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古道寻踪(58)
      
        路两旁的蜂箱以及养蜂人的帐篷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车队停下休整的时候,
      我们几个走向了卖蜂蜜的帐篷。
      
        从树上、岩洞等处采取的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
      有限。蜂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早已为人们认识,《神农本草经》把蜂蜜列为有益
      于人类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 天赐的礼物" ,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
      蜂蜜可益寿延年。
      
        对于我们这些饱受城市污染的人来说,纯天然的东西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有这机会大家都不会放过,于是每人买了一瓶。这种蜂蜜不同于兑糖的那种,
      是彻彻底底的原汁蜜,味道很清香,有人推测是枣花密。
      
        所谓原汁蜜,就是蜂农在野外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原始蜂蜜。由于受野外条件
      限制,原汁蜜杂质含量较高(蜂尸、蜡渣、植物杂质等),状态很不稳定,因而
      对它的争议也很大。有人说,纯蜂蜜天然绿色营养丰富,有的则说纯蜂蜜由于杂
      质过多,未经提炼有可能会引起中毒。总之是众说纷纭,究竟如何还得我们自己
      来体验。经过品尝鉴定,由于未出现" 不良反应" 且蜂蜜本身味道很香甜,所以
      车上的科考队成员,一致给这天然的蜂蜜打了不错的分数。
      
        买完蜂蜜以后,车队行驶了五分钟后突然停了下来。大家都很紧张,以前只
      听说蜀道难,这次行程已充分体验,如果堵车就意味着又要夜间赶路。所以随行
      的李老师和何师傅下车去探明情况。原来是前面有辆车冲出了公路,幸好因为是
      缓坡人没什么事。这辆车俨然一副飞跃的姿态,从高速路直直的飞出10米左右的
      距离。车被卡在路边缓坡的一处灌木丛中,再往前10米就是一个90度角的悬崖。
      
        蜀道确实很难走,我们此次考察的沿途路都很险,不仅道路极窄,而且弯道
      急,路旁都是悬崖峭壁,很难想象古蜀人是怎么在这么艰险的路上迁徙的。
      
        我们下一站的目的地汉源县,属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东横
      穿县境南部,全县地处横断山脉,多呈南北纵列。因县境地势南北高,两岸河谷
      向大渡河对称倾斜,大渡河在县内的大小支流,注入干流。
      
        在两千多年以前,开明王在秦王朝强大的军事和文化势力挤压下,退出了赖
      以生存的宝地——成都平原。一路南迁,到达汉源的时候停了下来。按照当时汉
      源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来看,这里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个长期落脚的地方。尽管
      周边的部族,时不时地会侵扰他们,但是拥有三万之众的开明王,根本不把这种
      侵扰当回事。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古蜀文化虽然面对中原文化已
      无招架之力,但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却依然可以作为主流文化,统领四方。
      作为古蜀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青铜器的制造工艺。这时古蜀国已经放弃了
      三星堆时期的神权政治,不再热衷于巨型面具的制造,把这种工艺用在了兵器的
      制造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