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李光耀死了十几年哪!
      
        襄樊二组,负责寻访籍贯襄阳县的李光耀烈士亲属。
      
        1 月22日,刚刚返回家乡的襄樊二组的同学即集中在一起,开始第一轮寻访。
      他们一起赶到当地政府,希望能从民政部门的档案资料里找到线索。可是,几个同
      学兴冲冲地赶到民政局的时候,民政局大门紧锁,办公区内空空如也,大家才想起
      来,今天是周末。
      
        为了提高寻访效率,同学们商定,第二天分头行动,一部分到襄樊市区与政府
      部门和媒体联系,另一部分直奔襄阳县。
      
        第二天中午,奔赴襄阳县的同学得到负责襄樊市活动的同学电话,说他们意外
      地获得了李光耀烈士家属的信息。头一天碰了一鼻子灰,第二天这好消息来得这样
      快,大家击掌欢呼,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原来,头一组同学到襄樊晚报社寻求帮助,
      在门房登记,他们说出事由之后,门房师傅居然眼睛一亮:这个人哪,我们早知道
      了。
      
        原来,早在2005年11月间,《襄樊晚报》也参与了《武汉晚报》倡议发起的寻
      找湖北籍烈士活动,在报上刊登过烈士名单。随即,烈士的侄子马上打过电话来,
      说报上登的李光耀烈士是他的叔叔。
      
        同学们不敢耽搁,马上找到报社的一位负责同志查询电话记录。
      
        打电话的,是家住樊城区牛首镇熊集村的李有生和李敏英。这两个人,称他们
      分别是烈士李光耀的侄子和侄女。
      
        两拨人马重新聚齐,尚婷婷、薛飞、谭胜虎、赵睿等同学马上租了一辆农用三
      轮车赶往熊集村。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农用三轮车载着一群毛头小伙子和毛丫头上路了。那几天,一场大雪刚刚落过,
      从襄城区出发的乡村公路都是泥路,厚厚积雪把路糟践得一塌糊涂,兴高采烈的同
      学们被东倒西歪行进的三轮车颠得上蹿下跳,这才发现,这趟门出得远没有他们想
      象的那么美妙。车子在泥泞中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牛首镇,三轮车司机不干了,
      给多少钱都不愿意再拉着这一群大学生往前走了。
      
        大学生们脸嫩,不好意思与司机争个尺长寸短。年轻人争强好胜,路是走出来
      的,这点雪能吓住谁?同学们弃车步行,向路人问清楚熊集村的方向,徒步向白茫
      茫的田野走去。
      
        一个多小时之后,熊集村的村民们愕然发现村口出现了六七个狼狈不堪的孩子,
      红男绿女,一个个像在哪受了欺负似的,鞋子全让黄稀泥给浆过,黄泥一直浆到膝
      盖头那里。
      
        原来,从牛首到熊集这段路比先前的路更加难行,难怪三轮车死活不来了呢。
      他们一边向路旁行人打听路,一边前行。刚刚融化的积雪使原本就凹凸不平的泥土
      路更泥泞难行,深一脚浅一脚,稍不留心就陷入泥土坑里,走累了也不敢休息,因
      为稍微停顿一下,厚厚的泥土就会粘在鞋子上,想把脚抬起来都很困难。
      
        可几个孩子的心情如那一天的天气那样晴朗,他们走着,还开着玩笑,“想想
      当年红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衫、草鞋,连雪山都爬了,沼泽都过了,我们遇到的
      这一点小小的困难算什么呢!”
      
        一路打听,路人指的路还不得要领,走三步退两步,绕了好大一圈才到了目的
      地。他们出现在一脸错愕的村民们面前时,上气不接下气问,这是熊集二组吗?
      
        是!
      
        哇!几个孩子居然欢呼起来。
      
        马上说明身份,马上道明来意。村里的人三三两两围上来,恍然大悟:你们要
      找李光耀?李光耀死了十几年啦!
      
        有没有搞错?不可能吧。他们看看资料,看看李有生留下的地址,没错啊!再
      看看村民们,双方都是一脸的困惑。
      
        再问李有生在不在?
      
        村里人说,李有生在外头做生意,不在家里。
      
        这时候,一些老人们才把娃娃们从失望中解救出来。他们告诉孩子说,是有李
      光耀这么个人,而且,李光耀的侄女李敏英就住在村里。
      
        他们找到了李敏英。李敏英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
      
        大学生们围住李婆婆,听她徐徐讲述烈士李光耀的经历。
      
        李家弟兄三个,李光耀排行第二。过去,他们家里很穷,读不起书,弟兄三个
      都是农人出身。李光耀成年之后,一直没钱娶媳妇,于是当兵走了。那时候,国民
      党抓丁,他当的是国民党兵,这一走就走得杳无音信。
      
        这么多年,家里人一直在打探寻找他的下落,也天天盼着他能够回家。奶奶活
      着的时候,一想起二叔来就哭,生生把一双眼睛给哭瞎了,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他的
      下落。
      
        李有生的父亲,也就是李光耀的三弟,在去世前还特别嘱咐他们,一定要继续
      寻找二哥的下落。
      
        同学们告诉老人说,婆婆,这下你可放心了,李光耀是烈士,他是光荣的。
      
        李敏英意味深长地说,有一段时间,看到电视上、报纸上说,人家当年到台湾
      去当兵都能回老家来,他是不是也能回来?一直等啊等,还是没等到。
      
        其实,大学生们此刻还没有明白其中的隐衷,多少年来,因为村里人都知道李
      光耀参加的是国民党部队。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家出了一个国民党兵,一
      直是悬在家人头上的一把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迎头劈将下来,而且直接影响到
      了子侄辈的上学、参军和工作。后来,李有生的父亲忍痛直接顶了李光耀的名讳,
      一直到死。在外面人看来,他们家里根本就没有第二个李光耀。
      
        这个隐秘,除了村里的老人们知道,谁都不清楚。
      
        直到同学们要离开村子的时候,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才给他们解开这个谜。难怪
      他们一进村听到的竟是李光耀去世才十几年的消息。
      
        同学们为烈士亲人多少年血脉相连的牵挂思念而震撼,更为烈士亲人在不知道
      烈士下落的情况下,忍辱负重将近60年而感到震惊。
      
        大家忽然发现烈士籍贯的地名和实际有出入。李敏英婆婆告诉他们说,他们家
      原先并不住在这个村,20世纪50年代大兴水利,商阳村地处水库淹没区,他们才从
      商阳村迁到熊集。
      
        一个个谜团被解开,可以确定,眼前李敏英婆婆一家多年牵挂找寻的李光耀就
      是登记册上的烈士本人。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同学们从村里出来,不由得再回头望一眼朴素的村庄。村头,李敏英婆婆佝偻
      着身躯,站在残雪覆盖的土地上向他们招手告别。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