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汗弼烈士的亲属最终得以确认。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为烈士寻亲社会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山西
      日报》、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对此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武汉
      晚报》进行了全程追踪报道。
      
        新闻媒体的广泛介入和报道,无疑为寻亲活动推波助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事实上,没有新闻媒体的介入,寻亲活动得以开展、深入,简直不可想象。正
      如率先介入寻亲活动的《三晋都市报》记者翟少颖、自愿加入寻亲队伍寻找到第一
      位烈士的《武汉晚报》记者汤华明、第一位全程记录寻亲过程的太原电视台记者孔
      进,他们几乎有着同样的感受。
      
        刚开始还是从纯职业角度,冲着这一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和轰动预期介入的,
      但是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这件事,这一事件已经
      远远超越了新闻本身。它在寻找什么的时候,在呼唤着什么;在倡导一种精神的同
      时,又在感染着每一位参与报道的记者。
      
        事件本身在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拒绝任何功利的东西,就拒绝任何杂质掺杂进
      来。王艾甫老人如此,年轻的大学生们如此,敬业的新闻工作者们,也是如此。
      
        至少,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为烈士寻亲从一张社会实践的报名启事中飘然
      而出,在那一个充实的寒假之后,成为校园内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话题,似乎成了
      许多同学心中的一个结,一块心病。
      
        湖北还有4 位烈士没有下落,湖北之外,湖南还有,安徽还有,四川还有……
      
        紧张的一个学期显得有些漫长,漫长得有些迫不及待。2006年7 月末,又是100
      多位同学组成的寻亲队伍接过又一份未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名录,从校园里开
      向湖南,开向安徽。
      
        武汉别的校门口,也走出了类似的队伍。
      
        躺在英烈谱中的烈士- 萧启华
      
        华中科技大学2006暑期寻亲队湖南衡阳组成员:彭茜,周志平,刘卉,赵成。
      
        负责寻访烈士:
      
        肃启华,部别:一九七师五### 团三连;职别:班长;年龄:22岁;牺牲时间
      :1948 年12月;籍贯:湖南省衡阳县双苇塘镇。
      
        2006年8 月1 日,衡阳电视台策划部接待了这样一位同学,一个娇小而干练的
      女孩子递上介绍信,还有一份正儿八经的公函。衡阳电视台的记者说,说是大二学
      生,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校的高中生,稚气,认真,活跃,有点天真的一本正经。但
      她的一番介绍让大家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她叫彭茜,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大二学生。电视台摄影师全青松和记者梁丽
      方听完她的介绍,马上就表示全力支持他们。不说他们要办的事儿大小,光凭这几
      张年轻可爱的面孔和真诚的要求,任何人都没办法推托的。
      
        在他们出发之前,彭茜就给家里打电话,家里帮着查询,说衡阳就没有“肃”
      这个姓,更别说“肃启华”了。7 月27日,他们回乡之后,即到县档案局查阅相关
      档案,人家那里也没有“肃”这个姓,不说档案里没有,就是全县也找不出“肃”
      这个姓的。
      
        再看地名。查阅衡阳县地图,全县没有双苇塘这个村。
      
        姓名没有,地址不对,无从下手,寻访进行不下去。当然,她没有说这几天来
      的辛苦。
      
        放假归来,身负重任,要出门寻访,四个同学都换了一身讲究的行头。在考察
      姓名未果、寻访地名受挫之后,四个孩子决定实地踏勘。打开地图,标出县境内带
      “双”、“苇”、“塘”三字的地名,像大战前夕的总前委一样认真严肃,筛选、
      分析,最后确定最有可能的两个村,双木塘和又坳塘村;然后,他们想,烈士牺牲
      的时候是22岁,也就是说,至少在20岁时还在家乡,如果在世的话,就应该在80岁
      以上,能知道他们的人应该是70岁以上的老人。
      
        当然,这里头有一丝侥幸,希望有奇迹发生。但是,奇迹对他们十分吝啬,两
      个村子走过,一天下来一无所获。
      
        岂止这些,天气也不帮衬,湘南大洪灾刚过,刚刚接受洪水洗礼的道路湿滑泥
      泞,更兼老夏骄阳,脚底水泡,头上火烤,在这个时候,即使田里劳作的农民都趁
      着早晚天气凉快的时候干活,他们在行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穿的新衣服、新鞋子
      都让泥巴糊了。还好,江南水多,他们热得实在不行了就赶到小溪边,凉快一下再
      继续赶路。
      
        他们只能打道回府,从长计议,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大海捞针。
      
        茫然之中,彭茜想到寒假期间寻亲队伍的经验,想到求助新闻媒体,来到衡阳
      电视台。
      
        电视台表示要跟踪采访,通力合作。
      
        第二天,彭茜带着其他三位同学来到电视台,电视台提供了一份衡阳当地老红
      军的电话簿,希望先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点信息。老红军们大都已是80多的高龄。当
      电话打去时,老人耳背得根本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双方问归问答归答,问答两岔,
      靠家人传递翻译才接上茬。
      
        老红军很热心。
      
        肃启华?
      
        不清楚!
      
        信息量等于零。
      
        坐下来总结,还得到档案局查询,还得加强信息辐射范围。彭茜他们又与《衡
      阳晚报》联系,晚报的记者答应得非常爽快。此前,各地关于寻亲的报道屡见报端,
      已成热点。有新闻媒体的关注,无疑减轻了一连串失望带来的惆怅。
      
        8 月2 日中午,他们又随记者一起驱车来到了衡阳县档案馆。档案馆的房间显
      得很陈旧,从窗口洒进的午后阳光照在一卷卷发黄的资料上,呈现出一份别样的宁
      静。电扇悠悠地晃着,几个人分别埋头于厚厚的县志中,寻找着线索。奔波的疲惫
      写在每一个组员的脸上,大家却仍在聚精会神地搜寻。
      
        摇头,摇头,还是摇头。疲惫的脸上又被涂上了一层失望。
      
        正当大家纷纷叹息时,一声惊叹打破了这份沉闷。原来随手翻阅《衡阳县志》
      的记者无意中在烈士英名录发现了一个叫萧启华的烈士。因为“萧”和“肃”只差
      一个草字头,这引起了她的注意。拿出从太原传过的阵亡通知书核对,部队番号和
      牺牲时间竟然一模一样,完全吻合,“萧启华”就是阵亡通知书上的“肃启华”!
      从县志中得知萧启华的家乡叫呆鹰岭镇。
      
        水落石出,一片欢呼。
      
        可是,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去,烈士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地方志的“英烈谱”
      中?带着这个疑惑,他们首先来到了衡阳县县委,希望能了解烈士认证的程序,以
      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县委办公室里,当年负责编写县志的一位老干部解释说,这个
      烈士名录是当年省里下发的,认证的工作当然也是在省里进行,具体情况县里并不
      清楚。
      
        没有想太多,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呆鹰岭镇镇政府。但是,又是一道坎!
      
        经过几十年来行政区划的变迁,现在的呆鹰岭已经不是解放前的呆鹰岭。老呆
      鹰岭的范围包括现在的7 个镇。盯着地图,烈士的家乡像一滴掉在熟宣上的墨汁,
      一下子洇开了。既然如此,那么老呆鹰镇的“萧”姓村庄应该是集中的吧?可是县
      政府的干部说,衡阳一县,“萧”姓遍地,无法下手。
      
        四个孩子的脸一下子觉得往小里缩,失望接着困难,困难连着失望,好不容易
      才得到的线索,如同梦里无端出现的场景,醒来时什么也没有了。
      
        这时天色已晚,只得返程。这种局面,让大人们也跟着急,你一言我一语都来
      安慰他们。一位老人提醒他们,既然县志的烈士英名录中已经录有萧启华烈士的姓
      名,那么民政局优抚科也许有他家属的信息。
      
        不是不可能。决定第二天再去民政局优抚科寻找线索。
      
        8 月3 日上午,彭茜再次来到市委大院里,正准备去市委党史办查资料,另一
      组队员传来了好消息。她们在衡阳县民政局优抚科找到了萧启华烈士家属的资料。
      她匆匆和报社记者一起第三次来到了衡阳县民政局。与另两个组员会合后,迫不及
      待地打开了那个封存已久的烈士档案袋,小心翼翼取出几张发黄的纸片,最浮头一
      份牺牲烈士证明书,上面详细地记载着烈士家属的具体位置- 衡阳县呆鹰岭区集福
      乡石元片双笔塘村,以及烈士父亲的姓名- 萧德仁。这才恍然明白,阵亡通知书上
      居然出现两处关键性错误,“肃”、“萧”已经讹误,“苇”、“笔”再错,要命
      的是,这两个字的繁体字十分相像。在那个识字人不多的年代,这样的笔误原也是
      可谅解的,只是给57年后几个孩子的寻亲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可是,档案袋上的地址与登记表里的地址又有不同,档案袋上写的却是“呆鹰
      岭镇石元乡石元村门前组”。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不同?里面有另一个小插曲。
      
        原来上世纪50年代寻找萧启华烈士的家属的时候曾经出过一次小小的差错。在
      衡阳县还有另一个叫萧德仁的老人,他儿子也是参军后下落不明。于是就出现了误
      领抚恤金的情况。但这个情况很快得到了纠正。资料上还显示,在1955年萧启华的
      父亲萧德仁和母亲高明贵还领过一次抚恤金。
      
        随后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解放前的集福乡应该属于现在的杉桥镇。衡阳县民政
      局和宣传部的领导得知情况后,也马上赶来并立刻联系了杉桥镇民政办负责人,要
      他们派一名工作人员随同学们一同寻找烈士的家属。
      
        此时已是下午2 点,天气十分炎热,驱车赶往杉桥镇民政办,民政办的人早就
      等在那里。民政办的同志对大学生们带来的材料进行了一番分析后,告诉他们说,
      解放前的集福乡石元村现在已经改为了集福村和石元村,它们都属于杉桥镇。
      
        民政办肖主任领路,先到集福村,集福村村支书说这里没有什么双笔塘,也没
      有“萧”姓村民。集福村里没有,那就是石元村了。两个村子相距不远,但山路崎
      岖难行,一路颠簸。
      
        他们来到了石元村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下车后找当地村民一打听,马上有了回
      应。村民说这附近确实有过一个叫萧德仁的老人,他家中也出过烈士。不过萧德仁
      老人已经不在了,但萧启华的大哥萧启富还健在。
      
        一天之内,由阴转晴。好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他们
      看到一片稻田的那边有一座红砖房。那便是萧启华烈士家属现在的居所了。
      
        由村里人领着,在路过一个小卖部时见到了一位老人,这就是要找的萧启华烈
      士亲哥哥--萧启富。一群人簇拥上来,老人对这群访客的问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不
      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始的沟通进行得有点困难。村里人说,他们老弟兄四人,
      分别以“荣、华、富、贵”取名,萧启华是萧启富的弟弟,他们的父亲叫萧德仁。
      
        一切信息都对上了号。同学们便搀扶着老人来到了他的家。在家中,老人的儿
      子找出了抚恤金领取证,还展开家谱让同学们看,弟兄四人,上有萧启华烈士的名
      字。
      
        萧启富说,他们家早就享受着烈属待遇,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参加解放战争牺牲
      的。一门双烈士,这是同学们在寻亲过程中碰到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位已经确认为
      烈士而未收到阵亡通知书的人。因此,萧启华烈士牺牲的具体情况,家属并不知情。
      
        萧启华的侄子说,以前奶奶回忆时总是叹气,说养了五个儿子却只有三个在身
      边,还有两个看不到了。以前家里只知道萧启华在战争中牺牲了,具体在哪里牺牲,
      如何牺牲,事后怎么样,他们都无从得知。所以,在修订家谱时,叙述到四叔时只
      寥寥十几个字:仁公四子,启华,解放战争战场牺牲烈士。
      
        这份迟到的阵亡通知书不再是一份噩耗,而是一份安慰。彭茜心里想。
      
        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她曾经听过寒假时同学们的寻亲报告,怕自己承受不了家
      属们获知烈士消息时的那种悲恸场面,现在,她松了一口气,但是,心里却一点也
      未见得轻松。
      
        与烈士家属道别后,同学们脚步轻松地走在宁静的青山之间。黄昏的稻田蛙鸣
      此起彼伏,气氛一派祥和。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