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古道寻踪(79)
      
        后来人们发现,马的奔跑能力特别强劲,奔跑速度极快。借助于马的奔跑速
      度,人类终于可以脱离双脚行走的局限。
      
        野马的活动半径是30公里,最多可持续奔跑两个多小时,活动范围就是新疆
      准噶尔草原地区。
      
        经过驯化后的野马,在人为的控制下,日行可达100 公里。如果日出而行,
      日落而息,一个月可走3000公里。也就是说,马作为运动载体,使人的活动范围
      扩大到了900-1000万平方公里。对马的全新认识,使人类有了跨越更大疆域的资
      本。
      
        人类与马的互动,是世界性的,在西方,开辟了一个时代:骑士时代;在东
      方成就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大帝国。
      
        成吉思汗率兵西征经过准噶尔盆地,就曾有过猎取野马的诗句" 千群野马杂
      山羊,壮士弯弓损奇兽" 。
      
        征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扩充疆域,无不因为
      征服两个字。由于野马具有的野性,致使人类难以驯服,那些能够征服野马的人
      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称为勇士。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许多出土的文物和许多古画上看到的马的形象也是鬃毛
      竖立五短身材。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铜车马中拉车的马,还有汉墓
      中浮雕拉车的马都是如此。这些古代的马为什么和野马那么相像?也许古代的马
      与野马的血缘关系更近?又或者它们就是野马?如今已很难弄清楚。但是有一点
      却是可以肯定的,至今在这个地区还经常流传着牧民捕捉野马与家马杂交来优化
      整个马群的传说。
      
        在我国,无论是历史,还是在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中,宝马总是和英雄、
      美女放在同等地位,三位一体,并驾齐驱。
      
        西汉演义中," 霸王、虞姬、乌骓马" 传为佳话,三国时期更有" 吕布、貂
      蝉、赤兔马" 一说。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诗,
      把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可谓写到了极致。但是楚霸王离开虞姬、乌骓马也就不叫
      楚霸王了。
      
        正所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利兮奈若何,虞兮虞
      兮奈若何" 。
      
        至于中国历史中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和"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演绎的故事,
      流传至今,更近一步说明了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以致现在我们
      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东西依然离不开" 马" 的概念。在新华字典中,与马有关的,
      带有马字偏旁的字和词多达几百个。马枪、马刀、马口铁,甚至马路上的汽车功
      率也是以马力来衡量的。
      
        蒸汽机时代的到来,使马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消退。而野马这一草原上
      的骄子则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