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林翠霞的娃娃班办起来,总共收了八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外村人听说有这
      等好事,又送来五个孩子。这个十三个人的小班,麻烦可不少,金兰见嫂子累,也
      来帮忙。起初几天,根本不像班儿,这里哭,那里打,这个喊撒尿,那个叫屙屎…
      …一派脏乱差。林翠霞和金兰都很耐心,给孩子们揩屎、擦鼻涕、换尿裤子。最麻
      烦的还是那些在裤裆里拉屎尿的,换完了小崔林的所有衣服不够,又把她两口子的
      大衣服拿出来穿上。才教两天,林翠霞和金兰折腾得变了一个人。
      
        下午,林翠霞把孩子送走后回来,崔大伟向她鼓劲:“别怕,上正轨后就对了。
      要哄住这么小的孩子们,还得去买些粮果、玩具,他们都乐起来后,你才好施教。”
      
        第二天,崔大伟把留着买化肥的钱带头去了街上,买到玩具和糖果准备回来的
      时候,忽听得旁边的屋子里有娃娃声。他探头去看,见这里也是一个娃娃班,一个
      青年女教师正带着孩子们玩得欢。崔大伟前去向她取经。女教师说:
      
        “没有什么经验,带着他们玩就是了,最主要的是注意安全。哎,你也办了娃
      娃班?收多少钱一个月?”
      
        “嗯,一分钱也没有收。”
      
        她摇头:“太傻了,不收钱白干?现在大家都拼命抓钱,你想当雷锋啊?我一
      个孩子收三十块钱一个月,还不如一个打工仔哩。”
      
        崔大伟看了她一眼走了,一路上,他边走边想:我不缺吃少穿,启能向不懂事
      的娃儿伸手?怎能把爱心变成交易?钱来钱去,讨价还价,你拼我比,久而久之,
      非搞得格格不入不可。我那个娃娃班,绝对不能收钱。他这样想着,很快就到了家
      门。孩子们围上来,他把糖块分给大家后,又拿出小玩具让他们玩。这天,林翠霞
      和金兰都觉得轻松。
      
        第二天,不少乡亲提着口袋儿拿着钱粮来,崔大伟和林翠霞一一拒绝:
      
        “这个年头,我不少吃,有钱花,你们见外的话,就把孩子领回去。”
      
        乡亲们见崔大伟夫妇说得这样坚决,毫无付出说着谢谢走了。
      
        娃娃班就这样维持着,孩子们渐渐守纪,十分可爱,金兰和林翠霞同他们建立
      起了深厚的感情。崔大伟夫妇,总爱把美食省来来留给孩子们吃。有时小崔林闹着
      要吃糖,林翠霞给他小半块后说:
      
        “这糖是大家吃的,留着同伙伴们一起吃。”
      
        小崔林很懂事,把那半块粮放进包里,舔舔小嘴就过去了。在崔大伟夫妇的影
      响下,每次分糖的时候,小崔林总把自己那一份让给最小的伙伴。林翠霞感动得流
      泪,把小崔林抱在怀里狠狠地亲着。这天中午,坛子里的米不多了,金兰出来说饭
      不够,林翠霞看了看饭甑,说着够领着孩子们玩去了。崔大伟收工回来,林翠霞把
      他叫到里屋,悄声说:
      
        “我们不慌,让孩子们先吃。”
      
        金兰回家吃饭去了,崔大伟和林翠霞守着孩子们,吞着口水望着他们吃。等孩
      子们都吃饱后,饭甑里只有几粒饭了。林翠霞抓起那几粒饭,按在崔大伟嘴里:
      
        “我们熬一顾吧,孩子们可饿不得呀。”
      
        这样下去,崔大伟一家不但粮食成问题,经济也紧张起来。这天一大早,林翠
      霞叫金兰守着孩子,自己挑四季豆去城里卖。同往常一样,她到公路边没有赶车,
      总想车费能买好几块糖给孩子们吃。他挑着担儿一路小跑到城里菜市上,比往日更
      热闹,便大胆叫卖起来。今天这担菜,她没有低价买出去的念头,总想多卖一分钱
      孩子们就可以多吃一块糖。由于价高,四季豆一时买不出去。这时,有个很阔的中
      年人过来弯下腰选菜,旁边一个人叫他:
      
        “科长,今天您亲自买菜呀?”
      
        “……腻了,想吃素。”科长这样说着,精心先了一秤盘四季豆,一共三斤。
      科长摸出一大把票子给钱,林翠霞想:这么多钱,要是有几张给孩子们买糖该多好
      啊。可是,那科长只摸出三块钱给林翠霞,站着一时不走。林翠霞把钱放进荷包后,
      他说:
      
        “咦,还要找六角啊。”
      
        “一块钱一斤,三斤刚好三块钱。”
      
        科长把四季豆倒在筐子里,气愤说道:“退我的钱,我不买了,大行大市八角
      一斤,你非得要一块,太不知足了。”
      
        这话犹如五雷轰,林翠霞求道:“您买下吧,我是为了孩子啊,就算献爱心吧。”
      
        科长伸出手不缩回去,林翠霞只好出手抖抖抠出那三块钱递出去。科长走了,
      林翠霞的头脑嗡嗡作响,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太不知觉了”,我值得他这样骂吗?
      到底谁不知足?林翠霞带着无穷的疑问蹲下身子,再也没有勇气买菜了。这样下去
      也不是办法,她突然想起了金薇说的话,忙把这担菜往碗厂伙食团挑。崔六伟依然
      在门口乐着,林翠霞招呼了弟弟后进去了。她找到的厨师,没想到他给的价比市场
      上还低。林翠霞苦口婆心说:
      
        “师傅,多给一点吧,我是为了孩子啊!”
      
        厨师摇头:“不行啊,现在伙食承包了,没有钱赚谁会干?你嫌价低了就挑到
      市场上去卖吧。”
      
        林翠霞跪下来央求:“好心的师傅,买下这担菜吧,我为乡亲们带了十个孩子,
      他们正等我拿糖回去哩。”
      
        厨师开始动心:“好吧,这担菜我给你买下,就算八角一分钱一斤,比市场贵
      一分,该可以了吧。你呀,自讨苦吃,管孩子办教育是政府的事,何必自寻烦恼?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抓钱,你偏饿着肚子喝西北风,哪有你这种人?”
      
        林翠霞为每斤能多卖一分钱开始乐着,没有心思听厨师的话。她到厂门口,见
      六弟背朝着外面,自己由于没有见面礼,悄悄溜出了厂门,站到远远的地方,看着
      弟弟的背影,久久舍不得离开。很长时间后,她才去了商店,将那五十多块钱全买
      了乒乓、小皮球、糖果,空着肚子回家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她看见门前玩得正欢
      的娃娃们,又很快高兴走来,叫道:
      
        “孩子们,来,吃糖、玩皮球……”
      
        孩子们叫着“妈妈”围过来,林翠霞听到这一声,泪水一下涌出来。这样的亲
      情,金钱哪能买到呢?孩子们确实乖,没有要糖玩乒乓皮球去了。她进屋里,见有
      大筐小筐的谷子,马春还在那里和崔大伟说话。问其故,才知道是乡亲们送来的粮
      食。林翠霞当即责怪崔大伟:
      
        “你不该要乡亲们的粮食啊!”
      
        马春站起来说:“你们家也不富欲,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孩子给带了,没
      有要一分钱,娃娃们吃了饭,粮食也得给一点。收下吧,没有物质保障哪来精神呢?”
      
        他们三人才小谈一会儿,孩子们纷纷来告状:
      
        “妈妈,乒乓瘪了。”
      
        “阿姨,皮球破了。
      
        “怎么会呢?孩子们身上都没有刀子,咋这么不经用?”林翠霞这样说着,这
      才发现刚买的乒乓和皮球质地又薄又粗糙,自言自语道,“比上次买的还更贵,是
      孩子们不会用?”
      
        他们的观念滞后,谁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林翠霞想了想说:“这些还是孩子啊,该不会挨整吧?”
      
        这话提醒了崔大伟,他很快搬出了书中的理论:“这叫提高经济效益。”
      
        林翠霞冒一句:“提高经济效益?咱农民把泥巴当猪肉买,那效益将惊天动地。”
      
        崔大伟笑道:“只要你能买出去,不会说你无奈,还会说你有经济头脑。算了,
      不想那么多,农民实实再再把地种好,有钱花,不饿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很多乡亲都来接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有一句话:
      
        “翠霞,太麻烦你了,你够累的,我们抽空自己来接孩子吧,就不麻烦你送了。”
      
        崔大伟看着乡亲们的背影,沉思起来:像这样双方都乐意的局面长期保留下去
      该多好啊!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