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日到了。
      
        按照江强的约定,崔林八月三十一日去县中学报名,然后去江强家,顺便看看
      爷爷奶奶,休息一夜,九月一日和金思一起去学校。林翠霞在外面听人说,后头去
      报名不吉利,先去还可以找到好的寝室。崔大伟动摇了,决定今天就去,报了名后
      再去看亲人。
      
        大清早,崔大伟抄了六百六十多块钱,领着崔林出发了。为了安全,他没有骑
      摩托车。这时,好些乡亲来送行,送来零钱、水果、糖块,林翠霞谢着乡亲们,没
      有收钱,只要了水果和糖块。大家望着崔大伟他们走出了村口,才说说笑笑回去了。
      
        崔大伟他们来到县中学,这里早已热闹起来,进进出出的人流,家长、学生身
      着高档别致的服装,拖着皮箱走得很有精神,崔大伟看着儿子背上那个补疤的褪色
      蓝布大包很不是滋味,在校门口呆了很久才进去。按照程序,得先交费后注册。崔
      大伟好不容易排到交费窗口,看见旁边贴着的告示,马上退了出来。上面写着,学
      费600 元;住宿费200 元;合计800 元。崔大伟显然还差近两百元。这事本来很简
      单,说明按月交住宿费的话,多半也不会为难。这时他的想法不同,在众多有面子
      的人面前讨价还价,肯定被笑话,还会影响儿子的名声。这时他决定,先到母亲家,
      然后再想钱的着落。崔大伟带着儿子找到了玻璃厂,经过打听,得知母亲的住处:
      居民房一号一单元三楼。崔大伟觉得自己是主人,毫不拘束地进了母亲家。亲人们
      一同欢呼迎接。凑巧,一家人都在,妈妈搬凳子;后爹拿茶水;崔五打手示;崔六
      哦哦哦后意在去厂里上班。孔兰仙把一个最大的梨给崔林,高兴地说:
      
        “你现在读高中了,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为崔家增光。”
      
        说罢,摸出两百块钱给崔林,崔林不肯收,最后始终没有要奶奶的钱。孔兰仙
      又摸也五百块钱给崔大伟,要他给孙子交学费,金正新也反复这样说。崔大伟没有
      脸要母亲的钱,说着“我有”拒绝了。竟管母亲口口声声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崔大伟始终没有要母亲的钱,只好把话题转向开:
      
        “江强他们住哪里?”
      
        金正新说:“记住吧,我们住一号一单元三楼;江强和金薇住二号一单元四楼
      ;他大姐金花一家住三号一单元五楼。一、二、三号,都是一单元,三、四、五楼,
      很有规律,好记吧。”
      
        崔大伟一边和母亲他们摆龙门阵一边欣赏漂亮的居室,到处亮晃。虽说没有广
      州的那样豪华,但和农村的房子比起来,不知要高级好多倍。一家人在新的环境中
      初次见面,说话跟放鞭炮一样,大起大落,很快安静下来。崔大伟不想寂寞,便独
      自去了江强家。也很凑巧,江强一家都在,两口子正在给金思收拾包袱。他们见到
      崔大伟,高兴得不得了,尽是高档款待。
      
        金薇说:“我们这里离学校较远,也让金思住校锻炼。”
      
        江强说:“学费的问题你别愁,我有钱,明天我带他们两去报名。”
      
        崔大伟想到,江强给了自己的摩托车,已经很亏了,再不能要他资助,于是说
      :
      
        “学费我早已准备好的,明天让金思和崔林一起去报名吧。”
      
        金思也说:“对,一起去报名,我们两争取住一个寝室,好有个照应。”
      
        金薇让江强和崔大伟亲热,自己进厨房忙起来。不多时,桌上摆满了可口的好
      菜,江强拿出酒来和崔大伟对饮着。金薇不喝酒,倒了半怀清汤当酒同他们一道乐。
      他们谈未来,谈人生,谈过去相处的日子……谈得投机,谈得开怀。崔大伟有几分
      醉意的时候,说话含含糊糊的:
      
        “江强啊,我是最没有用的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还那样穷,真没面子
      见人哪!”
      
        江强虽有酒意,但很清醒,说道:“你是最富有的,你是帽塘村最伟大的人物。
      你为国家,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党和人民是会永远记住你的,你在人们心目中
      的形象,是最伟大的,无人能比,这是无价宝,比金钱更重要啊。你现在虽然住着
      泥巴房子,可比那些得脏钱住洋房的人伟大多了。因为,你的生活得踏实,充满阳
      光啊!”
      
        可惜,崔大伟由于醉酒,江强的命脉话他没有听多少进去,只顾喝醉,至到名
      酊大醉。午餐后,他拒绝江强和金薇挽留,说要去母亲家,趁人不备悄悄闪出了江
      强家。他到母亲楼下,怕面红耳赤的样子影响母亲和孩子的情绪,独自朝河边公园
      去了,准备醒酒后再去母亲家。醉酒后的人漫无目的,说去河边公园,不知钻进了
      那条小巷子里,一间屋子传出哗啦啦的麻将声,把他吸引进了屋子。这时,他又想
      起了在重庆成功的“战斗”,捏了捏荷包里那六百多块钱来新理念:让鸡下蛋,赢
      两百块钱,再也不会去求人。于是,他便去了一家三缺一的牌桌,和素不相识的人
      拼搏起来。今天他的手气不好,到酒性半醒的时候,输得只剩两百多块钱了。这时
      他的心才始慌起来,意识到这救命钱千万输不得,便胆战心惊决斗,争取把飞出去
      的钱捞回来。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越捞越深,天快黑的时候,一分钱也没
      有了,再想捞的时候,赌棍们不肯:
      
        “没有钱赌什么,快走吧。”
      
        崔大伟一听像缝中被劈了一刀,跪下边哭边求:“你们还我的钱,那是我给娃
      儿交学费的钱啊!”
      
        “哈哈哈……那有这条规矩?”赌棍们笑着散去了。
      
        老板过来咸说:“男子汉大丈夫,哪里摔了哪里爬起来,哭哭啼啼的成啥体统?
      快走吧,待会儿公安局的把你抓去更惨。”
      
        崔大伟收起哭声出来,酒性全没有了,极度的悲伤和恐惧让他走投无路。这时,
      天已黑下来,幢幢高楼窗里,射出柔和的灯光,里面传出欢声笑语,他后悔要是不
      喝那么多酒、要是去了母亲家……要是不赌……要是……一切假设都没用,早知今
      时何必当初呢?一串串街灯亮着,把他的身影拖得老长,活像一个残年老头走向黑
      洞洞的阴间。他的头脑渐渐清醒,老板的话回荡在他耳边:“那里摔了哪里爬起来”。
      于是,他便集中精力走路,两眼紧盯地下,巴不得拾到一个腰包或一个钱口袋,从
      前因为三分钱的闹剧又在今天重演。他走了好多大街小巷,不经过了不少热闹的地
      方,连地下的烟头、纸屑都没有放过,垃圾桶被他翻过底朝天,还是一无所获。这
      时他又想到了厕所,人们蹲下解手提时候,钱包或手机之类的很容易滑出来,说不
      定自己会在厕所里发财。于是他便去了这些肮脏的地方,进去要两二角钱,他摸了
      荷包里仅有的一块钱,先后进了五间厕所,还是一无所获,有意去女厕所时吓坏了
      女人,把他当流氓喝出来,低着头在大街上不敢见人。夜已经很深了,高楼里的灯
      灭了,街灯也稀少了,崔大伟可以大胆在街上走。路过大商场或银行门口的时候,
      他总要留步,脑海里想着钢撬;看见个别单身行走的阔妇人,想有一根勒颈的绳子
      ……崔大伟生来是老实人,这些可怕的念头一晃而过。可想而知,没有崔大伟这般
      品德的人,在这样的处境里不知要演多少恶作剧啊。快天亮的时候,崔大伟彻底清
      醒了,决定去给江强借钱,解决燃眉之急。黎明,他到江强家,都认为他去朋友家
      了,所以没有找他,崔大伟第一次说这样大的谎话:
      
        “江强,我有个朋友得了绝症,需要很多钱治疗,我把钱借给他去了,崔林的
      学费钱暂给你借一下。这事一定要保密,不能让崔林知道,以免影响他的学习情绪
      ;还不能让翠霞晓得,怕他说我不顾家。”
      
        “没事,我会照你的话做的。”江强当即表示。
      
        金薇说:“你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还需要钱的话,我们也会支持的。”
      
        崔大伟直摆手:“够了,这笔钱我打算送给她,所以暂不能让翠霞知道。”
      
        早饭后,崔大伟和江强领着两个孩子去学校报了名,很理想,两个娃子住在了
      一间寝室。刚出校门的时候,一个认识崔大伟的人说:
      
        “你的娃子全镇第一名,是不是分在重点班。”
      
        “三班。”
      
        “哦,和我的娃子一样,普通班。”
      
        崔大伟正准备去过问的时候,另一个家长说一句话很奇怪:“你是书记还是局
      长?告诉你吧,科长的娃儿都不容易进重点班,乡巴佬别乱想汤圆吃。”
      
        江强也劝崔大伟:“算了,只要孩子努力,在哪个班读都一样。”
      
        离开县中学后,崔大伟拒绝了江强的挽留,独自回了家。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