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最好的教育是鼓励教育(1)
      
        第五章最好的教育是鼓励教育
      
        ★鼓励教育不等于完全没有惩罚  鼓励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但鼓励不是绝
      对的,不是不需要别的办法来辅助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更需要实事求
      是,更需要灵活的措施,当然不能走极端,提倡鼓励教育,就不管鼓励起不起作
      用都用鼓励,也不管效果和结果如何一味地只用鼓励。如果鼓励失效,我们也可
      以用一两次惩罚,如果惩罚的效果好于鼓励,那么我们还可以多用几次惩罚,但
      惩罚的前提是不能让孩子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惩罚是为了震慑,目的是让孩子
      知错改错,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牢牢记在心里,而不是为了压服孩子、
      征服孩子,或者是父母出一口胸中的怨气,当然也不是让孩子受皮肉之苦,让孩
      子从此产生畏惧。
      
        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经验,在如何教
      育子女方面,前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教子的名言名篇,除了鼓励
      和亲情教育,也有棍棒出孝子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现在我们
      认为棍棒教育确实不当,实践也证明确实有许多弊端。但实践也证明,在教育孩
      子时,还不能完全放弃惩罚教育,也不能走极端一味否定严厉的家教。一味地放
      弃惩罚,确实会宠坏孩子。
      
        前些天看电视,有一部纪实片说有一个农民,把四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很有成
      就的人才,春节四个儿子回老家过年,记者采访拍摄了这一家人。问老父亲教子
      经验,老父亲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棍棒出孝子,他也很为自己严厉的家法而自豪。
      老人拿出一块巴掌宽近一米长精心制作的木板,木板一面写了“家法”二字,一
      面写了朱熹的治家格言。老人说这块木板就供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谁犯了错误,
      就要用这块木板严厉地惩罚。他的四个儿子说得最多的,也是严厉的家教,一个
      儿子说有一回他考试没考好,父亲责问时他态度不好,父亲一下一脚将一个凳子
      踏烂,然后拿起凳子腿拼命打他,几条凳子腿都打断了,父亲还不饶他,那次他
      就觉得这回父亲非要把他打死才罢休。至于棍棒的效果,几个儿子都是肯定的,
      也是感激的,都说他们那时根本不知道好好学习要干什么,就是怕父亲打,才好
      好学习,歪打正着,才有了他们的今天。
      
        巧合的是,我的女儿两三岁时,我的妻子也在门后面立了一根竹棍,大概也
      是一米长,而且妻子明确告诉女儿,如果不听话,就要用这根竹棍打。当时妻子
      这样做,并不是心血来潮。孩子还没出生,妻子就和我商量,说严父慈母,做父
      亲的要严厉,要我一定要做一个严父,至少是不许在孩子面前嘻嘻哈哈,就像她
      的父亲,她的父亲儿女们谁见了,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而
      她要做一个慈母,就像她的母亲,要好好保护孩子,要好好抚养孩子。但结果却
      是反了过来,我怎么也做不成严父,她反倒慢慢当起了严母,她很爱孩子,但她
      绝不溺爱孩子,她要求女儿做的,女儿必须得做,绝不允许违抗,也很少和女儿
      讨价还价,有时女儿不听话,她真的会很认真很严厉,而且也会真的拿出那根棍
      子,有时也真打。我说过,我的女儿特别听话,也特别守纪律,但在十岁前就是
      不好好吃饭,因为那时孩子特别地瘦弱,有一个阶段两年多没长一斤肉,脱掉衣
      服肋骨都一根根清晰可见,我们带她到大医院做了几次检查,医生也找不出什么
      毛病,只是吩咐要想法让孩子多吃些饭。但方法我们想尽了,比如不让她吃零食,
      变换花样做她喜欢吃的,但都不管用,女儿每天吃得确实很少。我们觉得女儿有
      了厌食症,没办法,妻子只好逼迫女儿吃,逼她改掉厌食的心理。逼也不管用时,
      只好使用那根竹棍。好像打过四五次,有一次在屁股上打起了几条红印。虽然打
      后效果不明显,但每次总能逼她多吃几口,那时,能多吃一口,我们心里也是宽
      慰,另一方面,没有别的办法时,打便成了唯一的办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