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事件
                        
        我下放的大队是一个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党支书老许是一个很有个
      性的人,他是绍兴移民,早年在私塾读过几年书,算是个“绍兴师爷”。在他的圆
      盘脸上星星点点布满了麻点(天花后遗症),脾气很犟,人们背后偷偷叫他“犟麻
      子”。
                        
        老许的眼光比一般农民要看得要远,喜欢标新立异,在开展学大寨初期,就发
      动队里卖“爱国粮”,一担谷子硬是比收购价低好几元,这一行动轰动了全省,省
      台、省报对此大吹大擂,进行连篇累牍的报导。老许还在队里树立起学习毛主席著
      作十大标兵,通过上面派来的记者,把他们的事迹提炼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省
      报上连续登载,在取经时反复介绍,个个在全省大名鼎鼎。老许后来就当上了九大
      代表和省委候补委员。
                        
        见过各种场面,增长了不少见识的老许认识到,要使水稻高产,就必须加速实
      施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于是,就从外地购进了拖拉机、电动犁、机动插秧机和高压
      喷雾机等新式农机,小青年们都磨拳擦掌想加入这个队伍。
                        
        我从初中起就喜欢装收音机( 当时叫矿石机) ,对机械、电器有着特殊的爱好,
      一有空就去大队机站学泵水、辗米、轧饲料等“手艺”,除碾米需要一定经验外,
      其它操作都很简单,几乎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师傅们干活累了,我就去替他干
      一会;谁家的电灯坏了,广播喇叭不响了,我就帮助修好,过不多久,“心灵手巧”、
      “干一样,象一样”的美名就慢慢传开来了。
                        
        在“老县长”等机站师傅们的极力推荐下,我和书记的儿子阿华一起当上了大
      队第一代农机手,自此之后,便和机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由于我的好胜心和
      粗心,几次险些陷于灭顶之灾。
                        
        别看老许书记是个领导,但他对机器的喜爱丝毫不亚于我们,他瞧着我们开新
      机器,心里也直痒痒的。机动插秧机是一个庞然大物,自重一千多斤,虽然动力只
      有三匹汽油机,后面还拖着一块大木板,上面坐二个人饲苗,板上还安装着一次可
      栽十二棵苗的插秧机滚筒,头顶还有由四根钢筋撑起的大阳伞。整个生产队百把号
      劳动力拔出来的秧苗,伺候它刚刚够。虽然插秧机质量还有一些问题,有时把秧苗
      插得东倒西歪,但其速度之快,非同凡响。
                        
        新机器理所当然首先在书记所在的第二生产队试用,书记也乐呵呵地为我们当
      助手,当插完一片水田,准备转移到另外水田前,我特地上去侦察了一下地形,看
      到水渠(当地人称“龙沟”)很窄,只有插秧机宽度的三分之一,我觉得难以通过,
      正要另想办法。书记在旁边自信满满地怂容道:“行!我看能行!”看着他麻脸上
      一股执着劲,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心中暗暗叫苦。只得小心翼翼地开动机器爬上
      了水渠,插秧机摇摇晃晃地走了十几米,书记在一旁认真负责地扶定机器,脸上带
      着胜利的微笑,但没过多久,就碰上了一段更窄的渠道,机器顿时失去了平衡,一
      头从10几米高的渠道向水田倒栽葱扎了下去,坐的机座上的我也同时被摔了下来,
      人与机器一齐往下滚,四周一片惊呼,眼看一场悲惨就要发生……说时迟,那时快,
      眼疾手快的我,在刚滚到水田的一瞬间,接连在烂泥田里作了二个漂亮的后滚翻
      (在中学里,我可是垫上运动高手),插秧机四脚朝天落在我刚才跌倒的印记里,
      四根支撑遮阳伞的钢管象四支利刃深深地插入烂泥中。“好险!”书记惊心未定地
      说,“没什么!”我轻松地答道。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