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古道寻踪(84)
      
        长期被困在城中的耿恭军队,没有粮食,只好把弓上的皮条和腰间的皮带解
      下来煮着吃。耿恭和士兵们一起同甘共苦,发誓和全城百姓共存亡。匈奴单于得
      知城里没粮,就派使臣前来劝降,说只要耿恭率部归顺匈奴,就封他为白屋王,
      并赏赐美女若干。这些都遭到了耿恭的严厉痛斥,匈奴单于恼羞成怒,调来更多
      的军队加紧攻城。城里的百姓和士兵看到耿恭如此坚守城池,十分敬佩,颇受感
      动,个个奋勇当先,大家齐心协力,几百人竟在疏勒城固守了整整一年,最终坚
      守到汉朝救兵来到。当时城里的守军只剩27人,救援军队将这27人护送至几十公
      里以外的北庭都护府进行医治,然而一路上,14名守军由于身体极度虚弱陆续停
      止了呼吸,最后仅剩了13名守军。可见当时抗击匈奴之惨烈,坚守疏勒城之艰苦
      卓绝。
      
        " 耿恭拜泉退匈奴" 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耿恭的名字让后人记住了,而那
      座和汉军一起抵抗匈奴的疏勒城却在历代攻伐征战中,化为一片废墟。
      
        有人猜测,如今的新疆喀什市,就是疏勒城的所在地。据说在喀什,有一眼
      九龙泉,从清代至今,这眼泉一直被称为" 耿恭泉" 或" 耿恭井" ,而且泉边还
      有一座寺庙叫" 耿恭寺" 。清代诗人在游访喀什的诗文中也有不少" 耿恭泉" 的
      记载,民国时期的喀什县志中明确标有" 耿恭泉" 与" 耿恭楼" 的位置,1950年
      前后,喀什市仍有一个区叫" 耿恭区" 。
      
        也有人猜测,疏勒城位于奇台县境内,据说,在奇台县境内的疏勒城遗址,
      曾发现了耿恭部下抗击匈奴攻城时凿出的水井,还有许多汉瓦以及瓮、缸等生活
      用具。
      
        最后一种猜测,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吉木萨尔县。
      
        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时对《后汉书》中的" 耿恭拜泉说" 作了描述,元
      代史学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释时清楚地指出,当年耿恭所守的" 疏勒
      城在车师后部,非疏勒国城也" 。
      
        按胡三省所作的注释,疏勒城在车师后部,也就是今天的奇台、吉木萨尔一
      带。
      
        既然吉木萨尔县内有所谓的疏勒城遗址,我们就决定去那里看看,顺便确定
      一下耿恭驻守的疏勒城位置。
      
        吉木萨尔县内的疏勒城,位于北庭古道的北端,紧邻北天山的入口处,如今
      的城址已是一片废墟,只能依稀辨别出城郭的形状和大小。整个城郭呈长方形,
      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残留下来的高度有3 米左右。城的一边是一条公路,另
      一边紧邻从山上发源的大龙沟河,如今流淌至城郭的河水已接近干涸,城郭与沟
      底的高度有50米,地势险要。
      
        古时的城池,一般都是依水而建,这样方便军队和居民用水。按照史书记载
      的耿恭率部下掘地三尺凿井取水的故事,这里也极有可能是疏勒城遗址。但是在
      奇台县的汉代遗迹中,发现有当年耿恭部下所凿的水井,它似乎也有可能是遗址
      所在。到底哪里才是,迷雾重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