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一知半解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
      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
      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
      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 提要)
      
        今天看到台湾一位教授的文章,谈正义的成本。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了
      追回被偷的1 块钱而花10块钱,为了拯救1 个士兵而牺牲8 个士兵,值不值得?
      
        看到这个问题,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是道德和道义层面的问题,怎么能用经
      济的逻辑套用呢?
      
        为了追回1 块钱多付出的成本是不能用经济眼光考量的。换句话说,追回的
      1 块钱的价值其实不是1 块钱本身,而是一种社会道义和正义。同样,为了拯救
      一个大兵而付出更多的生命就更不能简单地用得失去衡量,它体现的恰恰是人类
      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相反,见死不救才是应该遭到谴责的。
      
        故,在正义和道德层面,不能用商人的眼光去斤斤两两地计较。想到这里,
      先对文章有了偏见,于是放下。
      
        刚好手头没有太多事,别的文章又不疼不痒,于是再次拿起这篇文章看下去。
      读完才发现,自己刚才的结论太草率。
      
        文章的问题其实是作者在给学生讲课时的设问。多数学生也是持我上述的观
      点。但是,接下来,作者的追问让他的学生包括我哑口无言。
      
        如果正义可以不计算成本,我们还举上述的例子,但把它放大,看看会出现
      什么情况。
      
        如果为了追回1 块钱,我们付出的不是10块,而是10000 块,为了救一个大
      兵,牺牲掉的也不是8 人而是1000人,你又会怎么想?
      
        天呢,看起来只是数量的变化,但问题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为这个
      成本我们已经无法承受。
      
        到这里我们才明白,正义的成本是有底线的。10块的成本我们可以承受,为
      一个士兵付出8 条生命,虽然惨烈,我们也可以承受。但是,成本继续上升,虽
      然正义还是那个正义,但是我们已经难以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到好莱坞的高明之处。《拯救大兵瑞恩》假设的8 人这个数字,
      刚好契合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为正义付出这样的成本,既让我们心疼,又让我们
      对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感动。其实,莫说现实战争中不会出现为了救一个士兵而损
      失一个团的情况,就是真有,也没有哪个傻瓜会把它搬上银幕,因为没有人能承
      受这样的正义代价。
      
        看完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倒并不在于文章让我搞清楚了正义的成本是
      有限度的,更在于这件事让我发现我们思维的误区。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
      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
      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
      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
      
        艾丰先生前一段对我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真理,而相反,真
      理都是两个,而且都说的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资本,你说它
      丑恶,有无数实例可以证明;你说它美好,同样有充分的证据。这就是“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唯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千万别陷入自己习惯的逻辑而不能自拔,自以为是搞不好会害死人的。
      2007-06-15
      
        评论:
      
        非常赞同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历史和文化,褒贬不一太多了。大家都不了解
      实际,经常没有明确证据就泼墨涂鸦。
      
        从学术的角度讲,很多研究,在命题和结论之前都有条件和相关定义。这样
      是为了避免误解。而人际沟通、企业决策为什么有很多困难甚至矛盾和错误,也
      在于很多前提不知。
      
        经济学有所谓“信息不对称”,所以我们才会这么花力气去建设信息化社会,
      避免这种“不对称”的扩大。(时岩)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辩证的看问题才是真理。(过客)
      
        覃贤茂点评:
      
        艾丰先生说,真理不止一个,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此见解有极高的智慧
      和人世的洞察。
      
        这里,我想斗胆引申一下,其实真理,还不仅仅是两个,而是三个、四个,
      甚至是N 个。
      
        因为,萧然兄在文章里也说过,唯角度不同而已。
      
        其实我也不是要故弄玄虚,徒逞辩机。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萧然兄的文章中,言事言理,其背后都另有禅机和话
      头,用意之处,或在言外。
      
        如果读者只是在一言一辞一句上字字相较,那就落入了文字障碍,正如隔靴
      挠痒,不着痛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