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界定: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1)
      
          由于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及其划分标准都几经变更,所以不仅目前作为时尚流
      行话语的中产阶级一词指代不明,就是不同的学者也是在各自的理解与限定中使用
      中产阶级这一概念的,这就使得中产阶级成为一个指代不明的话语,一个内涵与外
      延都难以准确把握的不确定性的群体。在中产阶级标签之下的内容多有出入,甚至
      颇具歧义、大相径庭。然而,中产阶级是历史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儿。只有认
      识到这一点,并从历史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审视中产阶级,才有可能了解其
      内涵及其演变脉络,从而正确界定当代特定社会语境中的中产阶级,并有效估计其
      发展状况与未来走向。
      
          韩国中产阶级毫无例外地植根于韩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过程,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韩国城市新中产阶级具有更大的特异性。与东
      亚邻国相比,韩国中产阶级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其说他们更像理
      论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不如说他们首先更像是实实在在的韩国人。因此,要进一步
      了解韩国城市新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日常行为应该考虑家庭因素;为了分析东亚中产
      阶级的形成和结构必须考虑历史因素;为了准确把握韩国中产阶级在政治转型中的
      未来角色、政治潜力和局限就必须考虑国家的作用;要从人文主义角度把韩国中产
      阶级理解为东亚文化变迁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和理念转变的行动者就必须考虑文化因
      素。Hsiao HsinHuang ,Discovery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East Asia(Taiwan: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c Sinica, Nankang, 1993), p18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落入中产阶级预设模式的限制,才能真正了解中产阶级的具体
      表现与社会特征。透过对韩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考察,我们观察到的韩国中产阶级是
      与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中产阶级的社会镜像,这种镜像折射出的是韩
      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特有逻辑。 
      
          一中产阶级的界定: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
      
          广义的中产阶级是指社会资源占有上的社会结构中的中间层,这一层面上的中
      产阶级早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论述中就可以找到根源。虽然中产阶级在金
      字塔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为数不多,但其存在却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一个难以准
      确界定的群体,因而有关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不同的理论学派、不同的研究者总是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定的限定与区分,也就是说他们必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
      确定作为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中产阶级,也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中使用的
      中产阶级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建构的,因而,必然就缺乏一个一致的、公认的
      理论和概念系统。意识到这一点,是我们理解中产阶级的概念、内涵及其在特定语
      境中实践应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中产阶级,另外bourgeois ( 布尔乔亚) 一词有时也与middle class表示相同
      的意思即:中产阶级。但大多数情况下该词译作“小资产阶级”,带来强烈的意识
      形态倾向与嘲讽意味,更多情况下,它是与矜持、虚饰与做作相关的生活方式的代
      名词,而且这个词的使用远没有middle class普遍。而在非英语国家,这一词使用
      的更少,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中产阶级的英语同义词为middle class。这一概
      念直接来源于英语,在那里这不存在太大的歧义。而在非英语国家,这一用语的本
      地译法则各异。一些法国史学家称他们为中等中产阶级(middle middle class) ;
      还有些学者称他们小资产阶级(bourgeoisie) ,而最著名的表述则是甘必大于1872
      年在格勒诺尔发表演说时所提出的:“共和国的到来,标志着中等社会阶层——新
      社会阶层(new social strata) ,已经进入权力机关。”甘必大这里所说的新社会
      阶层,简称“新阶层”,指的就是19世纪50~70年代,因经济上不断壮大的新兴集
      团,于是“新阶层”就成了一个新兴集团最为普遍接受的称谓。宋亚萍:《论19世
      纪法国中间阶层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9年第4 期。到19世纪末东亚中产阶级的出现是一个具有政治和社会根
      源的晚近现象,用于表示这个新近出现的阶级的地方词语在四个社会也不尽相同。
      在香港和新加坡,由于广泛使用英语,在这两个社会中,中产阶级这一术语直接指
      特定的部分人口。在台湾和韩国,中文和韩语是官方语言,因而这一名词包含了一
      些地方特点。在台湾,中产阶级的中文意思是“中等资产的阶级”、“中产阶层”、
      “中间阶级”、“中间阶层”。最流行的韩国词称中产阶级为“中等阶层”  。尽
      管这些当地词语表示的含义不同,但中产阶级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指具有一定的生活
      标准和生活方式的人。他们被看作一般人能够认同的新的参照群体。Hsiao Hsin
      Huang ,opcit , pp 7 ~8  
      
      
      
          傅高义(Ezra FVogle )在研究日本的新中产阶级(工薪阶层)时采纳的、
      通常也被社会学家使用的“新中产阶级”基本上是由职业来界定的,它用来指随着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而来的在政府官僚部门与企业、公司中的白领雇员。与为数不
      多依靠财产赢利的老中产阶级的私营业主和农场主不同,如此界定的新中产阶级成
      员基本依靠其薪水生活。Vogel , Ezra F ,Japan s new middle class: the 
      salary man and his family in a Tokyo suburb(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3), p2 这与老中产阶级不尽相同。以独立的企业主和农场主为
      主的老中产阶级的收入会随经济大气候而波动,工作与休闲时间模糊不定;而薪水
      雇员很明显地享有受保障的收入和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与农场和自主企业相关
      的工作与焦虑。但更重要的一点区别是老中产阶级(如小企业家)是相对独立的,
      他们是“依据中产阶级资本主义的经典方式来建构其世界的:这是一个遵循自我平
      衡原则的非凡社会,虽然其本质上很少或根本就无须依赖权威,但却需要广泛扬弃
      传统和一些私有财产的捍卫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