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一件晚装
      
          多少个夜晚,当童年的我沉浸在灰姑娘的故事当中时,我都在梦想,穿上那件
      魔法变出的晚礼服,当我抖动裙角,花儿忍不住盛开,鸟儿也禁不住歌唱,它们一
      起快乐地唱道:cinderala,cinderala ,王子的马车在前面等侯......2003年2月
      15日  休斯敦 
      
          人生的第一次盛宴,我却缺少一件衣服。
      
          早在过春节的时候,就看到了TUX &TENNIES (要求上身燕尾服,下着网球鞋
      的意思)募款晚会的邀请信,意即任何人都可以出钱购买和姚明、弗朗西斯等球星
      同桌晚宴的一席之位,所募捐的款项将用于购买新场馆的绿地。与姚明同桌的座位,
      是每个2500美金。当时浮光掠影地看了看,丝毫没觉得和自己有什么联系。
      
          听说晚会到来的时候,还有些迟疑是否应该前往。我们这批年纪的中国女孩,
      对于许多梦想能够实现已属幸事,对那些衣香鬓影、灯红酒绿的晚宴又哪来的奢求?
      和美国女孩相比,二十几年的经历中读书、恋爱、交友一样都不算少,惟独就该是
      缺少那一件晚装吧。
      
          那样的晚宴和那样的晚装,该是等着那些美丽华贵的公主们,或者是注定要在
      石头堆里发光的那种,例如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吧?
      
          车刚一开到Wortham Theater (举行晚宴之高级餐厅的名字),就被门口的宝
      马香车所吸引,奔驰、林肯加长车、杰豹随处可见。一个个待者西装毕挺地站在门
      口,替贵宾们泊好车位。门口有一个小小的告示牌表明:只有受邀请者方可参加。 
      
          灯火通明的大堂里,挤满了各色人等,在偌大的层高十几米的空间内,左右都
      挂上了巨幅的火箭队员宣传照,头上是巨大的金碧辉煌的吊灯,一个个紧挨着的大
      桌子披着洁白的桌布,上面放着精致的烛台,每个打着领结的待者在每张桌边守侯,
      淡淡的烛光映衬着白色桌布上的几束素雅的鲜花,餐具则在光影中发出淡淡的银光,
      男士均身着毕挺燕尾服,女士均着华丽之晚礼服,他们优雅地穿行着,轻踩过脚下
      的印花波斯地毯,......一时之间,眼前的景像竟开始变得恍惚而不真切起来。
      
          我一定是不小心走到电影当中,我是台下惟一的观众。
      
          " HI" 偏巧此时又有美女自身边经过,一袭红色的晚装,露出前面一条深深
      的乳沟,盘起来的长发下面光洁的背脊,走起路来的时候,裙摆会轻轻地在地上划
      出一个小小的弧度,说不出来的飘逸。-定睛一看,竟原来是康柏中心的那个不起
      眼的普通工作人员。
      
          大厅当中人潮汹涌,他们仿佛生就是这派对上的人,而我只能越来越往角落的
      地方靠近,将那些珠光宝气看作是一部童话故事。
      
          一会儿当地两个华文报纸的中国记者来了,这个宴会原本并不邀请新闻媒体参
      加,我来,只是不想错过姚明,或是火箭的任何一个细节,只要我能。可我很快开
      始觉得有些如坐针趈,三个衣着并不合体的中国人,在这些金发碧眼的休斯敦名流
      富绅当中,是那样地刺眼。
      
          火箭队负责媒体公关的尼尔森救了我,他为我们几个安排了一个靠边的座位,
      几乎是一坐下,训练有素的待者就为我们放上餐巾,再送上饮料,然后,我就继续
      瞠目结舌地打量那些美女俊男。
      
          其实平日里从衣着上,外人很难判断一个美国人的贫富。他们大多数人都喜着
      T恤、牛仔裤。有时候看见那些硕大的、肥肥的或是瘪瘪的屁股包夹在那些牛仔裤
      当中,我总是在怀疑着美国人的审美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牛队的老板库班,虽
      说拥有几十亿家产,富到从他家大门到住所都需要开动电瓶车,可是他的穿着上,
      你几乎找不到富豪的蛛丝马迹。几次见他,都是T恤+样式极其普通的牛仔裤,如
      果不是那张著名的脸,几乎就混杂在了美国劳苦大众的人群中了。
      
          火箭队的球星们,通常也都以休闲姿态出现,像队里的前锋泰勒、波西是典型
      的hip-hop 的打扮,上身是一袭肥大的某某棒球队或橄榄球队的球衣,下面是一条
      特别肥大的牛仔裤,有时候还配以一顶球帽或是一条粗的项琏。走路的时候还一律
      配以左右开弓式的外八字。和那些总在MTV里面晃动着的黑人歌星如出一辙。
      
      
      
          火箭的当家球星弗朗西斯也喜欢身着运动服。但惟一不同的是他身上的运动服
      是他所投资的体育服装公司生产并制造的。老大就是老大,生意头脑都比别人多些,
      他不仅自己穿,还发动声名鹊起的姚明穿,队员们都成了他流动的广告牌。
      
          也有免" 俗" 的:火箭队的黄金三角之一,小前锋莫布里,喜欢西装革履地出
      现在更衣室,每次来到更衣室,他都一丝不苛地取下领带,挂好西服,像模像样得
      很容易被认作是竟选的政治家。看惯了他队友们的休闲打扮,有次我实在忍不住问
      他为何着装如此正式,小帅哥" 不满" 地看我一眼,理直气壮地说:" 乔丹他们也
      都是这样穿着的。"
      
          虽然很少在大街上感受到美国人的品味,他们发达的洗衣事业却为他们的" 每
      日一新" 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除了贫民区,你从来都看不到有在阳台上晾晒的" 
      万国旗" ,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都配备有烘干机,洗完衣服之后放进去一按钮,一会
      儿的功夫就可以拿出烘得干干燥燥的衣服。回忆当中,那些自助生活的日子,我们
      中国记者总是抱着一堆的衣服,捏着几个硬币,就那样愉快地走在通往洗衣房的路
      上。
      
          在我住过的任何一家小旅馆,都备有投币式洗衣机,一般放进去四个quater
      (两毛五分钱美金)就可以运转,十分方便。
      
          难怪会成就了美国人天天都换穿一套习惯,据说如果不换衣服,尤其是上班族,
      甚至会被人认为是头天晚上" 行迹可疑" 。
      
          细想一下,我似乎才有些恍然大悟:原来美国人都把那些美收着攒着,全积累
      到这样的场合释放来了!
      
          晚宴,派对,这样的东西在美国似乎无处不欢。
      
          前些天翻阅<<城市画报>>,做了一个专题就叫做" 无派对不城市" ,也正好是
      对美国这座大城市的精典描述。在美国,通常小孩子们就是从派对开始学习对外社
      交的。美国的派對,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聚集式、家庭式和宴會式。第一种派对
      或许就等同于中国" 串门" 一词,只要主办人提前发个通知,说明派对的时间地点
      就行了。
      
          所谓家庭式,就是以节日或其他什么题目邀請別人前來參加的派對,通常都是
      主人款待一切,来客多为熟人。
      
          宴会式的派对莫过于就是像这样的,早早在邀请信上注明身着怎样的衣服:地
      点往往设在高级昻贵的场合,有专水准的waiter、waitress在一边等侯着为您端茶
      递水。各种各样西餐的礼仪,从衣著、坐姿、手势到男士风度,想必都是有所讲究
      的。
      
          就这样,我和人生当中第一次奢靡晚宴的机会擦肩而过了。
      
          后来回国后才发现这样的派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蔚然成风,不过暂时还
      是属于中上阶层参加的那种,然而我还是欣喜地买上了一件拖地的长裙,我想,一
      切都会有机会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