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华推动世界(1)
      
          “为什么是清华?”  桑顿说,“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认识清华,和他们
      相处融洽;第二我认为清华作为一个培养过很多中国领导人的学校来说,有它特殊
      的位置。”  放弃高达1120万美元的年薪,到清华大学当一名无薪的教授。高盛前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的惊人举动曾令各界哗然。
      
          2003年3 月的一个早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伦敦经济
      学院商学院院长劳拉·苔森像往常一样打开当天的英国《金融时报》,一个十分熟
      悉的名字射入他的眼中,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华尔街国际投资银行巨擘高盛
      公司总裁、联合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先生宣布辞职。“退休”后的他将成为北京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并在该院内发起一个名为“全球领袖”的项目。
      
          后来劳拉·苔森告诉约翰·桑顿:“想象一下当我读到今天早上的《金融时报
      》,发现你已经决定离开高盛去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时,是多么地吃惊。”
      
          《纽约时报》也对桑顿的决定表示疑义,认为对于桑顿这样大权在身的华尔街
      经理人来说,中国是不寻常的一招棋。“虽然这个快速增长的经济实体近来已成为
      一些领先投资银行的主要目标,但它仍然是一个金融体系相对绝缘的发展中国家。”
      而且评论说,即使是在中国的政府和学界精英圈内,只有少数人说英语,中文一窍
      不通的桑顿必定处于相对劣势。
      
          约翰·桑顿是高盛集团下任首席执行官热门人选,在这个关键时刻意外宣布辞
      职,离开这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兼证券公司,接受中国北京著名的清华大学的邀请担
      任该校教授,此举必将有助于加强跨国公司同中国未来商界和政界精英之间的联系。
      
          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 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 全球领导力桑
      顿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投资银行家,同全球许多顶尖公司以及福特汽车公司等高盛长
      期客户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桑顿去年薪酬达1120万美元。桑顿说,他辞职的原因之一是,现年56岁的高盛
      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预计将继续工作至少4 年~5 年。他说:“我一直知道,
      有朝一日我将停下手头的工作,去从事一些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桑顿已经
      在高盛工作了22年,今年将迎来他的50岁生日,此时此刻作出这样的决定“似乎符
      合时宜”。
      
          鲍尔森称:“我们将十分怀念约翰。他是公司最出色的典范。”
      
          担任清华的教授,约翰·桑顿认为这个决定是符合逻辑的。他说:“我始终有
      一个理想,就是让自己能够为社会公众作贡献。年轻的时候,我总是认为实现这个
      理想的最佳办法是进入美国政府;又或者是被总统任命去担任一些重要的职位。现
      在这依然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我认为现在清华大学所做的,就
      是目前我所能够选择的最佳途径。因为这里影响到将来,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将
      来。”
      
          我们有生之年将遇到的头等大事就是中国的崛起
      
          桑顿这次来清华,将担任清华大学的教授,负责一项旨在培训中国未来精英的
      大学计划,届时将邀请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课堂上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
      公共管理研究生项目的学生分享其商业经验和理念。桑顿说,安排跨国公司首席执
      行官和中国未来的商界和政界精英汇聚一堂,不仅有助于提高那些监督中国向市场
      经济转型进程的人士的管理技能,也有助于加强中国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
      互理解。他说,那些常常认为在中国不可能赚到钱的美国企业必须提高对中国市场
      的重视程度。
      
          他说:“我们有生之年将遇到的头等大事就是中国的崛起。”他说,在决定将
      精力专注于中国和教育事业后,他向清华大学管理人士就工作安排作出了提议。桑
      顿此次举动凸显出,他认为中国未来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是何等重要。
      
          桑顿于1980年加入高盛,当时担任并购咨询银行家,之后晋升迅速。1995年,
      桑顿成为子公司Goldman Sachs International 的联席首席执行官,1996年担任高
      盛(亚洲)公司(Goldman Sachs Asia)的董事长。1999年,他被任命为高盛总裁兼
      联席首席运营官。 
      
      
      
          尽管过去20年来,桑顿一直在伦敦工作,但他在高盛制定中国市场发展战略方
      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称,这方面的经历使他对中国具有的发展潜力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1997年,他帮助高盛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主
      承销商,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以及当时的国家总理朱镕
      基的工作方式。
      
          桑顿先生1993年第一次来中国,并工作了一年的时间,在那时对中国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和清华的渊源则可追溯到1999年清华经管学院前院长、前国家总理朱镕
      基出访美国前和他的一次交谈,那时他萌生了到清华工作的念头。他对清华的看法
      是拥有很多人才,并且这些人才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桑顿先生认为生命的意义
      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用这种才能造福于社会,他说看到中国崛起是他这一
      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能对这件事产生影响力,哪怕是一点点也会让他非常兴奋。
      他说“对我的一生而言,中国都是我生活的重心”。
      
          他说:“朱镕基总理亲自指挥困难重重的重组工作,并使之变为现实。由此,
      我明白了他们的操作模式和发展潜力。我发现朱镕基拥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他的务
      实作风令人印象深刻。”
      
          于1999年春与朱镕基总理的会面加深了桑顿的上述印象。当时桑顿指出,中国
      正设法彻底整改岌岌可危的国有企业,因此急需高素质的管理人士。朱镕基要求他
      起草一份关于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如何发挥作用的建议。这份建议促使清华大学在2001
      年1 月召开了一次有关启动高级管理人士培训课程的会议。桑顿回忆说:“那次,
      朱镕基总理主持了两天的会议。”桑顿说,除了讨论主要议题外,与会的企业高层
      管理人士还非常高兴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同朱镕基总理进行非正式交谈。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