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错字折射出的人性弱点
      
        很多东西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会显得自然而然并习以
      为常。往往在别人眼里,谬误就像秃头之虱,明摆着,但自己就是意识不到。
      (提要)
      
        要不是网友“不垢不净”提醒,我一直看不出写张律师文章中的错误:原来,
      “这样的热心助人,恐怕我很难做不到”中,多了一个“不”字。
      
        这个“不”字,即让我感动于网友读我文章的细心,同时也让我悟到人性的
      某些弱点。那就是:很多东西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会显得
      自然而然并习以为常。往往在别人眼里,谬误就像秃头之虱,明摆着,但自己就
      是意识不到。比如那篇文章,我前前后后至少看过不下五遍,但是隐藏在其中的
      这个“不”字,硬是每次都从眼前溜掉。
      
        错字这东西还好说,别人指出来,你不得不买账。但别的东西,恐怕即便别
      人指出了错误,我们也往往不服气。或许是我们的习惯认识力量太强,或者是我
      们过于自信,或者是我们缺乏包容的智慧……总之,我们对于自己的错误,很多
      时候非要到碰了南墙才肯回头。更有甚者,甚至碰了南墙,到头破血流都难醒悟。
      
        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过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
      在临刑忏悔时,不仅没有丝毫的内疚,而且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不是。卡内基从
      中得出结论: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太困难了。
      
        我连续写的两篇文章都有自我反省成分,不少网友对我的自省给以肯定。从
      这些肯定也可以看出,目前自省意识还是比较稀缺的。
      
        人不是神,谁都会犯错误。既然每个人都会犯错,那么对待错误或不足的态
      度就成为关键。智者往往能认识到错误并从错误里吸取教训;而愚者或死不认错,
      或讳疾讳医,结果不断重复错误。
      
        其实,几乎所有宗教或者哲学,都倡导反省精神。孔子强调“日三省吾身”,
      基督教强调忏悔。佛教虽然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直接让人去对神忏悔,但是,在
      修行中,也是非常提倡让人时刻不忘检点自己的行为。
      
        我曾读过一个很受启发的故事,讲的是康定的一位活佛,他有黑白两种颜色
      的石子儿,每当有一个善念或善举出现,他就会在碗里放一粒白色的石子儿;每
      当有一个不好的行为或恶念出现,他就会放一粒黑色的石子儿。每天临睡前,他
      会清点一天的善恶得失。一旦发现黑色的石头多于白色的,他会深深地责,甚至
      会难过得痛苦流涕。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下去,慢慢地,黑色的石子儿越来越少,
      直到消失。通过长年累月的不断反省,这位活佛终于得道。
      
        当然,善恶有时候不会像石子一样黑白分明,也不会像错别字一样明显。但
      多,对于人类而言,多数善恶还是有标准的。比如利他行为,对任何信仰、任何
      社会都是善;而利己行为,虽然不能说都是恶,但是,以损人为基础的利己行为,
      至少是不善。
      
        由于文化、立场、观点、角度的差异,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自己的不是。而
      且,我们多数人也很难像那位活佛一样,每天揪着自己的恶不放,去追求道德的
      自我完善。那么,自己做不到,多一些诤友对人生就大有好处。
      
        就像那个“不”字,虽然我自己看了无数遍都找它不到,可网友一眼就能看
      到。同样,我身上的不是,在别人眼里可能要比我自己看得清楚。因此,一旦为
      人生挑错的人多了,我们的心灵或许会净化的快一点、彻底一点。2007-05-14
      
        评论:
      
        呵呵!我读你的文章,紧跟着你的脚步踩,最多张望张望你要走向何方,万
      一你突然拐个弯,我还得赶紧调整。
      
        你读你的文章,三步并做两步走,或者跑,甚至跳。反正该怎么走太明白了。
      于是中途掉下个啥,很可能跳过去没看到。而我在后面给你捡起来了。(不垢不
      净)
      
        厉害!由一个“不”字就联想这么多富有哲理的东西,真让我汗颜,电话短
      信发展迅速,书信来往也不再为之。久而久之好象自己不会写东西了,不过还是
      挺喜欢看你写的文章,有些嚼头。(匿名)
      
        楼上那位说的是啊,我也有同感,还有得向你学习,我们缺乏包容的智慧。
      (华子)我们的传统历来担心人民的口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总以为言论的自
      由胜于洪水猛兽。其实,人民能够尽情表达多好啊!看看这网络为人民提供的表
      达空间,它可以让人心中的善、人性中的闪光点更多地展示出来。哪怕我们是要
      展示自身的弱点,那也是为善提供了舞台。(匿名)说自己的短处已经不容易了,
      数数自己的长处其实更难,因为中国人都是很内敛的,通常不会示人以强,以免
      让人以为自己有骄傲自大之嫌。客观看待自己很不容易,最需要大智慧。(匿名)
      覃贤茂点评:二十年前,年轻之时,我是绝对信服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记得那时,还看过一部弗洛伊德关于研究口误笔误的专著,一段时间内奉之
      为圭臬,常常以此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人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将这些言之凿凿的定论看淡和丢开。
      
        其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样,是基于一种肤浅短视的认识,想在理性的
      层面,准确而精密的分析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以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