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2)
      
        培养孩子参加家庭事务,把孩子当成小主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自己的事
      情会自己做,而且家里的事情,也会积极参与,而且也会自觉地认为家里的事也
      是自己的事,自己也要为家里的事操心,如果形成习惯,家长也就不用为孩子的
      学习费心了。
      
        前面说过,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女儿会听话时,我们就给她讲
      解什么是家庭,什么东西是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人家的,家里的东西要怎么对待,
      人家的东西要怎么对待。这样的教育,当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印记。记
      得有一次晚上抱女儿去校医务室打针,当时孩子大概八九个月,当时女儿只能说
      一个单字。打针时孩子哭了,但打完针要走时,女儿突然指着桌子说电,顺着女
      儿手指的方向看,才发现来时拿的手电忘了拿了。类似的还有一次。那年春节我
      们回我父母那里过年,半夜下火车时,妻子忘了穿大衣就下了车,当时已经下车
      走了一段路,女儿却突然想起她妈把大衣忘在了火车上。当时女儿只喊了一声妈
      妈你的大衣,然后便反身拼命往火车上跑。当时我半天才反应过来意识到有危险,
      如果火车开动了怎么办,于是我也扔下东西追了过去,当我跑到车门前时,女儿
      已经拿着她妈的大衣挤了下来。那一年我的女儿才八岁。这就说明在那时,什么
      事我的女儿都在操心,不仅操心自己的事,也操心父母的事家里的事,下车后,
      我们大人反而在想别的,我的女儿却在想东西拿全了没有,有没有丢掉东西,正
      因为这样,女儿才发现她妈没穿大衣。
      
        有的孩子两三岁了,仍不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家的,什么东西是人家的,到了
      别人家,仍然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给就哭就闹,这不能不说是家庭观念教育
      的缺失。
      
        把孩子培养成小主人,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有了责任感,就有了责
      任意识和主动精神。这样孩子不论什么事都会自己动脑筋考虑,也会为父母着想,
      也会为家庭着想。现在许多家庭为孩子的学习发愁,要陪着孩子学习,陪着孩子
      写作业。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父母没把孩子当成小主人,而且把孩子
      当成什么事都不懂的孩子。既然父母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父母来管,
      都得父母来操心,孩子当然不会去想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不会有责任感,
      连脑筋都会懒得动,自己的什么事,自己都不会去想。
      
        不少人抱怨孩子长不大,已经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
      都不考虑,什么事都得父母管,都得父母来操心。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
      要是教育不当的责任。现在是独生子女,父母有充足的时间来管孩子,而且管得
      太多,管得太细,而且有的孩子不但父母亲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管,这么多
      人管着,而且都要求按大人的意愿去办,孩子当然不愿意自己考虑,也没法自己
      考虑,因为更多时候自己考虑了不管用,说了也不算。因此,就养成了孩子不仅
      不当家,也不闻不问家里的事情,教育成了典型的公子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缺什么就向家里要什么,根本不考虑家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这样的
      孩子,不仅没有责任感,也不会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父母需要他干什么。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