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用不完
                        
        队里农民对下乡知青统称为“街上人”(也即城里人),在上个世纪60-70 年
      代,农村还处于比较贫困落后阶段,相对而言,再穷的城里人也比乡下人“富”一
      点,所以当地乡亲用“吃不完,用不完”来形容我们知青家庭。
                        
        每逢出差到县城,一般都是摇船、拉纤去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到家
      里,父母见了不免心痛,平日省吃俭用的老人,都竭尽所能,拿出大鱼大肉和老酒,
      把儿女和乡亲们犒劳一番。多次反复,更加深了乡亲们对城里人的错误想法——城
      里人富有、清洁!他们家“吃不完,用不完”!尤其是生性比较豪爽,和我们关系
      比较要好的乡亲如“兔子”王信仁之类,在去城里出差时,往往急不可待,船在半
      路,他就兴高采烈地说起进城吃喝的事了。其实也不怨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在是
      太清苦了,我们每天在食堂吃的是不用油的臭咸菜,而付出的是超强的体力活。
                        
        由于上述原因,队里和邻队的乡亲们经常向我们开口借钱,尤其是有几个不自
      觉的、脸皮较厚的人,常常不止一次地借钱,借了从来不还,数目虽然不大,但对
      同样靠劳动为生,早已脱离家庭支助的我们来说,造成的压力是很大的。
                        
        我们三幢知青宿舍(每幢位五户)离供销社的下伸店很近,平时很少接触的邻
      队几个老太婆经常来借钱,而且装成一时粗心,忘记带钱的样子,小跑着过来敲门
      借钱,十分唐突,当然借给她们的钱也只能当作捐赠扶贫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明借暗讨的人还真是不少,在回城工作后,我们常常遇上,
      一次,老婆的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一起长大的同学,在吃饭的时候上门借几
      万元钱,说是生意周转上遇到了困难,临时救急,一周后立即归还。因为是老同学、
      老熟人,我们也深信不疑,从银行里取钱借给了她,结果一周后,杳无音信,半年
      后仍不见来还,后来几乎动用法律武器,才算从她父亲、姐姐那里分数次取回了本
      金,与那个青梅竹马的老同学却从此反目成仇。唉!这种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