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古道寻踪(88)
      
        为了更好地拍摄这座古城的规模,我们动用了空气动力伞进行航拍,来自山
      口的风把动力伞吹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坐上了一架高速行进的过山车。
      空气动力伞俯冲而下,一座古城赫然在目。
      
        城墙的形状依然清晰,倚地势构筑的城郭,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巨型的" 回
      " 字。
      
        北庭古城呈长方形,分内外两重,外城周长约4600米,为不太规则的长方形
      ;内城周长约3000米。整个城大致可分为" 官城" ,内城南、北部及外城南、北
      部五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居住着不同级别的居民,看来,在唐代,这种等级差异
      非常严格。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城,先后为赛人、车师、粟特、柔
      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所拥有。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千古传唱的边塞诗,就是常驻古城的唐代诗人岑参所作。从他的诗中,
      可以清楚地领略到地处大漠之中的北庭古城戍边将士那种雄视八方、横扫六合的
      强悍而又豪迈的风貌。
      
        古城城址,至今能够看见水流的并不多见。然而在北庭,内外二城均有护城
      河守护,河道历历在目,特别是东西两侧的古河道,就像是有力的臂膀,紧紧环
      抱着城池,形成一道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河水奔流,清波荡漾,城北两水汇合,
      形成一片明镜似的湖泊。河畔芦苇丛生、水草丰茂、牛羊成群。
      
        根据记载得知,在这块土地上曾经进行过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仅唐朝与匈
      奴之间的战争就打了30多年,而匈奴、吐蕃等国也始终把夺取北庭、吐鲁番作为
      控制西域的重要标志。
      
        北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有关资料记载,由赛人组成的天山
      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定居这里。
      
        赛人,据说是高鼻子、多胡须、双眼深陷、戴尖顶帽、操一口印欧语系语言
      的游牧民族,然而,仅仅根据这些有限的资料,我们无法分辨他们到底是来自欧
      洲?还是当地的原始部落?以后又到哪里去了?现在的吉木萨尔县,有没有这些
      赛人的后代?现在都已不得而知。
      
        北庭古城最早出现于南北朝的西突厥时期。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粟特族,粟特人应该算是进行跨国贸易的先祖了,他们用骆驼横跨了中原、新疆
      和印欧地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商品集散中心,突厥人将其命名为" 可汗
      浮屠城" ,可以说" 可汗浮屠城" 也就是北庭古城的雏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