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约到推进:教育与中产阶级(2)
      
          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增多,成为中产阶级群体的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
      虽然在1860年代为女生开设的中等教育课程还比较有限,但教会学校并没有将女生
      入学的资格限定在新教和大学教师家庭出身的女孩子身上。1850~1863年间,在教
      会学校接受教育的男生比例从7%上升到22% ,女生更是从9%上升到54% 。第一所女
      子中学出现于1880年代,一些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从而获得较高层次的教师资格,
      也可以继续更高水平的教育。不过,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并非出于学习知识的
      考虑而送她们去学校,他们将女儿送去教会学校学习,是为了让她们掌握一些得到
      社会公认的仪容举止,以便她们遇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丈夫,从而保证她们将来的家
      庭从内到外都能保持符合身份的体面与优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从1862年第一
      位女性得到学士学位到1882的20年间,只有49个女学士。Ibid,pp 182 ~184 
      我们知道,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文化素养对后代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
      的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与重视。换句话说,作为社会发
      展的一种结果,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增多,教育水平也得到普遍的提高,这反过来又
      推动了中产阶级群体的增长。
      
          大众教育的出现使更多的家庭实现社会等级的攀升成为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导
      致了中下层中产阶级家庭提升子女地位的压力,同样也刺激了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
      职业上的进取心。19世纪,对许多家境并不十分富有的中产阶级父母来说,教育是
      最具操作性的地位提升的途径:通过教育,也许他们的儿子可以成为工程师或赢得
      奖学金而成为一名教师;女儿也许能得到一份职员的工作,或者会有更好的机会遇
      上位家底殷实的丈夫。
      
          20世纪以来,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直接造就了新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自大革命时期就在法国占主导地位的精英教育方针有所改变,不同
      社会阶级学习机会的分布结构向上移动,但基本上没有改变原来的面貌,如在1961
      ~1962和1965~1966学年,工业家的子弟进入大学的机会分别是528%和74% ,而
      工人农民与小职员的子女则不足20% 。在专业的选择上同样存在阶级差异:理学院
      的化学或自然科学、文学院的地理学以及中学的现代科成为下层阶级出身的学生最
      有可能选择的方向;巴黎社会学专业接受的出身于上层阶级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
      68% (文科各专业平均仅为55% ),而现代文学或地理学等专业却接受了比例最高
      的下层或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48% 和65% (各专业平均为45% )。
      P布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103 ~104
      页。随着一项被称作法兰西计划(French Planning) 的教育框架开始实施,各类培
      训课程均可以学位资格来衡量,传统上一直作为进入更高层次教育与社会地位的敲
      门砖、标志着中产阶级与上层阶级和劳动阶级之间的分隔的baccalaur éat学位,
      不再具有精英筛选的功能。1985年,学位证书已不能表示拥有者具备了未来精英的
      资格,因为政府着手实施的高等教育“一体化”(massification )政策,使技能
      与职业培训也有了相应的学位证书,培养社会精英的大学之门已向所有的年轻人敞
      开,baccalaur éat曾经所包含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地位屏障的功用至此消失。教育
      的社会地位提升机的功能至此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70年时,只有206%的中学
      毕业生获得了baccalaur éat学位,1999年就有611%的人拿到了学士文凭。Cam,Pierre,
      “The French Baccalauréat Since 1985: Level of Qualification or Type of 
      Diploma?”, Assessment in Education,Vol 8,No3,(2001),资料来自网站:
      EBSCO Publishing大众教育在消除社会地位的差异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
      负面效果则是学士学位证书普遍的声望贬值。 
      
      
      
          尽管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就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言,法国社会阶级间的不
      平等在今天依然严重。统计数据显示,在法国目前30~34岁的一代人中,一名企业
      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有21% 的机会能够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名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女
      只有1 1%的机会能考上好学校。前者入学后得不到毕业文凭的风险是233%,而
      后者得不到文凭的风险则高达827%。此外,一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比一名
      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女在大学毕业后当上一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机会多一倍。在专
      门培养精英分子的学校中上学的学生们,他们的出身越来越趋于一致化。从80年代
      初到90年代,在这些高等学府中,职工家庭出身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已从原来的26
      9%下降到目前的162%。丁骥千,同前引文,第42页。
      
          不容置疑的是,教育为法国中产阶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提高人
      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消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等方面,教育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
      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在教育机会的均等方面,法国各阶级间的区别仍十分明显
      ;精英教育本可以在培养个人情趣方面弥补家庭出身的不足,但因教育机会的差异
      而受到限制,以致你可以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判断出他所属的阶级群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