陋得再
      不能简陋的办公室,简直抽不出整块的时间谈话,刚刚开了一个头,就被急促的电
      话铃声打断,给他提供信息的,报告烈士家属下落的,还有,跟他交流谈心的,还
      有,还有找到的那些烈士亲属因为落实不了烈士待遇而向他撒气发火的。一连两天
      都无法深入采访。最后,我们只能再一次将采访地点移到太行山深处的左权县。他
      真是太忙了。一个70岁的老汉,说话还算精神,可是精神头远不如上一次见他的时
      候,吃饭拿筷子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当然,除了日益老迈的身体,还有从来未见好转的生计。说起生计,老汉倒显
      得豁达,他说,咱一个退休干部,一月工资两千多块呢。比起地里的农民,就是一
      个经济巨人,知足吧。
      
        他的每一分钱都有用处。办网站,发信息,到陵园去寻找名单上烈士的墓地,
      网站的后台管理。2008年,他竟然启动了一个浩大的工程,将从1931年诞生在山西
      的红二十四军到同年诞生的晋西游击队,再到红军东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
      直到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山西籍烈士全部录入电脑。这个工程不仅对于一个年逾古稀
      的老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一个专业部门专门来做这件事,怕也艰难。可是,
      这个工程竟然不可思议地接近了尾声。要知道,要将20多年来牺牲的山西籍烈士姓
      名、部别、牺牲地、埋葬地全部分门别类整理、录入,要花费多大的心血,再加上
      考证、寻访、搜集,这些琐碎具体的工作,那是一个怎样的工作量?
      
        王艾甫好像在作人生的最后一次拼搏,在这次冲击中,调动了他作为一个收藏
      家一辈子的积累和经验。他让我打开他的电脑看那些资料,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大
      工程,谁知道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不禁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真切地向他说明
      自己的感受,只是摇摇头,真想上去握握他的手。
      
        里面录有105753位烈士的资料。
      
        十万三晋英烈,尽在眼底。
      
        从2005年寻找到第一位烈士,老汉每天就这样进行着与他体力和年龄不相称的
      超常劳动。
      
        在某种程度上,寻亲已经成为他的一个负担。好多人都劝他该放一放了,我也
      曾经这样劝过他。他说:你叫我怎么放下?我放得下吗?把这个事情做到这个程度
      了,怎么放?牵动了那么多人进来,你抹头放弃了,别人不骂你啊!
      
        他说起一个唐山寻亲自愿者,叫张红琢。他经常打过电话来,两人还没有见过
      面,可已经有多半年的交道了。像这样未曾谋面的朋友还有好多。
      
        张红琢是一名1960年出生的中年人,今年48岁,是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张各庄
      村的一位农民。不过,张各庄村显然已经属于城中村,张红琢担任村治保主任、民
      兵连长、物业经理,自己还有一个小企业,担任经理。
      
        1960年出生,正经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的教育是完整而成熟的红色
      教育,同时,又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浩劫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种经历与教育
      的反差,使得“60后”的思想背景相对复杂,眼前的世界呈现给了他们希望,但同
      时又没有和传统彻底告别。他们是叛逆的开始,但同时又是传统的尾巴。他们对历
      史有着独特而深切的理解,尤其是身处基层农村的张红琢,体味会更加深刻。
      
        这一位新型农民怎么会跟王艾甫这样一位古稀老人搭上界呢?两代人因为一件
      事,奇妙地走到了一起。
      
        2008年的春天,刚刚学会上网的张红琢在办公室里浏览网页,也是天意,他竟
      然闯进了点击率并不高的“中国寻亲网”,也就是清华大学房地产F18 班捐助办起
      来的那个寻亲网站。他好奇地点击开阵亡将士查询栏,866 份阵亡将士名录中,居
      然有唐山市辖区7 个区县的28名烈士,至今没有亲属认领墓地。
      
        这个年轻农民坐不住了。还有这回事啊!这个听评戏长大的唐山人看着说说软
      不腾腾的,偏偏是个急性子,一个电话就打到山西省军区军史研究室,他问王艾甫
      收下的阵亡将士名录是不是真的。
      
        事实上,这份阵亡将士名录是经过山西省军区军史研究室作过鉴定的。回答当
      然是肯定的。
      
        2006年5 月,由《燕赵晚报》发起组织的“为河北烈士大寻亲”活动,在燕赵
      大地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报纸连续两月刊发王艾甫手中收集的河北籍烈士名单,
      84份未发出阵亡通知书和866 份阵亡将士名录365 名河北籍烈士中间,最终有34名
      得到落实,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王艾甫跟河北有缘。
      
        张红琢并不是不知道2006年这个轰动燕赵的新闻事件,报道连篇累牍,烈士和
      烈士背后的故事,在他看来,好像跟自己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这一次不同,他点击
      寻亲网站上河北籍烈士名录时,烈士的籍贯栏的记录将他的目光给焊死了。“乐亭”、
      “丰润”、“玉田”。一字一惊,数字数惊。数一数,28位。这些属于唐山市辖区
      的区县,大部分烈士的墓地已经落实,但他们的家属可能对自己亲人的葬身之处一
      无所知。
      
        他又坐不住了,山西的这个老人,天南地北为烈士寻亲,真是了不得。他按照
      网站提供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头是王艾甫。呀!这个声音居然是熟悉的,他
      竟然不知道怎么表达了,他说了一通感动,说了一通敬佩,最后他请示王艾甫,说
      可不可以帮助他找找唐山籍的烈士?
      
        王艾甫当时苦笑,这还有什么可不可以的,为烈士寻亲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
      
        张红琢听到电话那头话音的疲惫。他曾在网页上搜索过王艾甫的事迹,一下子
      唤起好多记忆,这个老汉在电视上见过不止一回两回。他的辛苦,他的执着,他的
      激情与他的清贫,已经感染了他。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回这件事确实跟自己有关系,
      那么多的烈士,离自己并不远的。他有些心疼那个上千公里之外的山西老汉。
      
        好在,他有许多便利条件。有车,忙里偷闲还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手下还有些
      伙伴,外边有许多朋友,不就是一个唐山嘛,北遵化,南唐海,西玉田,东乐亭,
      转一个圈下来也就不到两千公里的范围,有多大?
      
        在大平原上生活惯了的人,城乡之间只有城镇参照,趟平地走过,跟生活在山
      区的人在地理观念上显然有区别。他想得也显然太过简单。
      
        他从网站上下载了唐山籍28位烈士的名录,按县区分开,乐亭,丰南,玉田等
      等。他还准备了一番,他深知道一个农民外出跟公家单位打交道的难处,到唐山市
      路东区民政局正儿八经地开了一个证明。民政局的同志挺痛快,没有理由不支持这
      个激情澎湃的本地人。介绍信马上就拿到手了。
      
        就这样,他驾车跑开了。跑开了他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因为不
      简单,才是一种挑战。他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往往返返,2008年这大半年,他驾车往来于唐山- 乐亭、唐山- 丰润、唐山-
      玉田之间,每一次往返都是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找民政部门了解烈士情况,查阅地
      图,访问老者,核实老地名与今地名的异同,往往是,为了一个烈士,他至少要往
      那个地方跑上三趟,甚至更多。
      
        更何况,时隔50年之后,行政区划变动得很厉害,唐山市及唐山市周边区县的
      城镇化步伐非常迅速,再加上1976年的大地震,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找一个在 50
      年前就在世界上消失了的人哪里有那么容易。有一个叫黄恩溢的烈士,籍贯为河北
      玉田丰壁后村。查地图,实地踏勘,玉田县全县也没有丰壁后这么一个地方。记错
      了?有可能。没记错?有可能。最可能的是笔误。他捧一张玉田县地图一镇一镇过,
      一村一村查,突然,眼睛一亮,玉田县窝洛沽镇有一个半壁店村。丰壁后,半壁店,
      字形相近,是不是半壁店。找书法字典来看,“丰”和“半”、“后”和“店”两
      个字没有很大区别,显然是笔误。
      
        他驱车来到这个半壁店,一打听,果然就找到了烈士黄恩溢的弟弟。
      
        这半年下来,把唐山市跑了个遍。若不是车轮子帮着他丈量,他还真不知道唐
      山竟然这样大。
      
        事实上,寻找并不困难。比起王艾甫来,相对并不困难。他一口气就找到16个。
      这已经很出乎他的意料了。
      
        其中的14人分别是:
      
        李金生
      
        籍贯:河北乐亭县。1949年牺牲。部别:六十三军一### 师五六五团。
      
        今地名:河北乐亭县庞各庄乡青坨村。
      
        家属有侄子:李晓全。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康兴厚
      
        籍贯:河北乐亭县郑柳河村,1949年牺牲。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中堡王庄乡勒流河村。
      
        家属有外甥: 徐福江、杜全利。
      
        墓地:太原黄陂烈士陵园。
      
        周有富
      
        1930年4 月生。籍贯:河北丰润县西关,1949年牺牲。部别:六十八军一九三
      师五五七团。
      
        现地名: 丰润区。
      
        家属有弟弟:周义。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孙承恩
      
        籍贯:河北乐亭县三官庙村,1948年牺牲。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中堡王庄乡西行村。
      
        家属有侄子:孙国江。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曹永平
      
        籍贯:河北乐亭县皮王村。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毛庄乡后黑村。
      
        家属有儿子:曹庆林;女儿:曹庆华。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吕占魁
      
        籍贯:河北乐亭县一区。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城关镇后葛村。
      
        家属有女儿:吕志芹;外甥:谢志友。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赵振生
      
        籍贯:河北乐亭县三区。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中堡王庄乡三官庙村。
      
        家属有侄子:赵金全、赵金刚。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高还学
      
        籍贯:河北乐亭县。
      
        现地名:河北乐亭县城关镇高安庄。
      
        家中无亲人。
      
        墓地:太原黄陂烈士陵园。
      
        佟宝印
      
        籍贯:河北乐亭县。
      
        今地名:河北乐亭县胡家坨乡黄口孙庄。
      
        家属有弟弟:佟保贵。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孙希户
      
        籍贯:河北丰润。部别:五八二团。
      
        现地名:丰南大新庄镇河沿村。
      
        家属有弟弟:孙希琪。
      
        墓地:太原清徐烈士陵园。
      
        黄恩溢
      
        籍贯:河北玉田丰壁后村。
      
        现地名:河北玉田窝洛沽镇半壁店村。
      
        家属有弟弟:黄恩元、黄恩达。
      
        墓地:太原郑村烈士陵园。
      
        王兢(悦)
      
        籍贯:河北玉田县香椿园村。部别:第一野战军。
      
        家属有侄儿:王少华。
      
        墓地:无。
      
        这些来自唐山的冀东烈士,都是当年跟随杨得志和杨成武两位将军的华野十九、
      二十兵团的燕赵子弟。1949年1 月,辽沈战役结束,平津战役结束,被徐向前指挥
      的十八兵团围困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太原城已是孤城一座,攻陷在即。这些燕赵子弟
      随二杨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直逼太原城下。
      
        可是,有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去了,再也听不到那软软和和的乐亭大鼓、唐
      山评戏了。乐亭那个地方,还是中共创始人李大钊的故乡,唐山,更是20世纪20年
      代中国工人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其实,不必跟着张红琢跑一趟,任何人都会读出其中的辛苦。岂止是张红琢自
      谦的那样:这个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出钱出力出工夫的事儿。除了详细的核
      实,还得投注巨大的热情。除了承受旅途的辛劳,还得搭上一个普通农民的自尊。
      
        有一次,他去某县民政局要查一下该县的烈士名录,人家就是不让,出示了介
      绍信也不行。你一个农民想干什么?别找事,出去!
      
        把他给轰出来了。他蹲在路边简直想哭!你那个名录保密吗?保密咱就不说,
      可是那是烈士名录哇,你保什么密。但人家就不让你看你有什么办法?
      
        事实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二十兵团的牺牲烈士,在1949年之后都得
      到了烈士认证。可是解放战争几个战役下来,戎马倥偬,部队调动频繁,许多战士
      牺牲在哪里,埋葬在哪里,亲人们并不知道的。张红琢确实给烈士的亲人们办了一
      件大事情。
      
        丰润籍烈士周有富的弟弟周义,年近古稀。哥哥参军时他只有七八岁,他只知
      道哥哥周有富是一位烈士,可50多年来就是不知道哥哥在哪里牺牲,埋葬在哪里。
      他一直以为哥哥牺牲在石家庄,可到石家庄找了几次都没找到。1990年,他的孩子
      考上石家庄的学校,还专门到烈士陵园费工夫仔细找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
      
        整整50年之后的2008年春天,张红琢把周有富的下落送来了。这份惊喜可想而
      知。周义拿出民政部门发的“烈士证明书”让张红琢看,拉着这位年轻自己十好几
      岁的年轻人,一个劲叫“兄弟兄弟,叫我怎么感谢你啊!”
      
        乐亭县佟宝印烈士、丰南区孙希户烈士……十多位烈士的情况大同小异。
      
        一位烈士一段故事,一位烈士一段亲人的牵念。张红琢不禁感慨系之。他为烈
      士寻亲的活动很快受到唐山市新闻媒体的关注,对他的寻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追踪
      报道。刚开始,他还不大情愿,打电话告诉王艾甫说,天天有记者打电话,简直应
      付不过来。这个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报纸电视上露面的农民兄弟,真是太纯厚了。王
      艾甫现身说法,告诉他说,新闻媒体的介入,是寻亲的非常好的途径。一个人就是
      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子。
      
        他马上明白了。说,王老啊,你是说新闻就是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哪吒脚下
      的风火轮啊!
      
        唐山话一说,那个味儿就如同演小品,说得山西这厢的老汉哈哈大笑起来。
      
        新闻媒体帮了张红琢的大忙,公布了烈士名单,公布了自家的电话,顿时事半
      功倍,再不用像刚开始寻找时那么辛苦了。只是,家里的电话多了,报纸电视一旦
      有读者提供来信息就通知他,一说就是半天,打过来,打过去,费用不菲。妻子刚
      开始不理解,你不没事儿找事儿嘛!但发现丈夫每落实一位烈士那个高兴劲,四十
      多年头一回见啊!以前没发现啊!再问这个事儿,不简单,妻子就怪他,“这么大
      的事儿也不吱一声,我跟你出去不少受些罪不是?”
      
        小半年之后,就夫妻双双驾车出门了。张红琢是个有心人,每去一个地方的民
      政局,就会把牺牲在太原的烈士名字抄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回来之后和王艾甫收集
      到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名录”慢慢比对,这一比对不要紧,在866 名阵亡将士登
      记册中,那些没有籍贯没有部别的烈士,加上此前28个,总共有72位,曹奎和其他
      6 位烈士就是张红琢通过上述方法找到的。本来,“太原战役阵亡将士名录”上只
      有烈士曹奎等6 人的名字,却未显示籍贯和部队番号。张红琢以前在玉田县、乐亭
      县等民政部门查找时,就注意到了这6 位烈士的名字。当他把这一信息反馈给王艾
      甫,王艾甫根据封面提供的部队番号,初步认定6 位烈士系唐山籍烈士。
      
        我在对张红琢进行电话采访的时候,他只是平淡地说,这也没啥,咱长辈有这
      么一档子事儿还不着急死啊!就是为长辈们做点事儿,尽个孝心吧!
      
        除张红琢之外,受王艾甫为烈士寻亲感染的还有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职工徐远东,
      他是一位痴迷的文史爱好者,在淮北地区收藏界颇有影响,对皖省文史多有研究。
      2006年以来,他认真分析县名和村名的历史变迁,成功为安徽籍烈士李漠元、李振
      才、张兴有、朱应伯、刘克功找到自己的亲人。
      
        此外,还有内蒙古孙耀烈士的外甥女朱敏。王艾甫四上内蒙古,三进北京,为
      孙耀烈士的烈士待遇奔走呼号,整整三年时间终于落实。朱敏的母亲孙秀峰每每提
      及山西太原的这个老人,总是说: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啊!朱敏从网上下载了84份未
      发出的阵亡通知书和866 名阵亡将士登记册,发现有许多原绥远省和察哈尔的烈士
      像她姥爷一样未能回家,她把这些烈士的信息分发给烈士所在地的同学们,求他们
      千万帮忙寻找。
      
        华中科大的大学生们,在帮助王艾甫寻找完在太原战役牺牲的湖北籍烈士之后,
      又将范围扩大,寻找淮海战役、解放上海、南下剿匪诸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亲人。
      为烈士寻亲,是华中科大团委和学生处固定的寒暑两期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山东省东营有一位赵尚志,他的父亲参加解放战争牺牲,当得知王艾甫专门为
      烈士寻亲的消息后,几次打电话过来让王艾甫帮这个忙。奈何,他的父亲并不是牺
      牲在山西战场上,王艾甫爱莫能助。几番电话往来,赵尚志并不因此抱怨这位可敬
      的老人,每逢年节总要给寄来一些山东特产过来。而山东的赵尚志,年纪大出王艾
      甫整整三岁。
      
        更不必说还有很多好心人,还有众多的新闻媒体记者。正如王艾甫总结自己的
      2008年,这一年,为烈士寻亲,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变成了一个社会行为,
      至少有许多人在操心这个事,而且行动起来,投身其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