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天旱得让人难受,像把人置身于蒸笼里。
      
        庄稼汉有预感,估计这样下去将灾难临头。这样的担心变成现实,一天傍晚,
      狂风大作,电闪雷呜,倾刻间,瓢泼大雨扑天盖地而至。雨又猛又大,足足下了大
      半夜。江强几次到堰塘边,都被大风洪水卷回。大清早,风雨停了,庄稼汉奔出门
      外。一眼望去,半成熟的稻子铺平得像球场一样平,洪水像一面面镜子,翻过田坎
      向下溢。霎时,庄稼人的哭闹声震天,一向不流泪的江强,蹲在堰塘边伤心不已。
      鱼跑了,稻子没有,这等于要庄稼汉的命呀,咱不伤心呢?
      
        大家悲伤了好一阵,才开始活跃起来。包产田位于堰塘下面那些农户,提着桶
      儿,拿着捞网,去捕从江强塘里跑出的鱼。崔大伟见大些肥大的鱼被别人捞起,大
      声喊:
      
        “捞吧,把捞到的鱼归江强。”
      
        其实,好些村民田里都没有喂鱼,得了意外的收获不肯拿出来。这样,塘下好
      几里的村民都能捞到鱼。这些人多数是外村的,有的还和江强素不相识。崔大伟顺
      着田冲往下走,边走边喊:
      
        “那是崔大伟的鱼,大家不要拿回家,归还江强吧。”
      
        洪水小了,好些村民满载而归,有的把鱼还给了江强。江强被感动得流泪,总
      要给好心人一两条。但是,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偷偷把鱼拿回了家,出来说“我一
      条鱼也没有捞着”。崔大伟想,人们的得失观在微妙发生变化,你我的界限越来越
      明显,没有刚刚改革开放那样纯真,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也说不清楚。林翠霞也想,
      照理说,非常时期,大家更要相依为命,互相同情,自己作为一个妇道人家,还能
      说什么呢?
      
        崔大伟指引众人,把有收成的稻子全扶起来,争取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
      会儿,崔富贵队长出来,他没有众人那样焦急,因为他那三亩多田在山坳里,大风
      无法攻击,基本上没有损失。作为队长,他还是到处转了转,说些安定人心的话。
      崔大伟在田间忙的时候,林翠霞跑来报告:
      
        “大伟,咱家的房子不能住了。”
      
        崔大伟忙回家,发现屋后的山崖崩了,洪水直灌土墙基脚。此时,房子也摇摇
      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根本不敢去排险。马春带着江强和史月英帮大伟他们
      抢出了屋里的贵得东西,把崔大伟一家安排到自己家后,又找来短木,远远地加固
      房子。这样,这座危房始终没有倒下来。
      
        一天过后,乡里召开了紧急会议,下来许多干部评估损失。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多数是由金队长评估的。很快,各行各业献爱心,运来了衣服、粮食、清油……等
      生活品,按受灾程度发放。乡亲们激动得流泪,又呼起了口号:
      
        “社会主义好!”
      
        “中国共产党万岁!”
      
        受灾最重的,每亩可得五百斤谷子。崔大伟竟然没有想到,父亲那三亩多田一
      点损失也没有,居然也得了一千多斤谷子!
      
        崔大伟私下找到父亲:“爸,你的稻子没有受损失,不该要那一千多斤谷子啊。
      把谷子退出来吧,支援那些受灾最重的村民,你是队长,应该带好这个头啊!”
      
        “退?说得轻巧拿根灯草,现在那么多人想当官,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自
      己。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别装傻了,这是政府给的,我又没有剥削村民,你就不要
      多想了。”崔富贵反反复复这样说。
      
        孔兰仙和金花一同出来劝他也不顶用。
      
        崔大伟最后说:“你不退出来就算了,我把我那一份给乡亲们!”
      
        崔大伟这样说着走了。孔兰仙追出来劝崔大伟:
      
        “你不忙退谷子,我们慢慢说服你爹,要是他真的不退的话,将来田里收获的
      稻子分给大家。”
      
        崔大伟觉得母亲这话在理,再也没有提退谷子的事。
      
        孔兰仙又说:“你的房子眼看就要倒了,我们这里有砖有石,你拿去先把房子
      修了吧。”
      
        崔大伟摇头:“我要修房子的话,另想办法,你们的房子也是土墙,照样不经
      风西雨,有个危险,你们年龄大了逃也难啊,那些材料还是留着你们改造房子吧。”
      
        大雨过后,接着几日大太阳,崔大伟的危房又是撑又是绑,没有倒的迹像。于
      是,崔大伟一家不顾马春他们挽留,搬回了泥巴房子,又过上了相绝安稳的生活。
      这天早晨,江强突然来报告:
      
        “大伟,你爸出事啦,在电杆上,多办没命了。”
      
        帽塘村轰动起来,纷纷到山坳的电杆前,见崔富贵腰间缠着绳子,手里拿着钢
      丝钳,在上面一动不动。电工关掉总电源把崔富贵放下来,一切都晚了,身体僵硬,
      早已断气了。霎时,崔家哭声阵阵,喊天叫地,气得死去活来。方圆几十里,传送
      着一个丑闻:崔富贵偷电线被烧死了!马春和江强四处避谣,说崔队长是维护电路
      不幸身亡!说归说,没有人报道他。在城里工作的金家回来悼念,外出的崔二、崔
      三、崔四没有回来,只有崔四伟回电致哀。在乡邻们的帮助下,隆隆重重地把他安
      埋了,从此,这个平凡的人将从帽塘村永远消失。
      
        十多天后,大家的悲痛才渐渐变浅。崔大伟夫妇和金兰怕母亲伤心,天天抽空
      去陪她。林翠霞为了不让母亲孤独,自从父亲死后,夜里便和母亲睡在一起,给她
      揉腿捶背,摆开心的龙门阵让母亲入眠。崔大伟向大队提了申请,得另选生产队长。
      大多数人都推举崔大伟,江强主动把这副担子承担下来,意在好让崔大伟多为乡亲
      们做好事。崔大伟去整理父亲的遗物,惊讶地发现,父亲居然有一万多块存款。问
      母亲,孔兰仙也不知这笔钱的来历。崔大伟把父亲的账本抱出来清理,才发现漏洞
      白出。包塘款、两上交款、退耕还林款、坡改梯款……凡是生产队的收入,他都用
      瞒、抠、假的方式捞了一笔。崔大伟顿时吓了一跳:父亲还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小得
      不能再小的芝麻官,竟能如此大胆侵占群众利益,也没有被发现,那些有文化的大
      一点的官耍起花招来,是更难对付啊!难怪中央三令五声反腐败,真是洞若观火。
      要是从上到下的官都像父亲这样,腰包快要胀爆了还照样受群众欢迎,我们的党和
      国家将无明日!想到这些,崔大伟吓出了一身冷汗。紧张过后,他把父亲的作为给
      母亲说了,孔兰仙很干脆:
      
        “不该咱得的不能得,分给乡亲们吧。”
      
        金兰也这样说。
      
        崔大伟看着墙上父亲的奖状,犹豫起来,说道:“父亲虽然做错了事,但多次
      被评为先进队长,如果明说这笔款子的来源,暂且不说死去的父亲没有面子,上面
      的干部脸上也不光彩;如果不说出这笔款子的来头,平白分给乡亲们,那又作何解
      释呢?不好办,左右为难啊。”
      
        金兰想了想说:“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把这笔款以帽塘的名义捐给希望
      工程。”
      
        “哎,这个办法行,我负责把这件事办好,你们先别出去张扬,时间久了我会
      找机会给乡亲们说清楚的。”崔大伟说完,叫妹妹金兰安慰母亲,拿着那大包钱走
      了。
      
        为了保密,这事连林翠霞都不知道,他把这笔款悄悄带到了县里。在大街上,
      金薇碰见了他,又带来不好的消息:
      
        “崔哥,二伟因为赌博被公安局抓了,要罚一万多块钱才能出来,要不就要被
      判了。我和姐姐的钱刚入股到厂里,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正准备回来找你商量,没
      想到在这里遇见你,你说咋办呀?”
      
        崔大伟紧紧压着腑下那一万多块钱,想了想说:“让他在监狱中改造吧,免得
      出来祸国殃民。”
      
        金薇劝道:“我和大姐能凑出五六千块钱,要不再去找一点钱,把他救出来慢
      慢教育吧。”
      
        崔大摇头:“我教育他多次,屡教不改,拿他没办法,就让法律去制裁他吧。”
      
        崔大伟怕呆久了钱财败露,没有和金薇多说朝县政府去了。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