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事要有选择地做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会遇到同事、上司的份内工作需要帮忙的情况,这
      时候如果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就该尽力帮忙——别人的感激是你工作更顺利的保障
      ;但如果影响自身工作,或者可能会帮倒忙,那就要小心为是。
      
          1.对于同事的工作该帮忙的要帮忙同事忙得团团转,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着急
      上火,而你在旁边冷眼相看,他会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搭把手帮一把他又是什么感
      觉? 其实,同事间的信任和感情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人与人之间没有彼此信任,则没有互助互利;没有较深的感情,则没有彼此的
      信任。在同事交往与关系中重视情感因素,不断增加感情的储蓄,就是积聚信任度,保
      持和加强亲密互惠的程度。
      
          打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与同事的交往实际上也是一本账。只有那些肯吃眼前亏
      的人,才能争取到“长期客户”签到大单。
      
          你如果在感情的账户上不停储蓄,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当你遇到困难,
      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支出这种信任。你如果犯了什么过错,也容易得到别人的
      谅解;你如果没把话说清楚,有点小脾气,对方也能理解。所以我们最应当做的,
      也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如果说
      建议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么这就是惟一的和可靠的
      诀窍。
      
          乐于助人,多主动帮助别人,会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
      
          俗语说得好:“世上只有亏好吃。”
      
          假如有人把一些本来不应归你负责的工作交给你,你也不妨尽量地把它做好。
      这是因为:
      
          (1) 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各类工作都是合理的,只要是公事,只要不妨碍你自己
      分内的工作,就不分彼此一律照样做。
      
          (2) 这种不稳定现象通常是暂时的。因为新来,工作没有固定,所以别人一有
      机会就会把各种工作都拿来让你试试,或者请你帮帮忙。等到你对工作环境都渐渐
      熟悉了,你自己分内的工作,也渐渐有了头绪,固定了下来,“为人作嫁”的现象
      自然就会消失了,同时,你跟同事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 不妨也把这些当做一种学习的机会,多学会一种工作,多熟悉一种业务,
      自己总不会吃亏。
      
          (4) 这也是你接近同事并和同事们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倘若某同事把自己应
      做的工作交给你,你很乐意承受下来,并很认真地把它做好,这时彼此都会产生一
      个良好的印象。
      
          2.学会说“对不起,我办不到”“对不起,我办不到”,这句话委婉地拒绝了
      他人的请求。那么什么时候说这句话合适呢? 只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办到或不想办
      的事情时,我们才可以说,话这东西,有时候把它放到不合适的语境当中,有人会
      产生误解,所以,说话千万要慎重,不可因小而失大。
      
          当同事托你办某事时,当上司委托你做某事时,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
      应承。至少也要冷静1 分钟,在大脑中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办得到,
      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然后再做决定。
      
          办事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
      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别人? ”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
      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将来误了事,那才对不起您呢! ”这样,
      你才是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
      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
      
          的确,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体会。而当别人央求你,你
      又不得不拒绝的话,更是叫人头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
      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时,那
      么,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对双方都无好处。
      
          有时,出于难为情,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没法一口回绝。在这种情况下,许愿
      就要掌握分寸,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许愿方式和方法。
      
          这里有三种方法可供借鉴:
      
          (1) 留有余地。对把握性不大的事可采取弹性的许愿;如果你对情况把握不很
      大,就应把话说得灵活一点,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
      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许愿能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
      旋余地,但一般会给对方留下疑虑,取得对方的信任的效果要差一些。
      
          (2) 从时间上推托。对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缓性的许愿。有些事情,
      当时的情况认准了,可是由于时间长了,情况会发生变化。这时,你在许愿中可采
      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许愿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许愿创
      造条件的余地。比,有人要求老板给自己加薪,老板就可以这样说:“要是年终结
      算,厂里经济效益好,我可以给你晋升一级工资。”用“年终结算”一语表示实现
      许愿时间的延缓,显得既留有余地,又入情入理。
      
      
      
          (3) 提出必要的条件。对不是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
      的许愿。这即是说,如果你所做的承诺,不能自己单独完成,还要谋求别人的帮助,
      那么你在许愿中可带一定的限制词语。
      
          比如,你许诺帮助同事办理家属落户的问题,这涉及到公安部门和国家有关政
      策,你不妨这样说更恰当一点:“如果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且你的条
      件又符合有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公安部门办理”和“符合有关政策”
      对你许愿的内容做了必要的限制,既见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
      对方暗示了自己的难处( 也要求人) 。真是一石三鸟! 为人处事,应当讲究言而有
      信,行而有果。因此,许愿不可随意为之,信口开河。明智者事先会充分地估计客
      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许愿。
      
          须知,许了的愿,就应努力做到。千万不可因一时事急,乱开“空头支票”,
      愚弄对方。一旦自食其言,对方一定会特别恼火。
      
          万一因情况有变而没实现自己的许愿,也应向对方如实说明原因,并诚恳地道
      歉,以求得对方的原谅和理解。
      
          对于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办到或不想办的事情,最好及时地回绝。拒绝并不是简
      单地说一句:“那不行”,而是要讲究艺术:既拒绝了对方的不适当要求,又不致
      伤害对方的自尊,也不损害彼此的关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